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51部智能AI翻譯機
近日完成安裝并投入使用
可智能識別翻譯75種語言
確保游客與工作人員之間順暢溝通
讓更多外國朋友
聽得懂中國傳統(tǒng)文化
“這個文創(chuàng)造型是什么?”
“這是‘頤和園吉瑞寶貝’盲盒,
原型是頤和園的瑞獸石獅子,
一共有五款造型。”
在頤和園東九間店鋪,工作人員手持一臺小巧的機器,屏幕上即時跳出文字,同時用外語清晰“說出”回答——這是俄羅斯游客正在通過AI翻譯機與工作人員順暢交流的場景。這個暑期,頤和園新上崗的AI翻譯機,讓服務既暖心又智能。
暑期旅游旺季來臨,頤和園迎來國際游客接待高峰,語言服務面臨新挑戰(zhàn)。頤和園管理科科長韓笑表示:“盡管工作人員定期接受英語培訓,但面對日益多元化的國際游客群體,語言溝通效率仍有待提高。"
為提升服務質(zhì)量,頤和園從6月10日開始試運營智能翻譯對講系統(tǒng)和手持雙屏翻譯機,7月7日正式全面啟用。
全園共配備51部AI翻譯機:東宮門、北宮門、新建宮門這3個游客量最大的門區(qū),用“子母機”實現(xiàn)窗口內(nèi)外實時翻譯;游客服務中心、游船碼頭、商鋪、導游點等48處,則配上“手持機”,靈活滿足移動咨詢需求。
韓笑向記者介紹,“AI翻譯機可智能識別翻譯75個語種和口音,確保了游客與工作人員之間的溝通順暢無阻,同時它的使用也很方便,開機后直接對著機器說話就可以實現(xiàn)同步翻譯,機器充滿電可連續(xù)使用7至8個小時,也能滿足一天的服務需求”。
在東宮門綜合服務窗口,兩位來自巴西的外國游客正在通過“AI翻譯機”向工作人員進行咨詢,大概2分鐘的時間游客便完成了支付并對窗口內(nèi)的工作人員頻頻點頭,表達了感謝。
頤和園東宮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剛才兩位游客向我咨詢了門票和聯(lián)票的區(qū)別,還問了我支付方式和游覽路線,我一一向他們做了解答,在往常如果遇到非英語語言游客的詢問,我們往往需要連比劃帶猜地解釋,需要耗費較長的時間,一方面影響其他游客咨詢等待的時間,一方面也很難讓游客完全明白我們所解釋的意思,現(xiàn)在有了AI翻譯機,面對外國游客咨詢的效率更高更準確了。”
隨后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之前服務過的一位法國游客通過翻譯機對工作人員說的話:“這個設備太方便了,是我見過最實用的景區(qū)服務工具之一!”
此外,在頤和園各大游船碼頭也同樣配備了智能翻譯設備,已經(jīng)有不少外籍游客,通過智能翻譯設備向工作人員進行咨詢,明白了如何使用5G“智慧游船”服務自行掃碼下單以及自助結(jié)算,通過AI翻譯機的交流,讓外籍游客真正感受到了與國內(nèi)游客同樣的便捷服務。
從“自主可視化打撈設備”
到“3D數(shù)字人一體機”
再到“AI翻譯機”
頤和園里的科技物件
正悄然改變著
這座百年皇家園林的服務生態(tài)
頤和園副園長呂高強介紹,“近年來公園建設以‘智慧頤和’為目標,在當前全球化旅游背景下,配備智能外語翻譯設備既是體現(xiàn)科技賦能景區(qū)智慧化建設的探索,又是增強景區(qū)國際化形象、促進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傳播與互動體驗的有效舉措。通過智能設備的實時翻譯,景區(qū)與外籍游客之間消除了語言壁壘,切實增強了外籍游客的游覽便利性,滿足個性化需求,在提升景區(qū)服務質(zhì)量、拓展國際市場,打造世界級旅游景區(qū)品牌等方面具有長遠意義。”
這個夏天
來頤和園的外國朋友
再也不怕“聽不懂”
美景與文化
都能輕松“說”給世界聽~
記者:景天
編輯:旭日
推薦 · 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