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 這位從要飯的和尚到開國皇帝,一手終結了元朝的統治,恢復了漢家衣冠,建立了大明王朝。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府(今南京)登基,年號洪武。新朝新氣象,除了定都、立法、安民,還有一件要緊事:鑄錢。這錢,就是有著開國氣象的“洪武通寶”。
因為剛把“元”朝給推翻,再用“元寶”聽著別扭。“洪武通寶”就成了明代錢幣的開篇印記,這個習慣也影響了后來的皇帝,大家都不太愛用“元寶”當錢文了。
朱元璋畫像復原圖:不是鞋拔子臉!
洪武通寶的形制,沿用了朱元璋在打天下時鑄造的“大中通寶”的套路,分成了五個等級:最小的叫小平錢,理論上重一錢(約3.73克)。最大的叫當十錢,足足重一兩(約37.3克)。
對應的直徑大概是小平錢2.4厘米,折二錢2.8厘米,折三錢在3.15到3.3厘米之間,折五錢在3.8到4厘米左右,當十錢能達到4.4到4.5厘米。
收藏洪武通寶,看啥最要緊?坑口!
為啥特別強調坑口呢?因為洪武通寶離現在都六百多年了,絕大多數都是埋在地下的。
小平光背結晶銹 斗泉行情:74元
一枚洪武錢的價值高低,主要就看兩點:一是錢幣上的文字清不清楚,二是它出土時的狀態,也就是“坑口”好不好。當然,要收藏合法的老熟坑。
極美品,紅潤的、翠綠的、漆黑的,色彩艷麗,品相迷人,十幾塊錢的小平光背也能賣到上百元。
洪武通寶鑄造一直斷斷續續持續到宣德年間,尤其是洪武五年以后,隨著大明江山逐漸穩固,原來沒有鑄錢爐的省份也紛紛開爐鑄錢。
這下可好,版式就復雜起來了。
背五錢 嘉德第66期:1840元
背后出現了各種記值、記重、記地,然后還有記值+記地混搭,所以比較繁雜。
混搭的,要記住一句泉界的順口溜:桂一、二、三、五、十;二、三、五福加十福;廣二、廣五和廣十;京十、鄂十和濟十;十浙、十豫、北平十。
這些背面的文字,衍生出了無數版別,價格更是天差地別。下面我們就聊聊市場上一些常見版別的大致行情(價格會隨市場波動,僅供參考)。
折五光背 嘉德2018拍賣:10350元
首先是背后沒字的光背。小平錢最常見,普通品相幾十元,極美品過百。但也有"退通"、"長嘴昂通"、"退貝寶闊緣"等特殊版別價值更高。
折二光背較少,好品相數千元,近年來出現在各大拍場的極美品,過萬的比比即是,還有超過2萬的。不過要狀態完美無瑕才能達到這個價。
折三、折五、折十以前有所差別,但在品相時代一幣一價,總體來說就是比折二略高,需要自己換算估量。
背“一錢”到“五錢”
背字小平錢中,記重系列:"一錢"和"三錢",普通品相在60~100元左右。
"二錢"兩三百元,"五錢"較少大幾百元,極美品小千。
記地系列:"浙"、"豫"、"北平"、"福"這幾個字,數量較多,從幾十元到小百都有。
背單字“一”很稀少,稀少每個上萬買不到好品相。"鄂"、"京"、"濟"如今普品數千元,極美品要好幾萬了。
背桂十 西泠2024拍賣:4.6萬元
折二及以上大錢,只要背面帶字,基本都是千元起步,品相還比較差。只要好看一點那是翻倍的漲。
折二、折三的背"浙"、背"二福"、"三福"都在小千左右。
折二、折三背"豫"大幾千。折五背"北平"5000元大幾千,極美品數萬。背"十浙"、"十豫"、"十福"也都差不多。
折十背"十一兩"現在大幾千的都比較少了,大部分都過萬。"桂十"、"廣十"、"濟十"等,好品相基本過萬,稀有品相可達數萬元。
“二三五十”福一組 嘉德2010拍賣:134400元
以上只是列舉了相對常見的品種,背“廣十”最高價甚至已有超過15萬的,玩家們最重要的是自己判斷品相,而不是依賴他人。
洪武通寶并不算大熱門,說“漲”的其實只有好品相,差品甚至好幾年沒變過。永樂錢已經火了,洪武錢還待何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