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咪那么軟、那么萌、那么可憐兮兮地望著你……你一激動就破防了,心想:
> “哎呀,它是不是太委屈了?算了算了,讓它去吧……”
> “它都快饞哭了,再來點小魚干不過分吧……”
> “它好害怕,我就不帶它去醫(yī)院了……”
你以為你是在做“寵主如子”的高光行為,其實在貓眼里,你可能是在搞“慈母多敗貓”!
今天我們就來揭開那些看似出于同情,其實可能會坑貓一輩子的“好心做壞事”行為,希望大家都能從“盲目寵溺型鏟屎官”進(jìn)階為“靠譜護(hù)貓大師”!
1. “貓咪想出去,我不忍心攔它……”NO!
你看到貓咪扒窗戶、眼神憂郁地望著外面,忍不住心疼得一批:“是不是關(guān)久了,它太壓抑了?”
然后下一秒——你打開了門。
恭喜你,現(xiàn)在你的貓開始有機(jī)會在戶外——
被車嚇傻
被別的貓胖揍
被病毒光顧
順便給你帶回一堆跳蚤和奇怪的味道
貓咪喜歡高處、喜歡自由沒錯,但它們不是《少年派》里的老虎,它們在城市里沒有生存buff。
與其心疼貓不能出門,不如布置一個陽光灑落、有貓樹、有窗臺、還有人類陪伴的“豪華室內(nèi)套房”,讓它做一只幸福的“宅喵”。
2. “它都餓成那樣了,不多給點對不起它的眼神!”
貓咪一邊喵喵叫,一邊蹭你褲腿,再搭配一個“我三天沒吃飯”的表情包,你就繳械投降:“再來一把零食吧,不然我晚上良心不安?!?br/>問題是你良心安了,它的肚腩膨脹了、血糖飆了、關(guān)節(jié)卡了——不節(jié)制的喂食,真的不是愛,是慢性傷害!
有些貓?zhí)焐盁o底洞型胃”,你不給,它不生氣;你一給,它馬上變身表演藝術(shù)家。
正確做法是:遵醫(yī)囑安排飲食計劃,定時定量,有原則地愛它!
別忘了,胖貓可能很可愛,但生病的時候,它才不會感謝你那一時心軟。
3. “它怕看醫(yī)生,我不想嚇到它……”
你家貓聽到籠子打開,瞬間消失;你一提“看醫(yī)生”,它開始演《越獄》。于是你說:“唉,算了吧,等它自己好點再說……”
恭喜你,這種“拖一拖再說”的操作,錯過的不只是一個預(yù)約,而是黃金治療期!
貓咪天生擅長“裝沒事”,等你看出點苗頭,它可能已經(jīng)在跟某種病“對線”好幾天了。
我知道你不想嚇?biāo)?、它也不愛坐車、不愛被戳,但比起短暫的恐懼,長期健康才是正道!
所以,請勇敢點,把那只亂竄的貓裝進(jìn)籠子,咬咬牙,開車去醫(yī)院吧?;丶液笱a(bǔ)個小零食、一個抱抱,它會原諒你的。
4. “貓咪本來就不聽話,我也不想兇它……”
有些人養(yǎng)貓走的路線是“佛系+宿命論”:
“它抓沙發(fā)?沒事……反正也舊了。”
“它半夜狂奔?可能是太有靈性?!?br/>“它打翻碗?一定是我擺得不對。”
但你知道嗎?貓咪不是不能管,只是你從來沒認(rèn)真試過!
管教≠兇貓,而是溫柔地讓它懂規(guī)矩。
不然等你哪天被貓撲臉、鍵盤被踩爛、魚缸被炸裂……才開始頭疼,就晚了!
從小就樹立規(guī)矩,比如“這里不能跳”、“這個不能咬”、“半夜不許模仿跑酷節(jié)目”,你會發(fā)現(xiàn)貓咪其實是可以“社會化”的——只是你得做個靠譜的大人。
貓咪看起來高冷、獨立,其實很多時候也像個長不大的小孩。它不懂你那些“心軟”,也不明白你那些“遷就”,它只知道你是不是那個能讓它安心、健康、安全地活得很久的那個人。
別讓你的“可憐心”害了它的一生。
真正的愛,是在貓咪看不懂的時候,仍然替它做對的選擇。
就像小時候爸媽不讓你喝可樂、不讓你逃學(xué)一樣——你當(dāng)時覺得不講理,現(xiàn)在可能想給他們燒一柱香。
愿你家貓咪在你的“理智寵愛”下,活得像個長壽仙喵,幸福又健康地陪你過完下半輩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