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寒柏)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提出20周年之際,蘇州卻連續曝出令人痛心的文化遺產破壞事件。位于國家級太湖風景名勝區的寒山別業遺址,其中的乾隆行宮區域正遭受滅頂之災。吳中區法螺寺負責人曹穩喜(賢宗)罔顧法律法規,肆意瘋狂在核心區內炸山鑿石,下挖山體五米,其目的是違建骨灰堂,牟取暴利,其行為令人發指。而本應肩負起守護文化遺產重任的地方國土、民政、文物、宗教等主管部門,卻對這一長達十年的破壞行徑熟視無睹,讓人們感到十分失望。
寒山別業遺址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明代萬歷年間,宋室后裔趙宧光在此買山葬父,精心營造寒山別業。他取法自然,借覽寒山山石泉脈,秉持造法天然,依山賦形的理念,打造出融山水、園林、文化于一體的江南山地園林典范。其“守其拙,得其意”的造園思想影響深遠。此后,清代乾隆帝六次南巡皆駐蹕于此,留下二十余處摩崖石刻及行宮座落的殿閣亭臺遺跡。1986年,寒山別業遺址被列為吳縣(蘇州市)文保單位;2016年,寒山別業遺址納入《蘇州園林名錄》,足見其在文化遺產領域的重要地位
張冠李戴,在乾隆行宮座落上建起“法螺寺”
法螺庵是趙宧光在寒山建的家庵之一,位于千尺雪南側山坳中的峽谷,因形山道盤旋似旋螺而得名。現在遺址上的殿閣臺基,圍墻等遺跡基本完好,少有擾動。
【照片】
【照片】
現在法螺寺侵占了乾隆行宮的遺址,特別是曹穩喜(賢宗)自2008年通過寒山嶺文化研究院法人運作接手之日,在這片文化遺址上肆意違建,無規劃、無備案的違法建筑。寺廟越建越大,在文物保護的明清兩朝文化遺址上面,更何況在文物保護紅線范圍之內,本身就是對文物最大的破壞。
2009年的法螺寺。
【照片】
違建骨灰堂,劈山挖空山體
曹穩喜(賢宗)以一己之力,徹底摧毀了乾隆行宮遺址。
然而,近十多年來,這片乾隆行宮遺址區域卻陷入了被瘋狂破壞的噩夢。吳中區法螺寺負責人曹穩喜(賢宗)為了違建骨灰堂(鶴園地宮),全然不顧文化遺址保護區的珍貴價值,釆用爆破等野蠻方式,進行掘山劈石,在花崗巖山體下挖五米。開挖出面積近1200平方的山體宕口大坑,被挖山石達3600立方花崗巖,這一暴行如同惡魔之手,無情地撕裂了寒山別業遺址的山體原貌。原本完整且歷經上億年冰川時期,自然雕琢形成的獨特花崗巖地貌景觀,被炸得千瘡百孔。皮之不存 ,毛將焉附?更多的摩崖石刻被徹底挖毀,大量山石被炸碎后,運下山后盜賣。乾隆行宮殿閣地基被摧毀,如“陽阿”、“太倉趙氏寒山奉祀碑”等眾多摩崖石刻被違法建筑永久遮擋與挖除。整個山體風貌與文化遺存遭到毀滅性破壞。而他們如此喪心病狂,不惜以身試法的目的,僅僅是為了建造骨灰堂,以增加地宮面積,開挖山體,掏空山腹,可謂是開膛破肚。向地下索取空間,運下山盜賣礦石18000噸,從而謀取非法利益。吳中區國土資源、文體旅·文物局,法螺寺這樣行為是不是違法?
【照片】
大量的碎石堆積如山,將“蜿蜒壑”等摩崖石刻徹底埋入地下。
引用蘇州日報報道【照片】
這座“鶴園地宮骨灰堂”違建在清代乾隆行宮遺址與明代寒山別業遺址文化重疊核心區,法螺寺負責人曹穩喜(賢宗)通過寒山嶺文化藝術研究院法人,誘騙南通張某松引入巨資,打造分割2500個骨灰存放穴位,竟以“皇家龍脈”為噱頭,大肆進行非法銷售,涉嫌非法牟利。除了已存放300多只骨灰壇,其余1000只穴位已用于抵押債務,以違法物騙取錢財。
骨灰堂地宮
吳中區民政局,如果法螺寺違反《殯葬管理條例》,是不是應該徹底拆除,恢復山體原有形態。如果違反了非法集資、經營、贏利,是不是應該追繳非法所得?
【照片】
在拆除的假山原址上,建了“寒山摩崖石刻趙宧光陳列館”
寒山別業移出的趙宧光小宛堂園中的:“毘廬遮那佛經幢”被移藏在法螺寺,2016年還見到放置在寺院中,現在已不知所蹤,一定要追查真相。
【照片】
因整片區域是明趙宧光寒山別業和清代乾隆行宮遺址重疊,任何在這范圍內的施工、搭建,不管是堆假山、拆假山,造廟宇,都是破壞文物的違法搭建。也就是說,整個廟宇的違法搭建,即整個都屬違法行為。
拆假山僅僅是一個方面,法螺寺廟宇本身是最大的破壞歷史文物遺址的實例。
既然整個寺廟都是違法的,哪里還存在合法的?
如果法螺寺的建筑是合法的,請出示規劃設計和建筑許可的政府批文,拿不出,就是違法建筑,建在遺址上,是破壞歷史文物。
監管部門為什么長期缺位
在寒山別業遺址被破壞的近二十年間,曹穩喜(賢宗)不是一天在違法,而是十幾年間持續的在違法。沒有相關單位進行監管。
作為主管部門,如果十幾年不進法螺寺大門,那就是失職。難道沒有看見?如果看見了不管,這是不是瀆職?法螺寺屬于宗教場所,但宗教場所不是法外之地。十幾年的違法行為涉及到宗教、文物、民政、宗教等多個部門的管理范疇。
按照《文物保護法》規定,文物保護單位的任何修葺、改造等行為都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
這十幾年以來,法螺寺在乾隆行宮區域,在摩崖石刻旁鑿石挖基,建造羅漢照壁。
(照片)8組
宗教部門對法螺寺的違規擴建行為視而不見,對其違法違規無底線縱容。甚至,在4月8日,乾隆時期行宮假山為拆毀,不能實事求是的進行公正處理,而是為賢宗違法行為作背書。
于是,在6月25日,賢宗在針對“起訴陳慧中侵犯他的名譽權”的訟狀中,最后竟然引用了這份顛倒黑白的虛假《情況調查報告》:“證明:法螺寺主管單位蘇州市吳中區民族宗教事務局針對市民在12345投訴平臺的投訴,經過調查后,做了情況匯報。該匯報對在涉及的“寒山遺址”所在區域,進行全面勘查后,確認法螺寺的清淤工作,并不影響文物安會,也沒有破壞文物周邊傳統風貌。”
吳中區宗教局,法螺寺是清淤,還是在假山“被” 拆毀?
國土資源部門,誰給了法螺寺負責人曹穩喜(賢宗)權力,讓他能夠在國家級太湖風景名勝保護區寒山別業遺址上,公然炸山采石,開挖山體?偷賣礦石?
2025年4月8日,發生的以“清淤”為名,意欲北擴,再次侵占文化遺址(國有林地),被吳中區林場發下停工書,勒令停工,恢復原樣。但曹穩喜(賢宗)公然動用大型吊機,拆毀清代乾隆行宮假山一座。動用挖掘機,破壞明代清涼池遺址,并進行混凝土硬化。此事經過一個月后,隨著破壞作案視頻的流出,令公眾憤慨。于是,蘇州市十一屆、十二屆政協委員、蘇州花山風景區創辦人、自詡為寒山別業遺址新時代守望者的陳慧中,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
吳中區文體旅局在接到舉報后,在5月14日,與吳中區宗教局派員核查,反而以“法螺寺在正常清淤工作”。在大量證據確鑿證明法螺寺存在違法破壞行為的情況下,有關部門還企圖為其遮掩作背書,讓全網一片嘩然。
而吳中區林場在4月10發出的《停工整改通知》上,明確指出:“因該區域在市文保單位保護范圍及建設控制地帶,嚴禁未經審批,進行永久固化建設。請你單位立即停工,保持原狀,按照文保單位要求,進行整改。”
文物保護志愿者們對有關部門這種荒謬至極的答復,感到極度失望。
把拆毀清代乾隆行宮假山,說成是正常清淤,沒有假山被毀。在大量證據面前,再也無法瞞遮,就說成是九十年代老師太建的假山。事實就是吳中區有關部門完全在推卸責任,只能說明一點后面水很深,而且非常深。
【照片】
寒山別業遺址逐漸淪為一片被肆意踐踏的廢墟
寒山別業遺址作為蘇州園林名錄中的百園之一,其文化與生態價值本應得到倍加呵護。但近二十年以來,曹穩喜(賢宗)利用法螺寺宗教場所名義,侵占國有林地,破壞文化遺址。
寒山嶺文化藝術研究院法人以“保護寒山嶺文化”為名,與曹穩喜(賢宗)勾結,行破壞寒山山體原貌、毀滅古跡、違建骨灰堂之實。他們以犧牲這片生態環境和名勝古跡為代價,牟取非法暴利,使這片曾經的“世外桃源”淪為他們違法的“利益角斗場”。兩人以利相交,以利相拆,反目為仇,以至寒山嶺文化藝術研究院法人到處上訪,控告曹穩喜(賢宗)種種不法事。
寒山別業遺址被破壞事件已引發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網絡平臺上“寒山別業遺址遭受破壞”的話題閱讀量超數億次。蘇州市主要領導曾作出專門批示:“加強文物保護工作,舉一反三。”
蘇州是全國經濟文化發展的重要城市,面對如此惡劣事件和社會的反響,有關部門必須深刻反思,改正工作錯誤,迅速行動起來。當務之急,應立即成立市區(屬地)聯合調查組,對破壞事件的責任主體違法行為,以及背后隱藏的利益鏈條展開深入調查,全面收集相關證據,為解決處理寒山別業遺址持續被破壞事件,提供一攬子最終解決方案。明確整改責任部門、時間節點與措施,嚴格依據法律。對違法者依法嚴懲,絕不姑息遷就包庇。同時,要制定科學合理的保護規劃,強化對遺址的保護與管理,建立長效的監管機制,杜絕類似的破壞行為不再發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