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家庭登記系統,記錄著結婚、離婚個人信息。以前臺灣人結婚后,國籍欄只能寫“中國”,因為日本官方立場是承認一個中國。
可2025年2月17日,日本法務省突然宣布,從5月26日起,把國籍欄改成“國籍·地域”,允許臺灣出生的人寫“臺灣”。
這事一出,臺灣高興壞了,紛紛感謝日本尊重身份認同。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說這是干涉內政,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容分割。
日本挑戰中國底線
日本跟臺灣關系一直不錯,經濟上、文化上糾纏得緊。臺灣有好多人在日本工作、結婚,這政策一改,那些人就不用糾結身份了。
法務省說,這是為了避免法律混淆,因為離婚還得參考原籍地的法規。以前巴勒斯坦人也能例外寫“巴勒斯坦”,現在臺灣也行。
日本1972年跟中國建交時,就承認一個中國,可實際操作中,總有點曖昧。像2024年,日本首相石破茂上臺后,加強了跟美國的同盟,防衛白皮書里提到“周邊威脅”。
大陸政府多次就臺灣問題發出嚴正警告。
但日本方面在近年頻繁介入該議題,不僅未對中方立場作出正面回應,反而在多個場合以政要言論、國會議案和聯合軍演等形式表態支持臺灣,顯現出與美國步調一致的趨勢。
2024年起,日本國會中關于“臺灣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言論被高頻次提及,自衛隊與美軍在西南諸島的協同訓練更是逐步向臺海方向靠攏。
這一系列舉措引發中方強烈不滿,外界普遍認為其對區域和平構成潛在威脅。
在島內,外部勢力的介入被部分政客視作“安全保障”,這種誤判正在加劇島內的對抗情緒。例如臺防務部門已連續三年與美方討論“非對稱作戰”方案,內容包括采購便攜式導彈、反登陸裝備等。
這種軍事合作在2019年《臺北法案》簽署后更趨頻繁。
美國務院還將對臺軍售清單中新增了F-16V相關升級服務與地面控制系統,這些行為不僅打破了美臺之間“非官方關系”的原始框架,也為島內部分勢力提供了政策“背書”。
在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的問題上,中方態度持續明確。
中國近年來在國防科技和戰略投送能力方面取得顯著成果,殲-20戰斗機、055型驅逐艦與高超音速導彈體系均已具備實戰部署條件,東部戰區亦多次組織繞臺常態化巡航。
無人機到達沖繩上空
2月26日,日本多家主流媒體報道稱,在沖繩附近空域出現了一架來自中國的無人偵察機。
該無人機在完成任務后迅速返回,雖然飛行軌跡始終未進入日本領空,但該事件在日本政界和軍方引發高度關注。有觀點指出,這一動作可能并非例行偵察,而是中國以軍事手段對日本近期涉臺動向做出的有針對性回應。
根據日本防衛省通報,該無人機為一架翼龍系列中高空長航時無人偵察平臺,具備長時間滯空與遠距離信息獲取能力。
其飛行路線靠近沖繩本島與宮古島之間的空域,而這一地帶正是美日軍演的常態化區域,也是向臺海方向延伸的關鍵空中走廊。
雖然無人機并未穿越日本領空紅線,但其存在本身具有戰略信號,顯示中國已具備在第一島鏈外側實施信息收集與遠程戰場感知的能力。
事件發生正值日本高層官員多次涉臺表態后不久。
日本部分國會議員與臺灣方面互動日趨頻繁,包括防務交流與安全對話。
更有消息稱,日本正在評估協助臺灣獲取某些海空監視系統的可行性。對此,中國外交部已多次表態,強調臺灣問題屬于中國內政,任何外部干涉都將引發嚴重后果。
無人機在沖繩周邊出現,表面上是一次例行的技術偵察行動,但從區域政治背景來看,其時機和路線選擇都耐人尋味。
這也可能是中國傳遞信息的一種方式:在涉及國家主權核心利益問題上,任何外部試圖影響臺海局勢的行為都將面臨來自北京的堅決應對。
近年來,解放軍在東海及西太平洋方向的空中活動頻率持續上升,多型無人裝備成為重要組成部分。
2023年,中國國防科技大學與多家軍工單位聯合研發的新型無人平臺進入測試階段,其中包括具備電磁隱身與通信干擾能力的“雷影”系統。
此次飛越沖繩事件,或也為新型裝備實戰部署驗證提供了契機。
盡管事件沒有引發直接軍事對抗,但其背后的信號已經傳遞清楚。臺灣問題的敏感性已不僅限于兩岸關系本身,而是逐漸演變為地區戰略博弈的焦點之一。
在此背景下,任何國家若試圖通過涉臺動作牽動區域格局,勢必會面臨來自中國多維度的反制與回應。
結語
當解放軍的無人偵察機出現在沖繩附近空域之后,日本方面的反應尤為敏感。
日本對此格外關注的背后,除了地緣安全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這種先進的遠程無人偵察機代表了中方在臺海周邊實現常態化監控和預警能力的技術突破。
這些無人機具備長航時、大范圍實時偵察等功能,可搭載多型光電或雷達載荷,用于在第一島鏈附近進行戰略級態勢感知。
在此背景下,解放軍無人機的部署與出現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中方系統性應對區域軍事動態、提升前沿威懾能力的一環。
特別是在美日軍演不斷強化,甚至部分演訓科目已直接納入“模擬臺海沖突”內容的情況下,中方必須做出策略性的部署和試探,以測試對方底線并傳達明確信號。
美日同盟近年的涉臺協作趨勢愈發緊密。
美國不僅多次派遣高官訪臺,還持續對臺輸出精密軍事裝備,并推動“臺海有事即日本有事”的戰略判斷,顯著加重了日本在臺海事務中的軍事角色預期。
日本國內也有部分政界與防務人士支持修改安保政策,進一步擴大自衛隊在第一島鏈的存在,這些變化都促使中國在外交與軍事層面加強對日警示。
因此,沖繩海域上空的無人機行動,可以被視為一種復合信號:既展示技術能力,也體現戰略意圖。
參考資料:
1、日本將允許在日臺灣民眾將原籍地登記為“臺灣”,國臺辦回應 北京日報客戶端 2025-02-26
2、日本擬將臺灣列為原籍地,外交部回應 觀察者網 2025-02-1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