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七月,G331國道吉林白山段蜿蜒于層巒疊翠間。在長白山下、鴨綠江畔的臨江市六道溝鎮夾皮溝村,一輛遼寧牌照的房車停靠在警務服務站附近。
“警察同志,孩子中暑了!”游客焦急的呼喊聲中,六道溝邊境派出所民警韓金剛迅速取出藿香正氣水和冰鎮毛巾。這已是入夏以來該站處理的第23起游客求助事件。
夾皮溝村的故事,始于1300多年前的唐朝渤海國時期。據《吉林通史》記載,這里曾是長白山陸路轉鴨綠江水路朝貢的重要中轉站。古道上,使臣與商隊穿梭往來,見證著東北邊疆的繁榮。時光流轉,昔日驛道被G331國道取代。這條全長9333公里的邊境大動脈穿村而過,為這個傳統村落注入了新活力。
隨著吉林省打造“長白秘境·吉線331”邊境旅游品牌,2024年初,六道溝邊境派出所決定在此設立警務服務站。
向西駛離警務服務站20公里,鴨綠江在群山中劃出壯美弧線——這便是被譽為“鴨綠江第一大灣”的神龜灣。“無人機禁飛區域請注意!”7月16日清晨,旅游博主“邊疆行者”直播神龜灣日出時,民警劉金輝的身影闖入鏡頭。他手持《邊境旅游安全手冊》,用改編的防詐順口溜提醒游客:“美景留眼底,飛手要登記;江邊莫越界,平安最愜意!”
這樣的“伴隨式普法”已成常態。該警務服務站創新推出“打卡點普法”模式,在神龜灣觀景臺等網紅地設置流動宣講臺。巡邏車搭載的大喇叭每天沿著56.5公里邊境線播放,讓游客直呼“現場提醒真安心”。
該警務服務站創新“三前移”工作法——安全防范前移,建立7個臨時警示標牌;矛盾調處前移,化解糾紛6起;為民服務前移,微信群秒回咨詢,累計找回失物價值5萬余元。村民周大爺帶著游客跳起秧歌:“過去怕人多出事,現在警燈閃得勤,咱們村旅游飯越吃越香!”
夜幕降臨,警務服務站的警燈亮起,與鴨綠江畔燈火遙相呼應。服務站的微信群彈出新消息:“神龜灣明晨有云海,請有序停車——執勤民警小程。”警務服務站墻外,“文明行車承諾墻”又多了幾個新鮮手印……
來源:彩練新聞
作者:祖維晨
責編:金馨鑫
編審:張宇
監審:董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