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特朗普再次上任以來可沒閑著,一邊發動貿易戰,與中國博弈,一邊盯著哪里又起了戰火,在伊以沖突中下場開炸,最近又在俄烏沖突中搖擺不定,一會支援一會觀看,仿佛地球沒了他就不轉了。
但是從特朗普的行動來看關稅戰應當是他的頭等大事,接連對各國做出關稅通知,對于大國來說還有拉鋸較量的能力,但對小國來說就遭殃了。
比如萊索托,這個對全球來說連名字都不熟悉的非洲小國,在7月10日正式宣布全國進入為期兩年的“國家災難狀態”,成為全球首個被美國關稅戰直接擊垮的國家,特朗普究竟對他們做了什么?
萊索托如何破產的
特朗普政府2025年4月揮舞的關稅大棒,看似針對“匯率操縱國”,卻精準砸中了全球最脆弱的環節,萊索托,這個被南非包圍的內陸小國,人口僅230萬,貧困率高達50%,連基本通電率都只有30%。
支撐其經濟的唯一支柱是紡織業,占GDP近10%,養活著4萬工人,而美國市場吞噬了其90%的出口產品,當50%關稅如隕石般砸下,訂單量一周內暴跌八成,工廠機器集體沉默。
萊索托政府起初以為是個荒謬的玩笑,這么一個大多數人連名字都沒聽說過的小國家又怎么會面臨操縱匯率、產能過剩的問題。
但現實很殘酷,美國的制裁使得失業率飆升,物價瘋漲,國庫外匯儲備僅夠支撐45天,政府被迫在7月10日宣布國家破產,不是因為戰爭或天災,而是因為白宮一紙關稅令。
諷刺的是,美國對萊索托的貿易逆差不過是九牛一毛,2024年萊索托對美出口總額僅2.37億美元,不到美國進口總量的萬分之一,所謂“對等關稅”的計算方式更是荒誕,將萊索托單邊貿易順差放大為稅率依據,這種算法用在日韓歐盟尚屬霸道,用在最不發達國家身上,近乎殘忍。
美國受到反噬
當特朗普歡呼“美國贏了”時,道瓊斯指數暴跌4.8%,創下疫情以來最大單日跌幅,關稅戰看似收割他國,實則在美國本土引爆連環雷。
在日常消耗品上,如美國貨架牛仔褲漲價,更糟的是6月美國CPI同比上漲2.7%,核心通脹率達2.9%,全都超出市場預期。
特朗普口號喊得響亮,緊急勒令沃爾瑪“消化關稅成本”,卻把企業逼進死胡同,一件襯衫成本因關稅增加4美元,不漲價就虧本,漲價就滯銷。
而最狠的反噬是在軍工領域,萊索托危機爆發同期,美國F-47戰機項目因中國稀土管制瀕臨停工,沒有中國冶煉廠,導彈生產線撐不過三個月,特朗普本想用關稅逼迫中國讓步,結果稀土斷供讓軍工產業面臨停滯危機。
小國的覺醒與反抗
萊索托的悲劇在發展中國家引發寒蟬效應,柬埔寨制衣廠連夜召開緊急會議,老撾的咖啡種植戶開始聯系中國買家,越南工貿部悄悄刪掉美越協議中“供應鏈去中國化”條款。誰都不想當下一個犧牲品。
聯合國貿發會議緊急報告預警,特朗普關稅可能導致全球最不發達國家出口暴跌超50%,柬埔寨、孟加拉等國已站在懸崖邊。
就連歐盟也醞釀對美國奢侈品加征報復性關稅,而中國則通過中非合作論壇向萊索托提供1000萬元人道物資援助,
不過更具戰略意義的是“一帶一路”新動向,東南亞紡織訂單正從越南向柬埔寨西港特區轉移,這里人工成本低15%,還能規避美國關稅,當非洲國家集體研究中國產業升級模式時,美國主導的《非洲增長與機會法案》已信譽掃地。
而中國海關7月初突然加強鎵、鍺出口管制的舉措,更讓這場博弈增添變數,產業鏈的蝴蝶效應證明,在全球化鏈條上,沒有真正的贏家。
這場特朗普所謂的“勝利”,實際上是在用美國消費者的錢包和非洲窮人的飯碗共同買單,當世界各國看清美國的真面目,開始轉向中方的時候,全球貿易體系已悄然變革,大國關稅戰的博弈,小國先遭殃,但最終被反噬的,永遠是揮動大棒的人。
參考資料
大規模裁員!這一國“全國進入災難狀態” 上觀新聞2025-7-1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