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積極響應“到基層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的號召,近日,山東建筑大學熱能工程學院“鄉村振興,‘棗’有所成”社會實踐團隊在棗莊市深入田間地頭、走訪農戶企業,通過產業調研、科技支農、文化傳播等多種形式,為當地鄉村振興貢獻青春智慧與力量,以實際行動踐行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
夯實根基,直播技能扎根沃土
7月13日,實踐團隊來到了鑫垚農場,開啟了直播助農的前期學習之旅。在農場負責人龍老師的悉心指導下,隊員們不僅系統學習了直播設備的調試、直播中的表達技巧及產品流量吸引策略,還實地參觀了農產品種植園,了解了直播前期的選品技巧。同時,龍老師還與隊員們分享了直播的話術以及遇到的問題,并結合實際案例進行了細致的講解,這使團隊對于直播的全流程有了更全面的了解,為即將到來的直播實踐夯實基礎。
初試鋒芒,直播間里助農忙
帶著在鑫垚農場的學習心得,團隊來到了山東蒂夷茗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進行第一次直播嘗試。在大郭莊村書記紀麗的幫助和鼓勵下,團隊從“南茶北移”技術以及茶葉種植的歷程講起,講述了棗莊龍井如何從南方一步步移植到北方,最終成為“江北唯一龍井”。雖是團隊首次直播嘗試,卻出乎意料地獲得了積極反饋:直播間累計觀看超一千人次,點贊互動突破兩萬次。實踐團隊發現,當前農副產品直播存在明顯的受眾斷層問題:主要觀看群體集中在中老年人群,而年輕消費群體對傳統叫賣式直播形式參與度較低,這一現象嚴重制約了農產品線上銷售的拓展空間。針對這一痛點,團隊成員大膽突破傳統直播模式,將才藝表演與產品推介有機融合,在介紹蒂夷茗茶等特色農產品時穿插歌曲演唱、互動游戲等環節,既增強了直播的趣味性和觀賞性,又有效吸引了不同年齡層觀眾,實現了直播間人氣與產品銷量的雙提升,為破解農產品電商年輕化轉型難題提供了新思路。
“這幫年輕人確實有想法,敢做事,能做事,他們大膽創新直播形式,讓我們的產品能被更多的朋友了解,這真的是幫助了我們的企業。”紀麗書記對企業負責人陳總說到。直播助農不僅僅是一次社會實踐,更是青春力量扎根鄉村發展的新起點。
溯源品質,探尋“辣子雞”基因密碼
為深入了解棗莊另一張名片“棗莊辣子雞”的核心食材,7月15日,團隊奔赴孫枝雞良種繁育基地。在這里,隊員們實地參觀孫枝雞的培育過程,深入了解孫枝雞從雞苗孵化到成雞養殖的每一個環節,團隊還對孫枝雞的營養優勢及再加工產品進行了調研,為探索“養殖+加工+電商”的融合發展模式收集了一手素材。
對話先鋒,共繪發展藍圖
同日,實踐團隊前往棗莊市市中區孟莊鎮上道溝村村委會,與黨支部書記王欽亮等村干部進行了深入交流。主要圍繞鄉村發展現狀、未來發展規,團隊了解到,目前村子里的企業大都是自產自銷,并沒有很大的品牌影響力,比如棗莊市傻子水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礦泉水,礦物質豐富、口感細膩,但是也僅限于當地售賣,并沒有很好的銷路。團隊成員結合自身優勢,提出了前期推廣、直播助農及后期營銷等服務規劃,希望能以青年之力助力農產品推廣,這一設想與村委領導的想法高度契合。期間,思宇合作社農作物種植基地的負責人孫總主動向隊員們介紹了其基地對于農作物種植的創新理念,并帶領團隊參觀了思宇合作社農作物種植基地,通過近距離觀察與聆聽講解,隊員們切實體會到了創新興農的蓬勃力量。
長效助農,新媒傳播鄉土好聲音
從懵懂了解直播流程到直播間初次亮相,從良種基地的科技溯源到與創新先鋒的思想碰撞,“鄉村振興,‘棗’有所成”社會實踐團隊創立專屬宣傳賬號,持續發布調研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而這些“云端窗口”,不僅為棗莊當地農產品傳向遠方,更致力于打造一個服務于鄉村振興建設的長效宣傳平臺。
通過本次深度調研與親身實踐,團隊成員系統掌握了棗莊地區直播助農的發展現狀與特色農業產業的轉型升級需求,更深刻學習到新媒體技術賦能鄉村振興的實踐路徑與創新方法。團隊將以此次實踐成果為新起點,建立長效服務機制:一方面持續優化“青春直播助農”模式,組建專業化大學生直播團隊,推動助力當地建立農產品電商孵化基地;另一方面,將深化校地合作,探索建立“青春助農”技術服務站,為以市中區大郭莊村為代表的棗莊農業特色示范村鎮提供常態化人力和技術支持。通過搭建產學研一體化平臺,助力棗莊特色農產品品牌建設與市場拓展,讓更多“棗莊好物”走出山東、走向全國。團隊成員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青年的殷切囑托,以專業知識破解農業發展中的技術難題,以創新實踐持續為鄉村振興注入青春動能,以實際行動助力打造“生產高效、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在服務三農的偉大實踐中書寫屬于新時代青年的精彩答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