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戰爭研究所”(ISW)的報告,去年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命令,將士兵的簽約獎金從原來的19.5萬盧布提高到40萬盧布(約合人民幣3.3萬元)。這個數字是俄羅斯人平均月工資的近5倍。
很多地區政府甚至開出與美國軍隊類似的獎金,來鼓勵年輕人參軍。這么高的獎金雖然讓俄羅斯完成了征兵目標,但也帶來一系列副作用: 企業找不到人了:很多年輕人寧愿去當兵拿獎金,也不愿在工廠或服務行業工作,導致民間企業嚴重缺人。 工資漲、物價也漲:為了和軍隊搶人,企業只能抬高工資。這導致整體通貨膨脹,日常生活成本上升。 經濟結構嚴重失衡:國家越來越多的錢都被用在戰爭和軍工上,其他領域被“邊緣化”。
ISW專家警告說:“俄羅斯像是在兩頭燒蠟燭,一邊印錢搞經濟,一邊燒錢打仗,這樣下去遲早要出事。”
戰爭帶來的“虛假繁榮”正在崩塌
過去兩年,俄羅斯GDP數據看上去還不錯,主要靠軍工訂單和簽約獎金帶動的消費在“撐門面”。
但比利時布魯蓋爾研究所(Bruegel)指出,這種增長很虛:主要靠戰爭消費,不是真正的經濟活力;軍事工業已經到了“瓶頸”,產能、原料和技術都在吃老本;央行雖然加息,但軍工企業受政府保護,影響不大,反而壓垮了民用行業貸款。
深度分析:俄羅斯經濟“三重壓力”
- 人口緊張:年輕勞動力被戰爭吸收,民間經濟被抽空;
- 結構不平衡:軍工吃掉大量資金,其他產業得不到支持;
- 外部制裁:西方制裁仍在持續,原材料與高科技零件難以進口,軍工生產效率下降。
盡管俄羅斯目前靠戰爭支出維持“表面繁榮”,但很多分析認為這種狀態不可持續。
俄羅斯用高獎金招兵打仗短期內有效,但長期看是在透支國家經濟。錢花在刀刃上是一回事,全靠燒錢打仗就是另一回事了。
如果你是俄羅斯年輕人,會被“40萬簽約金”打動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