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馬艷 通訊員 尚永江 羅瑪麗
218c38b3af704014ed9e8b3228f0202.png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寧明縣桐棉鎮板爛村,有這樣一支特殊的隊伍:她們不是執法者,卻能解開鄰里“千千結”。這支由軍嫂組成的調解隊,用細心與智慧穿梭在邊境村落間,為筑牢南疆法治屏障、促進民族團結貢獻力量。
7月8日,《法治日報》記者來到板爛村,軍嫂調解隊的隊員們正和板爛邊境派出所民警一起開展活動,隊員們邀請民警一起包粽子、做艾粑,體驗壯族民俗風情和美食文化。
板爛村位于廣西寧明縣桐棉鎮西南部,既是革命老區,也是邊境駐軍前沿。板爛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盧海介紹,村里相繼有376名青年參軍入伍,81名女青年成為軍嫂,愛國擁軍氛圍濃厚,在2024年獲評自治區愛國擁軍模范單位。
2023年9月,在板爛邊境派出所牽頭下,以56歲的退休法官盧倩芳為隊長,韋艷全、何蘭芳、黃錄艷、韋妹連為成員的軍嫂調解隊正式成立。她們憑借“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創新“提前介入”模式——派出所接到糾紛警情后第一時間推送案件,軍嫂們與民警共同制定方案,從“被動調解”轉向“主動預防”,讓矛盾化解在基層。
“叔侄相爭六年,軍嫂一席話化解矛盾。”這是板爛村村民對軍嫂調解隊的贊嘆。2023年9月,浦欣屯韋某與叔叔韋某亮因10平方米祖傳宅基地積怨發生沖突,韋某栽種的香樟樹被叔叔拔除。調解隊連續5個小時的情理交融,終于讓叔侄倆解除隔閡,在民警見證下平分宅基地,握手言和。
2024年11月,那嶺屯盧某與黃某因林地界限發生爭執。板爛邊境派出所民警聯合村治保主任、軍嫂調解隊迅速介入。治保主任攜帶土地臺賬到達現場后,在民警的協助下進行耕地測量,在軍嫂調解隊的見證下劃清林地的使用權,經過民警和軍嫂調解隊的悉心勸導,雙方當事人最終就林地界限問題達成協議,握手言和。
2025年3月13日,軍嫂調解隊與移民管理警察攜手深入轄區村屯,開展以“木棉花開法治入懷”為主題的消費者權益保護宣傳活動。軍嫂們充分發揮“鄉音普法”的優勢,配合民警通過面對面宣講的方式,將法律條文轉化為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
“廣西三月三”期間,軍嫂調解隊還協助村委會組織村民和退役軍人一起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大家共跳竹竿舞,共品百家宴,在邊境線上繪就“軍民團結一家親”的動人圖景。
“板爛村是我們的家鄉,能夠回到家鄉為父老鄉親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感到非常榮幸和高興。”盧倩芳說。成立以來,軍嫂調解隊已發放超千份普法材料,成功調解宅基地、林地權屬、家庭矛盾等糾紛28起,調處成功率達100%。
如今,軍嫂調解隊的隊伍還在逐漸壯大,成為板爛村“法治護航+民族團結”的生動注腳。她們用軍嫂的赤誠與擔當,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濃厚氛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