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習慣用陳皮化痰解郁,應對普通痰多咳嗽確有幫助。但面對痰濕凝滯形成的肺結節問題,陳皮的作用就明顯不足了。
化解結節類頑疾,中醫有更強效的藥材——半夏。這味中藥兼有化痰與散結雙重功效,能從根源解決痰瘀阻滯問題。
因為肺結節多由痰瘀互結形成,既要化解痰濁,也要疏通瘀結,這正是半夏的獨特優勢。
今天,邀請到肺病專家黎同明主任,來教大家如何用半夏化痰濕,改善肺結節。
半夏性溫味辛,核心作用就是化解滯留的痰濕并疏通凝聚之物。它善于調節人體氣機運行,促進痰濁排出,同時健脾固本,從源頭上減少痰濕生成。
使用半夏需特別注意:生半夏具有微弱毒性,必須經過專業炮制方可安全入藥。不同炮制方法適應不同體質特征:
?法半夏(石灰水制):
毒性減輕,化痰燥濕效果強,散結功能偏弱。適合容易便溏、易疲勞、脾胃氣虛人群。
?姜半夏(姜汁制):
毒性最弱。化痰同時側重止嘔降逆,改善胃脹吐酸。比法半夏散結效果更好,適合體質偏寒者。
?清半夏(明礬水制):
化痰散結效果最優。適合口干咽燥、痰熱蘊結的結節患者。臨床應對肺結節時,這是最常選用的炮制方式。
門診案例分享
這些方法在實際運用中效果如何?看看這則門診案例:
黎同明主任之前接診過一位多發性肺結節患者,主訴早上起床咳吐大量粘白痰,經常感覺身體沉重,腰膝寒涼冷痛、腹部脹滿及大便稀溏。
觀察其舌苔白膩舌緣齒痕明顯,脈象沉滑,正是典型痰濁瘀阻、氣血不暢的表現。
開方以清半夏為君藥發揮化痰散結之力;配伍浙貝母清化熱痰,夏枯草疏肝散結,貓爪草消痰通絡;配合茯苓、白術健運脾胃,消除生痰之源。
持續調治三個月后反饋,胸悶明顯減輕,痰量減少,身體沉重感明顯緩解。后期復查顯示:最大結節由6mm縮至4mm,周邊小結節部分吸收消散。
面對肺結節問題,精準選用藥材尤為關鍵。清半夏憑借其化痰散結之力,為解決肺部瘀滯提供了有效方案。
務必提醒的是:實際應用須經專業醫生辨證指導,根據個體情況確定配伍方案與療程周期,堅持用藥方能見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