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上午,義烏商戶鄭芳終于松了一口氣:投標、等待公示、找買家轉賣資格、挑選商位,一系列事情都在5天的時間里忙完了。
和鄭芳一樣,最近1個月,上千名商戶都心系著義烏的一件“大事”——義烏第六代市場核心項目全球數貿中心(也稱“六區市場”)計劃今年10月開業,招投標階段自6月起分批啟動。有意向入駐的商戶開啟了“搶鋪大戰”。
建設中的六區市場位于義烏國際商貿城五區市場東邊,占地560余畝,總投資超83億元,將布局她經濟、精致育兒、健康休閑、銀齡經濟、無人智能裝備等行業。
鄭芳從事玩具行業,參與的是第二輪招投標,涉及潮流玩具、護膚及醫美用品行業。據公開信息,第二輪總計約1.9萬戶商家報名、超4000家商戶通過審核,最終僅有919名能夠中標。“根本不能預測結果,好像中彩票。”她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低中標率炒熱了商位的二手交易市場。據了解,當前,玩具行業的商鋪轉讓費在20萬—300萬元不等。趁早高價出手還是自主經營?如何看待新市場的未來價值?商戶們打起了新“算盤”。
全球數貿中心效果圖。來源:義烏全球數貿中心公號
越炒越熱
7月16日,義烏國際博覽中心的場館坐滿了參與玩具行業投標的商戶。為提高中標概率,鄭芳和親友把幾張標書合在一起填寫,確保分別覆蓋了每一個價格區間。
中標的價格區間取自所有投標價格的中間值。晚間披露的結果顯示,玩具行業的中標區間為134333—136666元/平方米,差價超2000元,共497個名額。幸運的是,她和親友一共中了3個,且均位于前60名,排名靠前也意味著優先選位權。
這一結果超過了大部分人的預期:不僅漲價,競爭也更加激烈。一個月前,第一輪招投標涉及的時尚珠寶行業共產生389個名額,中標區間為110000—123999元/平方米,差價超過萬元。這一趨勢仍在加劇。7月17日,護膚及醫美用品行業完成招投標,共產生422個名額,中標區間在136669—137639元/平方米。
義烏市典承珠寶有限公司的負責人虞賽飛中標了1個時尚珠寶行業的商位。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第一輪僅有4000多家商戶報名,審核通過約1700家,“大家沒有嗅出其中的商機,我也只是純粹根據經濟承受能力來報價”。
在多位受訪商戶看來,在第二輪招投標階段,有炒作傾向的參與者更多。鄭芳說,從招商報名資格的轉賣價格看,時尚珠寶行業當時約1萬—2萬元/個,玩具和化妝品行業已被炒到5萬—10萬元/個。在玩具行業,以最高價中標的“標王”能以300萬元的高價轉賣商位。
今年,在AI+電商、關稅博弈、Labubu效應等熱門話題的推動下,義烏小商品城持續受公眾關注。據Wind數據,今年初以來,截至7月18日,小商品城的股價上漲了59.8%。
等待投標結果中。來源:義烏全球數貿中心公號
不少人認為“很劃算”
在許多義烏商戶看來,以13萬/平方米的價格搶占六區市場“很劃算”。六區市場的商位面積在17—44平方米,以30平方米的中間值計算,買下來約400萬元。
有從事飾品行業的義烏商戶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在人流量大的舊市場,一間9平方米左右的檔口售價最低也要300萬—400萬元。他認為,中標者可以高價轉賣商位資格,也可以對外出租,“無論是出于投機還是經營目的,有報名資格的企業都會積極參與”。
據悉,玩具行業有一名“運氣大戶”,投了7個標中了其中6個,其中1個還是“標王”,而當前一個商位的轉賣價格在20萬—300萬元不等。
單個商位的價值與所屬行業成熟度、位置優勢有關。一位在商貿城四區售賣褲襪的商戶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附近檔口最近的賣出價格僅有200萬元,在整體市場中偏低。
“一般來說,如果看好六區的發展,在義烏做生意的商戶都會選擇自留。但大家也想要一個好位置,花錢置換很常見。”鄭芳表示,有商戶加了很多錢買了自己喜歡的商位,也有商戶買了很多連在一起的商位,計劃打通經營。她和親友最終只留下了1個位置較好的商位。
短期的價格炒作也存在風險。她表示,目前,很多商戶對2—3樓的商位都不太感興趣,轉賣有難度,中標位置靠后的商戶需降低預期。
公開信息顯示,六區市場將涵蓋市場、商務寫字樓、商業街區、公寓和數字大腦五大功能板塊,對于義烏國際商貿城來說是一個新的綜合體業態。
不過,由于距離開業還有半年,許多商戶還未確定新市場的經營規劃。“我看好新市場的定位和規劃,它將當下最前沿的行業都布局在內,且有生活配套,可以更好地吸引海內外客商、各行各業的從業者參與進來。”虞賽飛表示。
他的工廠設在義烏,主要向全國各珠寶原產地的批發市場供貨,如廣東四會、揭陽等。他坦言,自己沒有轉賣攤位,也沒決定是否要自己經營。
鄭芳表示,自家玩具生意的內銷、外貿市場的業務量各占一半。今年上半年,在Labubu效應、二次元經濟等概念的帶動下,潮流玩具行業整體增長。她判斷,六區市場可能會先在國內市場打響名氣,成為帶動義烏旅游的一張名片,進而帶動內銷業務。
接下來,六區市場還將繼續開展無人機及無人化裝備、機器人及人工智能裝備、AR/VR裝備行業和時尚服飾面料等行業的招引工作。有受訪商戶擔憂,價格炒作、激烈競爭的態勢或將進一步加劇,“希望市場能降降溫”。
(文中鄭芳為化名)
記者:王詩涵(wangshihan@chinanews.com)
編輯:閔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