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喜歡不喜歡吃法餐,都得承認,在美食方面,法國人真的是很有一套的。
法國有著悠久的飲食文化和烹飪傳統。法棍、勃艮第紅酒燉牛肉、葡萄酒以及各種甜點,讓無數人難以自拔。
但是,如果我們把時間倒退回100年前,你會發現,法國飲食習慣甚至是餐食都經歷了很大變化。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100年間的改變吧~
一日三餐的變奏
1925年,用餐時間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們一日有固定的三餐:清淡的早餐(通常只是面包和咖啡)、一頓豐盛的坐下享用的午餐,以及一頓簡單的晚餐。
那現在呢?法國人(上班族)午休時間常常被壓縮到45分鐘甚至更短。
也只有在周末時間,他們可以享受一下家庭午餐。
而晚餐——過去晚餐只是結束一天的一頓便餐——現在卻成了重頭戲。
可以看出,一日三餐依舊沒變,但是節奏已經改變了。
對了,還有“le go?ter”——下午4點的點心,曾經只是孩子們的專屬,如今卻成了許多法國人鐘愛的儀式。
面包、黃油與食物:食材的變遷
再說說主食。
20世紀初,法國人平均每年吃掉220公斤面包。
可是,如今這個數據大概只有60公斤。
土豆和干豆類也差不多,它們曾經是法國農民飲食的支柱,現在卻只能淪為烹飪里的配角。
與此同時,戰后肉類和奶制品消費激增。
過去,肉類是周日餐食的奢侈品,現在卻成了再尋常不過的食物了。
而奶酪消費量直接翻了三倍。
至于酸奶,1925年還沒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存在,現在卻幾乎塞滿了每個法國家庭的冰箱。
不過,出于健康流行趨勢的影響,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肉類的消費量是有所下降的,彈性素食主義和素食主義正悄然登上菜單。
從卡酥來砂鍋到蒸粗麥粉:全球化的食品儲藏室
法國的廚房不再像過去那樣“偏安一隅”。蒸粗麥粉、披薩、壽司、咖喱——曾經是異國風味,如今已是日常飲食。
超市里也擺滿了牛油果、豆腐、芝麻醬和姜黃粉等異國食材。
你能在法國人的食品儲藏室里找到各種全球化的印記。
這并不代表法國本土產品就被淹沒。本地農產品、農貿市場和擁有原產地保護標簽(AOP)的商品仍然受到法國人的青睞。
他們雖然喜愛進口食品,但也同樣為自己的本地物產感到自豪。
外出就餐和家庭烹飪的逆轉
在過去,大多數食物都是在家里烹飪的。1960年,只有14%的食品支出用于餐館。
到了2014年,這一比例已超過25%。
隨著城市化和工作日程的重塑,食堂、咖啡館和小酒館成為了法國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更別說,預制餐和超市速食的興起,都在悄然改變法國人的餐桌。
但是,家庭烹飪并沒有消失,仍舊占據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尤其是星期天。
對于法國人來說,坐下來享用一頓正經的飯,這是刻在骨子里的儀式。
餐廳的興衰
就像上文提到的,一百年前,外出就餐是資產階級的享受,如今已司空見慣。
盡管米其林星級餐廳依然耀眼,但休閑餐飲、快餐和“小酒館美食”(bistronomy)已搶走了風頭。
在大多數本地小酒館里,樸實的“午市套餐”(formule déjeuner)仍然是王道。
戰爭、財富與“新式烹飪”
在二戰期間,配給制限制了法國烹飪,畢竟當時法國人每天能領到的也就是1300卡路里的食物和摻了菊苣的咖啡。
到了1950年代,一切都變了:黃油、糖和肉的過剩開啟了一個豐盛的年代。
接著,“新式烹飪”應運而生。在70和80年代,博古斯(Bocuse)、蓋拉德(Guérard)等名廚摒棄了厚重的醬汁,轉而擁抱輕盈、優雅的擺盤。
這不僅僅是風格問題——它也改變了家庭烹飪。想想看:魚更多了,蔬菜更多了,脂肪更少了。
葡萄酒、水與未來的趨勢
1960年,法國人均年葡萄酒消費量超過160升。但現在人均卻不到40升。
同時,啤酒和軟飲料的消費量有所上升。在法國,瓶裝水幾乎成了一種信仰。
法國人喝得少了,但喝得更好了——更重品質,而非數量。
政府調控餐盤
從農業補貼到反浪費法,法國政府不僅養活國民——它還塑造著國民的飲食方式。
學校餐食必須均衡。
超市依法必須捐贈未售出的食物。
AOP(原產地保護)、Label Rouge(紅標優質認證)和Nutri-Score(營養評分)等標簽為消費者和生產者提供了透明度和保護。
法國飲食習慣到底變了多少?
法國人的飲食習慣確實改變了,只是也有很多基本的東西并沒有變,比如用餐的結構、對品質的注重,以及圍坐餐桌前聚餐的執著。
雖然法國人的餐桌上多了壽司和藜麥碗,但是餐桌上也仍舊有法棍,冰箱里也少不了奶酪。
可以這么說,法國人可以選擇少喝葡萄酒,但是你不能把葡萄酒從他們的生活中奪走。
以上就是法國100年飲食習慣的變化~
對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