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深夜輾轉反側,明明身體疲憊不堪卻睡不著?好不容易睡著,卻噩夢連連,一點動靜就容易驚醒,第二天頭暈乏力,仿佛一夜未眠?失眠,尤其是伴隨頭昏腦脹、多夢易醒的類型,正困擾著越來越多的都市人,中醫有什么好的治療方法?
頭昏沉+失眠多夢+易醒?警惕“心脾兩虛”在作祟!
新加坡貢方堂TCM中醫科專家丘保潤指出,當患者同時出現以下癥狀時,就要高度考慮“心脾兩虛、氣血不足”的證型。
失眠特點:入睡尚可或困難,但睡眠淺、多夢(常為瑣碎夢境)、容易驚醒,醒后難以再睡,且醒后感覺不解乏,甚至更累。
伴隨癥狀:
頭昏沉/頭暈:像戴了緊箍咒,不清爽,勞累后加重。
神疲乏力:白天精神萎靡,氣短懶言,做什么都提不起勁。
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吃飯不香,飯后腹脹,大便可能偏軟或不成形。
面色無華:臉色蒼白或萎黃,缺乏光澤。
心悸健忘:容易心慌,記性變差。
(女性)月經問題:量少、色淡、或經期延長。
“這類患者的失眠,根源不在于‘火’旺或‘肝’郁,而在于‘虛’!”丘保潤醫師解釋道,“脾為氣血生化之源,心主血脈而藏神。 脾虛則氣血生成不足,心血虧虛則心神失養。心神不安,自然失眠多夢易醒;氣血不能上榮頭面,故頭昏沉、面色差;脾虛失運,則食欲差、消化慢、乏力。這是一個典型的惡性循環。”
一個千古名方歸脾湯——補養心脾,氣血足則神自安
面對這種“虛”證失眠,丘保潤老中醫特別推崇古方歸脾湯。她強調:“很多人一失眠就想到用酸棗仁安神,這沒錯,但如果是心脾兩虛的底子,單純用酸棗仁就像往干涸的土地上灑點水,治標不治本。而歸脾湯,則是從根本上灌溉土壤(健脾益氣)、充盈水源(養血補血),水源充足了,草木(心神)自然得到滋養,安眠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這就是中醫‘治病求本’的智慧。”
歸脾湯由黃芪、黨參、白術、茯苓、龍眼肉、酸棗仁、木香、當歸、遠志、炙甘草、生姜、大棗組成,具有益氣補血,健脾養心之效。
方中人參、黃芪、白術補脾益氣,補氣以生血,補氣以攝血當歸、龍眼肉補血養心酸棗仁、茯神、遠志寧心安神木香理氣醒脾,與當歸活血配伍,使補而不滯炙甘草、生姜、大棗益氣和胃,以資生化。全方諸藥配伍,心脾同治,氣血兼顧,共奏益氣補血,健脾養心之效。
加減妙用:會根據患者濕氣輕重、是否有虛熱等細微差異進行加減,比如濕重加蒼術、薏仁,虛煩可加少量知母或百合。
醫案
患者:陳女士,35歲。
主訴:反復失眠2年余,加重3個月。入睡尚可,但睡眠極淺,整夜多夢(多為工作瑣事),稍有聲響即醒,醒后難再入睡。白天頭昏沉重,像蒙了層布,精神疲憊不堪,注意力難以集中。食欲差,吃點東西就腹脹,大便時溏。月經量少色淡。
初診:面色萎黃,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診斷:不寐(失眠)。
癥屬:心脾兩虛,氣血不足證。
治以:益氣補血,健脾養心。
處方: 歸脾湯加減:
方藥:黃芪20g,黨參15g,麩炒白術15g,當歸12g,茯苓15g,龍眼肉10g,酸棗仁15g(搗碎),遠志6g,木香6g(后下),陳皮10g,炒麥芽15g,炙甘草6g。 7劑,水煎服。
二診: 服藥后最明顯的變化是頭昏沉感大大減輕,感覺頭腦清爽許多。睡眠深度有改善,做夢減少,驚醒次數減少,雖然中途還會醒,但能較快再次入睡。精神、食欲均有好轉。丘醫師根據其腹脹減輕但仍有,微調處方(減少木香量,加山藥15g),7劑,繼續調理。
結果:李女士睡眠基本恢復正常,頭昏乏力消失,食欲佳,面色轉紅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