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到來,持續高溫不僅讓人體感不適,更成為急性腸胃炎爆發的溫床。近期各大醫院消化科門診量激增30%,其中多數患者表現為突發嘔吐、腹瀉伴發熱。究其原因,高溫環境下食物易變質、人體免疫力下降,加之空調房內外溫差導致的胃腸功能紊亂,共同構成了夏季腸胃健康的"三重威脅"。
菌群失衡:急性腸胃炎的隱形推手
研究表明,急性腸胃炎患者普遍存在腸道菌群紊亂特征:有益菌數量銳減50%以上,而大腸桿菌等致病菌異常增殖。這種微生態失衡會削弱腸道屏障功能,使病原體更易入侵。值得警惕的是,一次急性腸胃炎發作后,腸道菌群完全恢復需要2-3個月,期間可能出現反復腹瀉、營養吸收不良等后遺癥。
科學防護:從菌群調理入手
預防夏季腸胃問題需多管齊下:
飲食管理:避免生冷食物,食材充分加熱,適量補充含益生菌的發酵食品。
環境適應:空調溫度控制在26℃以上,避免腹部直接受涼。
菌群養護:可針對性補充雙歧桿菌等特定菌株。
菌群移植:對于反復發作的慢性腸道炎癥患者,可考慮糞菌移植(FMT)。最新臨床數據顯示,經過嚴格篩選供體和洗脫處理的FMT,可使患者腸道菌群多樣性指數(Shannon指數)在4周內恢復至健康水平,急性發作頻率降低89%。
特殊人群更需警惕
兒童、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群體風險更高:
兒童腸道菌群穩定性差,發病后更易出現脫水
老年人常伴有基礎疾病,可能誘發嚴重電解質紊亂
糖尿病患者需特別注意,高血糖環境會加劇腸道炎癥
【健康小貼士】若出現持續嘔吐、血便或高熱不退,應立即就醫。日??啥ㄆ跈z測腸道菌群狀態,及時發現潛在失衡風險。記?。壕S護腸道微生態平衡,才是抵御季節性疾病的長效之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