1962 年冬天,浙江諸暨北周村的雪地里,一個光腳的小女孩正背著比她還矮不了多少的妹妹深一腳淺一腳地往前走。
凍裂的腳底滲出血珠,在雪地上留下一串暗紅的印記 —— 這就是周曉光最早的人生記憶。
誰也想不到,這個連雙布鞋都穿不起的姑娘,半個世紀后會成為身家百億的 "中國飾品女王"。
更不會想到,她會在花甲之年淪為負債百億的失信被執(zhí)行人。
01
27 塊錢闖天下的 "繡花姑娘"
周曉光家里有 9 張嘴要吃飯,作為老大,她從記事起就沒閑著。
四五歲喂雞拾麥穗,七八歲挑水砍柴,背著弟弟妹妹上學(xué)更是家常便飯。
在她的記憶里,最餓的時候,一家人只能靠挖野菜、喝稀粥度日,冬天沒鞋穿,夏天腳被石子劃破只能硬扛。
15 歲那年,本可以上高中的她,看著愁眉不展的父母,默默撕掉了錄取通知書,跟著大人去工地挑水泥、去家具廠做油漆工。
"18 塊錢的月薪,要養(yǎng)一大家人,連 5 分錢的青菜湯都舍不得買。"
長期營養(yǎng)不良讓她病倒在工地上,躺在病床上的周曉光想通了:"打工永遠填不滿家里的窮坑,得自己找出路。"
1978 年,16 歲的她揣著母親東拼西湊的 27 塊錢,提著裝滿繡花圖樣的木箱,跟著同鄉(xiāng)踏上了跑江湖的路。
最初那幾年,周曉光的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
白天走街串巷賣繡樣,晚上就睡在車站角落,被人趕、被人罵是常事,有次差點被人販子騙到外地。
1980 年聽說東北婦女喜歡繡花,她揣著全部家當坐了三天四夜火車去哈爾濱。
為了省錢買站票,白天擠在車廂連接處,夜里就鉆到座位底下鋪層麻袋睡覺。
零下三十度的東北街頭,她裹著單薄的棉襖露天擺攤,凍得實在受不了就原地蹦跳取暖。
憑著花樣新穎、會搭配,她的繡樣特別好賣,三個多月就賺了 380 塊。
"當時村里壯勞力一年才掙 100 多,這筆錢夠家里蓋兩間瓦房了。"
拿著錢回家那天,她第一次看到母親笑出了眼淚。
就這樣跑了六年江湖,周曉光不僅攢下了兩萬塊錢,還認識了做同款生意的老鄉(xiāng)虞云新。
1985 年兩人結(jié)婚后,沒選老家蓋房,反而把錢投進了剛起步的義烏小商品市場,租了個攤位賣耳環(huán)、胸花。
"本來想著賺夠五萬就收手,結(jié)果第一年就賺了十來萬。"
周曉光后來常說,是義烏的煙火氣,托舉了她的第一步。
02
把小飾品做成大生意的 "女王"
1995 年,周曉光夫婦拿出全部積蓄 700 萬,加上 400 多個工人,辦起了 "新光飾品廠"。
當時義烏飾品多是小作坊生產(chǎn),她卻花大價錢請設(shè)計師,要求 "每個月都要有新花樣"。
有次去香港考察,看到施華洛世奇的水晶飾品,她回來就對工人說:"別人能做的,我們憑什么不能?"
帶著樣品去求合作時,施華洛世奇的人看都沒多看就說:"你們的樣式太老了,不在一個檔次。"
這話刺激了周曉光,她帶著設(shè)計師泡在車間,三個月沒回家,硬是做出了一批能媲美進口貨的樣品。
2000 年香港珠寶展,新光帶去的 6000 多件新品被圍得水泄不通,一天就接到上百萬美元的訂單。
更戲劇性的是,曾經(jīng)拒絕她的施華洛世奇,專門派了架專機把她接到奧地利總部談合作。
此后幾年,新光飾品一路賣到歐洲、中東,成了全球最大的人造飾品廠。
周曉光也成了媒體口中的 "中國飾品女王"。
2005 年有人估算,全世界每 10 件人造飾品里,就有 3 件是新光生產(chǎn)的。
03
從百億首富到 "老賴" 的急轉(zhuǎn)彎
2004 年起,義烏飾品廠越來越多,利潤開始變薄。
這時房地產(chǎn)市場火了起來,周曉光看著身邊人靠買房賺得盆滿缽滿,心里也動了念頭。
她先是買下本地一家房產(chǎn)公司,接著又建建材城,2008 年金融危機時,別人都在收縮;
她卻覺得 "抄底的時候到了",一口氣接盤了 7 家快破產(chǎn)的房企,還開工建義烏世貿(mào)中心、香格里拉酒店這些大項目。
這些項目動輒投資幾十億,錢從哪兒來?周曉光想到了借錢:銀行貸款、發(fā)行債券、抵押資產(chǎn)......
2011 年第一次發(fā)債就融到 16 億,投到房地產(chǎn)里很快賺了錢。
"原來借錢比做生意來錢快。"
嘗到甜頭的她開始瘋狂加杠桿,到 2014 年,公司長期債務(wù)已經(jīng)堆到 84 億。
為了拆東墻補西墻,她想借殼上市融資,結(jié)果第一次借殼的公司老板犯了法,計劃泡湯。
2016 年好不容易找到另一家上市公司,簽下 "三年賺 40 億" 的對賭協(xié)議,才把地產(chǎn)板塊推上市,改名 "新光圓成"。
那年她登上胡潤百富榜,成了浙江女首富,領(lǐng)獎臺上她說:"敢闖敢拼就有機會。"
可光鮮背后早已千瘡百孔。為了完成對賭,公司只能靠發(fā)新債還舊債。
到 2019 年累計發(fā)了 15 只債,其中 12 只還不上,欠的錢加起來有 539 億。
2018 年債券違約的消息一出來,股價天天跌停,銀行也開始抽貸,資金鏈徹底斷了。
2022 年 6 月,新光圓成退市那天,周曉光站在公司樓下,看著 "新光集團" 四個大字被拆下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她名下的別墅、豪車被法院拍賣,還被限制坐飛機、高鐵,成了大家口中的 "老賴"。
有人算過,她巔峰時身家 150 億,短短三年不僅虧光了所有,還背上了一輩子還不清的債。
2023 年,61 歲的周曉光接受采訪時,頭發(fā)已經(jīng)白了大半。
"我這輩子,錯就錯在太貪了,忘了自己最會的還是做飾品。"
現(xiàn)在她把公司多余的業(yè)務(wù)全砍了,重新?lián)炱鹄媳拘校瑤еO(shè)計師做新款,想靠飾品生意慢慢還債。
2024 年法院批準了新光的破產(chǎn)重整計劃,給了她一個喘息的機會。
從赤腳少女到飾品女王,再到負債百億,周曉光的 40 年像坐過山車。
有人說她是被房地產(chǎn)害了,也有人說她是野心太大。
但不管怎么說,那個在東北雪地里蹦跳取暖的姑娘,那個把義烏小飾品賣到全世界的企業(yè)家,都真實地存在過。
就像她自己說的:"跌倒了不怕,只要還能爬起來,就有機會。"
至于能不能靠老本行東山再起,只能留給時間來回答了。
作者:等風(fēng)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zhí)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nèi)心也要擁有自己向往的詩和遠方,關(guān)注我,持續(xù)給您提供更多育兒干貨。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