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京都,像是被打翻的調色盤。清水寺的紅楓倒映在音羽瀑布,哲學之道的銀杏鋪成金色地毯,每一片落葉都在訴說著時光的故事。
清晨的伏見稻荷大社霧氣彌漫。千本鳥居的朱紅色在晨霧中若隱若現,像一條通往神域的隧道。偶爾有早起的參拜者走過,木屐踩在石板路上的聲音格外清晰。沿著山路向上攀登,路邊的狐貍石像戴著紅色的圍巾,神社的鈴鐺在風中輕響。站在半山腰俯瞰,京都的屋頂在霧中露出輪廓,遠處的嵐山隱約可見,仿佛一幅水墨畫。
清水寺的紅葉是秋日里的盛景。站在懸空的木制舞臺上,腳下是萬丈深淵,眼前是滿山的紅楓,陽光穿過枝葉,在紅葉上灑下斑駁的光影。寺內的音羽瀑布有三道水流,據說分別代表健康、智慧和長壽,排隊接水的游客們虔誠地用木勺接住泉水,先洗手,再漱口,最后一飲而盡。紅葉季的清水寺總是人山人海,想要拍到空鏡,要么趕在開門前,要么等到閉園后,夕陽西下時,紅葉被染成金紅色,美得讓人窒息。
嵐山的秋是詩意的。坐在保津川的游船里,看兩岸的紅葉如火如荼,船夫的號子在山谷間回蕩。船過急流時,水花濺到身上,引來一陣尖叫,兩岸的紅葉仿佛也被驚動,紛紛飄落。下船后沿著竹林小徑漫步,陽光透過竹葉的縫隙灑下來,落在鋪滿落葉的地面,竹影婆娑間,偶爾能看到穿和服的女子提著裙擺走過,木屐的聲音敲打著寂靜。
中午的祇園熱鬧非凡。巷子里的居酒屋掛著紅燈籠,門口的暖簾上寫著 "酒" 字。找一家家庭式的小店,坐在吧臺前,老板會推薦當季的料理。紅葉天婦羅外酥里嫩,醬汁帶著淡淡的甜味;烤鯛魚外皮香脆,魚肉鮮嫩多汁;還有熱乎乎的壽喜燒,牛肉在蛋液里裹一下,入口即化。配上一小壺清酒,溫熱的酒液滑過喉嚨,暖意從胃里蔓延開來。
傍晚的哲學之道適合散步。這條路因西田幾多郎常在此思考而得名,秋日里,兩旁的銀杏樹葉金黃燦爛,落葉鋪在地上,踩上去沙沙作響。路邊的小溪里,紅葉和銀杏葉隨波逐流,偶爾有幾只鴨子游過,攪碎了水面的倒影。沿途有很多小攤販,賣著烤紅薯、栗子糕、熱飲,捧著一杯熱可可,看著夕陽把天空染成橘紅色,落葉在余暉中飛舞,這大概就是俳句里說的 "秋日黃昏,落葉與我共徘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