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晚間,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創立的商業航天公司藍色起源(Blue Origin)公布第14次太空之旅乘員名單:房地產投資商Arvinder Singh Bahal 、土耳其商人Gkhan Erdem、波多黎各氣象學家兼記者Deborah Martorell、慈善家Lionel Pitchford、連續創業者J.D. Russell。其中,H.E. Justin Sun即為波場TRON創始人孫宇晨,若此次飛行任務成功,孫宇晨有望以35歲的年齡刷新華人太空旅行者最年輕的紀錄。
藍色起源(Blue Origin)是一家由亞馬遜創始人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于2000年創立的私人航天公司,其總部位于美國華盛頓州肯特市。自成立以來,藍色起源一直致力于提高太空旅行的安全性并降低成本,專注于開發可重復使用的亞軌道和軌道飛行器。藍色起源亞軌道飛行主要借助新謝潑德火箭執行,截至目前已完成13次商業飛行,共將70人送入太空,其中不乏像杰夫·貝索斯和美國流行歌手凱蒂·佩里這樣的知名人物。
此次飛行任務主要涵蓋以下幾個環節:首先是發射準備階段,乘客會在發射前接受簡短培訓,熟悉飛行安全知識和相關體驗,同時,火箭在得克薩斯州西部的發射場進行最后的準備工作;其次是登船與起飛階段,乘客進入新謝潑德乘員艙后,火箭將垂直發射,迅速加速至超過3馬赫(約3675公里/小時),飛越100公里高的卡門線,順利進入亞軌道空間;第三是失重體驗階段,在約11分鐘的飛行過程中,乘客可以盡情體驗3~4分鐘的失重狀態,飽覽地球的壯麗全景;最后是返回與著陸階段,乘員艙與火箭分離后,將借助降落傘系統緩緩降落至地面。
資料顯示,2021年孫宇晨以2800萬美元成功拍下“新謝潑德號”首次載人飛行席位,并將全部競標資金捐給藍色起源“未來俱樂部”,支持全球青少年STEM教育。本次是此前拍賣席位的成行。如今,時隔4年,這一太空飛行計劃即將變成現實。若任務順利完成,孫宇晨也將憑借35歲的年紀,成為最年輕的華人太空旅行者。 不僅如此,孫宇晨旗下的波場TRON近期也因穩定幣行業的持續火熱而備受關注。截至目前,波場鏈上美元穩定幣規模接近900億美元。其中,美元穩定幣最大發行方泰達公司(Tether)官網數據顯示,波場TRON網絡美元穩定幣泰達幣(USDT)發行量突破816億美元,繼續超越以太坊成為全球最大USDT發行公鏈,已經占據全球近40%的美元穩定幣流通規模。僅在2025年上半年,波場TRON網絡就新增發行了220億美元的USDT。
另外,波場TRON在資本市場也在加快布局。2025年6月16日,納斯達克上市公司SRM Entertainment發布公告稱,該公司與一位私人投資者簽署一份證券購買協議,協議將以1億美元的股權投資形式,由SRM用于啟動波場幣的資金管理戰略。7月17日,SRM股票名稱正式更名為TRON,孫宇晨也被任命為公司顧問。這意味著波場TRON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加速了加密行業和傳統金融的融合。
去年以來,隨著藍色起源的太空之旅計劃不斷加快推進,太空旅游市場的競爭格局也越發引人注目。除了藍色起源外,馬斯克的spaceX、英國太空旅游公司維珍銀河也在這一領域積極布局。尤其是,藍色起源與spaceX正在這一領域展現激烈的競爭。兩家公司多次競爭NASA合同。藍色起源參與阿爾忒彌斯計劃,研發月球著陸器,但SpaceX的星艦(Starship)在2021年贏得NASA關鍵合同。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這些載人航天活動的開展,讓許多非專業航天員得以實現航天夢想。盡管目前太空旅游的價格依然高昂,限制了其普及程度,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的逐步降低,未來太空旅游有望成為更多人能夠體驗的一種新型旅行方式。
與此同時,中國也在積極開展商業航天和低空經濟布局。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據相關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達5059.5億元,增速達33.8%,預計到2026年低空經濟規模有望突破萬億元。
在太空旅游市場以及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領域,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和成本的持續優化,誰能率先突破價格瓶頸,真正打開更廣闊的中高端消費市場,誰就將在下一階段的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有望成為行業的領軍者。
文/曹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