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法國海軍有一名上將組成的軍官團介紹了法國海軍戴高樂號航母進行“克萊蒙梭-25號”行動,1960年以來首次部署到太平洋的情況。事實上,法國航母進入太平洋展現存在,并沒有引起外界關注,相關地區都沒有覺察到法國海軍行動。法國之所以組成強大的代表團專門將對相關細節進行講解,主要是因為戴高樂號這次部署太沒有存在感了,甚至都沒有在輿論上掀起什么浪花。
按照法國方面的說法,戴高樂號航母在過程中遭遇到俄軍蘇-35戰斗機飛越、也門胡塞武裝開火威脅,可謂是經受挑戰,更為重要的是面對了中國40艘軍艦的包圍與跟蹤。法國重點強調與中國軍艦相遇并且與中國山東艦航母相遇情況,還重點強調法國航母打擊群受到的尊重,也是為了凸顯自己的地位與存在感。
遠道而來的“克萊蒙梭25”,不甘寂寞的法國航母編隊,一顆想要在世界出頭的大國雄心。包括法國海軍上將在內的法國海軍軍官團專門就戴高樂號不被關注的航行情況進行披露,凸顯了制造輿論的決心。這支代號“克萊蒙梭25”的法國特遣艦隊并非是臨時起意進行這次太平洋部署行動,而是精心策劃,并且進行了各種輿論鋪墊和造勢,目的十分明顯,那就是找到存在感。
據悉,這支航母編隊從土倫港啟航,它以戴高樂號為核心,配屬1艘地平線級驅逐艦、2艘FREMM護衛艦、1艘紅寶石級攻擊核潛艇、1艘近海支援艦及1艘補給艦。航跡橫跨地中海、穿越蘇伊士運河、途經紅海與印度洋,最終進入西太平洋,來到了我們的南海相關海域,總航程數萬海里,是1960年代以來法國航母首度現身亞太。
法國戴高樂高來到太平洋,作秀大于實際意義,高調宣揚對盟友重要承諾,宣揚法國在太平洋的國家利益,根本目的就是展現自己的存在。法航母編隊在印度洋與印度海軍舉行雙航母演習,在南海訪問菲律賓,并與美日菲開展聯合演練,宣稱“捍衛航行自由”。法國航母打擊群還進行技術驗證,首次在航母部署4個數據中心,提升戰場數據處理能力。
法國媒體甚至打出《42000噸外交》的標題,試圖以戴高樂號彰顯法蘭西的全球影響力。英國航母也組成了編隊前往太平洋地區,在美國航母缺位的時機在這里找存在感。實際上法國目前在世界上存在感比較差,但是卻一直想突出自身地位。比如在歐洲,法國一直想擔當領導者,所以在俄烏沖突問題上對俄比較強硬,在歐洲還尋求獨立自主擺脫對美國依賴。這次法國航母到來,就是想展現在世界出頭的野心。
還沒有進入南海就被中國軍艦跟蹤,整個航程遭遇40艘中國軍艦,并且與山東艦航母相遇。按照法國方面說法,法國戴高樂號航母打擊群還沒有進入南海就被中國軍艦054A型護衛艦的跟蹤,并且宣稱這代表中國對于法國航母編隊的高度重視,凸顯法國航母編隊強大。法國方面還介紹稱,法國航母打擊群在行動過程中遭遇40艘中國軍艦,同時還在南海遭遇山東艦航母。
法國海軍自豪的宣稱,雖然遭遇解放軍40艘軍艦,但是沒有收到來自中國的任何警告信號。法國方面強調,中國軍艦未進行無線電驅離,只是以龐大存在實施“溫和監控”。法國人將此解讀為特殊禮遇:“中國對法國的尊重遠超美國,這是對我們實力的認可!”一名法國海軍上將甚至在復盤會上強調:“正是戴高樂號的強大威懾力避免了沖突。”
法國方面還十分高調的宣稱,戴高樂號航母戰斗群遭遇山東艦時已經做好了一切戰斗準備,但是中國航母沒有對法國航母采取任何動作。1名法國軍官推測中方區別對待美法,暗示“中國仍視法國為獨立大國”。法國海軍宣稱原計劃穿越臺灣海峽的行動最終放棄,法方輕描淡寫稱“穿越無意義”,實則在40艘中國軍艦注視下知難而退。可以說,法國這次宣講帶著特殊心態。
戴高樂號已是超期服役的老兵,新一代PANG級航母雖計劃2025年開建,但要到2038年才能接班。這艘7.5萬噸級、配備電磁彈射器的核動力巨艦耗資50億歐元,卻面臨致命短板:其艦載機仍是四代半的“陣風-M”,當中美已進入六代機競賽時,法國連五代艦載機計劃都尚未啟動。實際上情況顯然并非法國海軍宣稱的那樣。
中國2025年新服役艦艇總噸位預計達33萬噸——相當于整個法國海軍現役力量。中方的淡定源于絕對實力碾壓下的戰略自信。畢竟,一支全年新造艦艇就能抵上法國全部家當的海軍,早已無需用驅離行動證明存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