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臉不留情
韓國人這操作真讓人瞧不上眼!
今年7月11日中午,泰國芭堤雅市中心一家餐館正熱鬧,客人坐得滿滿當當。
不少人吃著飯,樂呵呵的,突然幾張大桌子傳來吵鬧聲,幾名上身光膀子、還帶著紋身的壯漢,吵著吵著就動上手了。
那場面,想都不敢想:碗盤亂飛、桌椅亂翻,嚇得周圍食客拔腿就跑,生怕挨上一拳。
而警察去得快,當場逮住四個鬧事的,可接下來,事就離譜了。
有個在泰國的博主,把這事傳上網,直接點名“中國游客打架鬧事”,就因打架那會,有個操著怪腔怪調中文的貨喊了句“我是中國人”。
沒過兩小時,博主改了說法,說成“中韓游客沖突”,理由是在現場聽見有人用韓語罵臟話。
好家伙,韓國媒體沒閑著,順著桿子就往上爬。
多家媒體報道里,說得有鼻子有眼,硬說“中國人冒充韓國人在泰國鬧事”,還添油加醋說什么“敗壞韓國形象”,擺明了甩鍋到咱中國人頭上。
這中國網友看了能不氣嗎?
可是警方的結果沒出來,誰也沒法說,磨蹭了五天,7月16日,泰國警方的正式通報出來啦,白紙黑字寫清楚:涉事四人全是韓國籍,沒一個中國人!
一查身份,他們還是同一家旅行社的游客,坐一桌吃飯,就為了點雞毛蒜皮的事,先吵后打鬧翻天。
而這通報一出,直接打了韓國媒體的臉。
芭堤雅警方還說,這幫人罰款了2.3萬人民幣,算是對打架和鬧事的懲罰,但對冒充中國人的事,只字未提。
罰這點錢,對不少不差錢的韓國游客來說,就是毛毛雨,難怪他們敢在外頭耍滑頭。
媒體翻臉:鬧劇變鬧劇
不過,韓國媒體這出戲唱得更絕情,前幾天還義憤填膺罵中國人,通報一來立馬變臉。
從“中國陰謀論”,嗖地變成“韓國的恥辱”,有家媒體還煞有介事呼吁:“別讓肇事者回國!”
這給中國網友都看的笑出聲了:上一秒罵咱罵得起勁,下一秒罵自己人狠成這樣,真個是翻臉比翻書快。
而網上的韓國網友倒是集體啞火,就算是有幾個發言的,也是說這種人該去濟州島挖煤!
不過,這波風波過去,韓國媒體倒躲過了法律責任,抹黑別國的爛招,代價小得很,難怪他們氣定神閑。
可惜了,這幫人冒充中國人不是頭一回。
早在今年4月,泰國清邁潑水節上,就出過幺蛾子,四個韓國老爺們組團當起了小偷,專盯人家脖子上的金項鏈。
分工也是相當利索,倆人拿高壓水槍滋水,搞混亂擋視線;另倆用指甲刀咔嚓剪鏈子。
偷了就跑,最后抓了現行,他們還嘴硬說自己是中國人,警察不傻,到酒店一搜護護照,就露了馬腳。
更哭笑不得的是2021年3月,兩個韓國小姑娘在泰國街頭瞎搞,被人逮著,她們也急哄哄喊“我們是中國人”。
虧得路過一中國小伙,用中文問了句“吃了沒?”,她們吱聲都不會,這才穿幫。
為啥總裝中國人?
說到底,這些冒充的事不是孤單個案,根上還是和韓國人的文化自卑有關。
想想看,東南亞人對中國人挺親近,像巴基斯坦對中國公民免簽,泰國餐館老給中國游客打折。
韓國人眼紅著呢,甚至有韓國網友私下吐露:冒充中國人在外頭吃喝免費,真爽!
2017年,一日本游客還在網上“顯擺攻略”,自曝在巴基斯坦假裝中國人騙吃騙喝,說人家餐館死活不收錢。
亞洲人臉型差不離,巴基斯坦人難分清誰是誰,但這不等于瞎占便宜有理。
而這冒充的事,還勾著韓國和中國在文化上的纏磨,十幾年前,韓國拿“江陵端午祭”去申遺,雖解釋不是中國端午節,但中國網友心里膈應。
韓國某些專家嘴更碎,一會兒說孔子是他們祖先,一會兒搶泡菜文化,明明泡菜做法在咱《齊民要術》里記著呢。
這些事,無非是韓國人想往自己臉上貼金,填補國際形象不硬氣的空子....
結語
芭堤雅這場鬧劇鬧騰完,留人不少思考。
韓國個別游客和媒體這般行徑,不光丟自己臉,還傷了中國人的名聲。
在泰國、巴基斯坦冒充中國人騙吃喝的事,可不止一宗,韓國媒體得醒醒吧:造假甩鍋換不來真威風,反而把“偷國”帽子越扣越實。
咱們出國門也得多留神——遇到可疑事,學那中國小伙一樣直接問一句,揭穿騙局。
出門在外,堂堂正正,中國名聲我們自己護著。
信息來源:
2025-07-21 12:33 九派快訊 韓國紋身男子在泰國打群架 韓媒怒斥“給國家丟臉” 韓網友炸鍋:這是國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