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無銹缽
白酒龍頭企業洋河,人事變動的靴子終于落地。
7月21日,洋河官網發布公告稱,在股東會之后,公司召開第八屆董事會第十一次會議,選舉顧宇為公司第八屆董事會董事長。
這也意味著,自本月初前任董事長張聯東遞交辭呈后,洋河已經高效完成了核心管理層的交接。
身處產業深度調整的周期中,頭部白酒品牌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諸多目光。
此次洋河換帥也不例外,然而諸多“雜音”背后,相較于無憑無據的“胡亂猜想”,資本市場和行業更關注的,則是此次人事變動所帶來的確定性影響,包括但不限于:
· 換帥之后,洋河的短期經營有無波動?
· 新帥接任,是否影響洋河的發展走勢?
1、“茅五洋”集體換新,中國白酒走向新周期
酒企換帥、高管變動并非是新鮮事。
事實上,自2024年開始,過去一年多來,隨著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白酒管理層“新舊交替”趨勢已經顯現。
據「財經無忌」不完全統計,2024年全年,就有超過60家知名酒企發生了重要人事變動,變動總人數超過200人。以貴州茅臺為例,自2018年以來,五年內換帥四次;另一邊的五糧液在2024年底就聘任陳翀、王源培為副總經理,董事會在今年5月也剛經歷新一輪換屆。
從這一點來說,洋河換帥看似是突發,但其實也是酒企人事變動新周期下的必然。
自2021年2月出任洋河一把手以來,4年多來,張聯東帶領洋河在戰略、產品、渠道、營銷等展開一系列的重構和創新,在任期內,2022年和2023年,洋河營收曾連續突破300億大關。
當然,市場關注的是,隨著舊帥卸任,洋河新領導班子是否能順利度過平穩期。
「財經無忌」關注到,此次被選舉為公司董事長之前,據洋河股份官網披露,顧宇就已經出任洋河股份(蘇酒集團)黨委書記。
“兩職合一”標志著洋河全新掌舵人身份的明確,這一中國頭部酒企正在邁入“顧宇時代”的新篇章。未來,洋河這艘千億巨輪也將在新帥的引領下,駛向全新的周期。
在這基礎上,“新帥”顧宇在“中國酒都”工作多年的經歷,也賦予了其對白酒產業的深度理解,和對龍頭企業洋河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也有認知。
值得一提的是,47歲的顧宇也較為年輕,更年輕的管理層也反映出洋河乃至中國白酒組織體系年輕化的趨勢。
2、換帥與否,酒企增長都要靠內功
不可否認的是,高層變動短期內很難消除市場擔憂,但企業發展是一個動態且長期的命題,在這個命題中,管理者只是其中的一個變量,并不是最終的決定因素。
正如美國工程學家理查德·富勒所說的那樣:
“船靠洋流和槳葉航行,而不是靠船長航行。”
在影響企業發展的諸多因素中,市場趨勢(洋流)和內因驅動(槳葉),往往才是決定企業行穩致遠的基礎。
具體到白酒品類,管理層的戰略決策固然重要,但“短期看產品,中期看渠道,長期看基建”才是行業公認的制勝邏輯。
諸如茅臺、五糧液、洋河等知名酒企,也正是憑借產品、渠道、基建側的確定性優勢,才能穿越市場趨勢和人事變動,始終穩立行業頭部。
以洋河為例,當下,該品牌在產品側,已經形成了“夢之藍手工班引領高端,夢之藍M6+、夢之藍水晶版深耕次高端,天之藍和海之藍突破中端,洋河大曲和雙溝大曲下沉中低端”的清晰產品定位,全價格分布的科學體系,本身就具備自適應市場趨勢,抵御經營風險的能力。
與此同時,區別于其他酒企,洋河一直是通過發力百億級大單品矩陣,引領產品結構升級,拉動整體銷售增長。
作為當前白酒行業唯一達到百億體量的大眾價格帶單品,洋河海之藍穿越二十余年周期,歷經七次迭代,“藍色風暴”依舊,足見其扎實的消費心智基礎。
從這個角度來說,只要酒質不變、品牌的心智不變,企業管理層的變動,不會影響消費者對洋河的長期認可。
另一方面的渠道建設、基建架構,洋河的發展,同樣也不是靠某一個人、某一段時期突出貢獻的推動,而是品牌整體“日拱一卒”的謀篇布局。
白酒行業的調整周期具有長期性,洋河對于發展勢能的累積同樣也具有長期思維。
具體到渠道側,市場見證了洋河扎根長三角、輻射全中國的渠道脈絡,從過往深度分銷轉向廠商一體化模式的長期探索;
同時期的產能側,擁有7萬口窖池和2020口明清老窖的洋河,也以“固態酒產能世界第一、高品質原酒儲能世界第一、陶壇儲酒規模世界第一、綿柔年份老酒體量世界第一”的硬核實力,持續夯實在高端白酒賽道的引領地位;
最后的技術環節,九屆大賽七次問鼎冠軍寶座、第九屆全國品酒師大賽上包攬冠、亞、季軍的技術“夢之隊”,更是洋河不斷創新產品,應對市場趨勢波動的底氣所在。
從這個角度來說,洋河在渠道、產能、技術層面的優勢,是發展內功的厚積,同樣也是企業長期主義結出的果實。
對品質的長期堅守,對用戶和市場的長期尊重,才是洋河穿越周期的“品牌護城河”。
3、結語:穿越白酒調整周期,“洋河模式”如何行穩致遠
人事變動,這是企業發展中的常態。
如何規避管理層變化所帶來的經營風險,也是商界思考的長期命題。
過于依賴單個管理者的形象、IP、決策,或許會帶來短期流量、經營紅利,但同樣也會為企業的長期發展埋下波動的隱患。
這也是為什么,美國商業學者吉姆·柯林斯在《基業長青》一書中提到:
“高瞻遠矚公司往往起源于一群‘造鐘者’,而不是‘報時者’。”
這基礎上,洋河在發展中積累的思考,或許值得行業借鑒。
相較于短期的經營決策驅動,參考產能、技術側的硬實力,洋河的底蘊積累,動輒以數十年為周期,期間往往橫跨多屆管理團隊,融匯多個維度的創新思考,但其戰略主線從未動搖。
這背后所體現的,正是管理團隊的價值傾向:
比起臺前的“報時者”,洋河的管理團隊,更愿意成為企業幕后的“造鐘者”,擔當企業發展戰略的創新層、執行層,以務實的態度,推動企業長期規劃的落地,助力企業厚積發展內功。
在這基礎上,新履職的顧宇董事長,與白酒產業同樣結緣頗深,在此前的行業論壇上,其寄語宿遷白酒產業“做好品質,做強品牌”價值思考,同樣與洋河發展的長期脈絡主線“不謀而合”。
從這個角度來說,隨著白酒產業上升期的逐漸開闊,厚積內功的洋河,也勢必將兌現更值得期待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