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鄧浩志
《住房租賃條例》正式公布,9月15日起施行。《條例》共7章50條,它和我們普通人有什么關系?對房地產尤其是租賃行業發展會帶來什么影響?
以下內容大家可以留意一下:
一是明確總體要求,強調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鼓勵多渠道增加租賃住房供給,培育市場化、專業化住房租賃企業。
評: 這里提出“堅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強調了市場主導的方向。在過去十年租賃市場發展過程中,政府更多參與主導,但總體表現并不如意。比如各地方政府紛紛成立了面向租賃市場的租賃公司,還有部分大銀行也和房企合作,直接參與了租賃住房業務的發展,甚至給予長期租房貸款支持。但最后我們看到,這類強調政策導向的企業經營管理明顯不符合市場需求,出現了大量租賃房源空置,或者租賃企業長期嚴重虧損的情況(具體名字我就不說了,大家都可以在網上查到)。所以轉為“市場主導”是非常關鍵的設定。
二是國家鼓勵居民家庭將自有房源用于租賃,支持企業盤活改造老舊廠房、商業辦公用房、自持商品住房等用于租賃,多渠道增加租賃住房供給。
這就意味著未來將會出現更多的“工改住”“商改住”的產品,對房地產的租賃市場而言,這將是個新市場、新商機。
對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作出明確規定。
比如用于出租的住房應當符合建筑、消防等方面的法律、法規、規章和強制性標準,不得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主要針對前些年一些租賃運營機構裝修材料環保不達標、甲醛超標等問題。再比如,承租人不得任意棄置垃圾、超標準排放污染物或者產生噪聲、違反規定飼養動物,這也是針對網上經常曝光的租客走后全屋垃圾等問題。此外,不得擅自進入租賃住房,但經承租人同意或者依法可以進入的除外;出租人無正當理由不得扣減押金,等等較為細致的條款。
總體而言,國家倡導大力發展租賃市場至今已經有十年時間。過去十年,我們嘗試了很多路徑,比如政府主導模式、租金貸款模式,也孵化出蛋殼、自如等規模較大的租賃企業。但這些模式都存在諸多問題,如市場化程度不足、短期套利目的突出、金融屬性過強等。最后,一批先入局的租賃企業紛紛面臨嚴重虧損、萎縮,甚至退出等情況。
目前房地產市場格局已發生改變。在住房投資屬性大幅下滑的當下,房子的居住屬性更加突出,這可能為租賃市場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發展租賃住房市場的政策在經歷了試錯之后,已經總結了相當經驗。《住房租賃條例》的推出,將為租賃市場的規范發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