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天就是大暑節(jié)氣,村里老人又念叨起“雨淋大暑頭,寡婦也發(fā)愁”。大暑是夏末最后一個節(jié)氣,玉米抽雄、水稻灌漿,正渴著雨水呢。
老輩人說,大暑落雨不是壞事,往后雨水勻,秋糧能吃飽肚皮。可為啥寡婦要發(fā)愁?
過去割稻打谷全靠手,豐收了活計多,一個人難扛。現(xiàn)在收割機進了田,可地里的活,還得盯著老天爺臉色。
省農(nóng)科院數(shù)據(jù):大暑當天下雨的年份,秋糧平均增產(chǎn)8%-12%,坡地易澇田減產(chǎn)3%左右。咱莊戶人都知道,雨多了怕澇,雨少了怕旱,這分寸難拿捏。
就像咱中年人,孩子上學、老人看病、房貸催著,哪樣不是“大暑天的熱”?熱得喘不過氣時,總盼著一場雨——降降溫,潤潤心。
愁啥?愁收,愁種,愁曬,過去寡婦愁勞力,現(xiàn)在咱愁時間。
有回跟張嬸嘮嗑,她說:“機器是快,可麥熟那幾天,還是得守著場院。”老話說“大暑連陰天,遍地出黃金”,可黃金要撿,也得彎下腰。前兒去鎮(zhèn)上,李叔的玉米地剛澆完水,他蹲地頭抽煙:“這雨要是來早了,苗兒可受不住。
”農(nóng)諺是老輩人的日歷,現(xiàn)在有天氣預(yù)報,更得對著看。比如下雨前,該施肥的趕緊撒,別等雨水沖跑了養(yǎng)料;雨過了,查查苗,別讓雜草搶了養(yǎng)分。有人說老話過時了,可張大爺蹲墻根兒說:“我這膝蓋比手機準,要變天,疼得睡不著。
”生活哪有順風順水?
熬過大暑的熱,才有秋天的甜。
就像王嫂種的西瓜,伏天曬得蔫,一場雨下來,又脆又甜。熱歸熱,盼歸盼,日子還得往前過。喝點綠豆湯,吹吹電扇,心里的焦躁,也得自己慢慢“消暑”。
你那里大暑會下雨嗎?
你的“大暑天”,又在等哪場“及時雨”?農(nóng)諺是經(jīng)驗總結(jié),具體天氣以當?shù)仡A(yù)報為準。愿每一個在“大暑天”里奔忙的你,被微雨滋養(yǎng),秋天一到,收獲滿倉甜。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