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環球網、外交部網站、商務部網站消息,曾經揮舞關稅大棒、鼓吹"美國優先"的美國總統,竟在短短數周內上演了一出"對華綠燈秀"——從簽證解凍到芯片松綁,從能源出口到發動機供應,六道封鎖線接連開啟。這位以"交易藝術"自詡的商人總統,正在以令人意外的速度重新校準對華策略。
特朗普(資料圖)
政策急轉的齒輪從六月開始咬合。6月5日那通跨越太平洋的電話,成為關鍵轉折點。中方清晰傳遞了"言必信、行必果"的立場,要求美方實事求是看待進展。特朗普罕見回應"樂見中國經濟強勁增長",甚至主動提及"落實日內瓦協議"。
這個積極信號迅速轉化為具體行動:6月6日哈佛中國留學生簽證恢復審批;7月2日乙烷出口限制取消、芯片設計軟件禁令撤銷;次日中國商飛終于獲得通用電氣發動機供應許可。最受矚目的當屬7月15日英偉達CEO黃仁勛高調宣布:拜登時期的芯片銷售禁令已被解除。
轉變之劇烈令觀察家瞠目。就在政策松綁同時,特朗普在賓州峰會(7月15日)上仍不忘炫耀"美國AI碾壓中國"的優越感。但耐人尋味的是,第二天簽署《全面遏制芬太尼販運法案》時,他竟破天荒稱贊"中國在芬太尼問題上幫了大忙"。這與先前借毒品問題對華加征關稅的強硬姿態判若兩人,180度大轉彎背后藏著精明的政治盤算——既要把合作功勞攬在自己"關稅威懾"名下,又急于為八月談判營造氛圍。
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資料圖)
多條戰線同步推進揭示深層邏輯。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7月8日向CNBC證實:由他本人、財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格里爾組成的豪華代表團,將于8月初赴華開啟"更大規模貿易對話"。這恰似為特朗普可能的重訪鋪路。而賓州企業近340億美元的AI投資(黑石250億、谷歌250億、CoreWeave60億)更暴露核心焦慮:當環保政策束縛能源供應,當科研資金遭削減,所謂"AI領先地位"正被釜底抽薪。世界報業辛迪加7月15日尖銳指出:特朗普政策實際為中國AI創造超車空間。
八月會談桌上將攤開三本關鍵賬冊。美方勢必要求中方擴大市場準入,中方則握有芬太尼問題清白紀錄(商務部7月3日重申"不是中國制造的問題")及關稅反制籌碼。更深層博弈在于:特朗普既需通過經貿成果轉移"愛潑斯坦檔案"輿論壓力,又要避免被國內抨擊對華軟弱。這種走鋼絲的平衡術,在7月8日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建議向主管部門詢問"的謹慎回應中可見端倪——中方對美方反復早有預案。
特朗普(資料圖)
當特朗普宣稱要"以友好方式競爭",歷史經驗提醒我們警惕微笑背后的戰術調整。但密集的政策松綁與高層互動,確實為2018年貿易戰以來最重大的雙邊接觸創造了條件。兩國經濟總量占全球四成,8月初這場對話不僅關乎關稅清單,更將重新定義"競爭"的邊界——是筑墻封鎖的技術冷戰?還是遵守規則的同臺競技?答案或許藏在特朗普對華態度急轉的深意中:當單邊壓制碰壁時,務實合作才是強者真正的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