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年國際傳播中心訊:7月22日,《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組一行3人前來中國著名僑鄉江門市開展專題采訪活動,其中關于江門市僑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主題典型素材采集,《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組采訪了抗戰時期僑界模范人物、新會籍南洋愛國華僑鄭潮炯(已故)侄子鄭錦龍先生和侄孫鄭維雄先生。
圖為愛國華僑鄭潮炯侄孫鄭維雄(白衣)接受《人民日報》記者采訪
《人民日報》(海外版)記者組由李曉宏(人民日報海外版華人華僑部主任)、嚴瑜(人民日報海外版華人華僑部采編一室主編)、林子涵(人民日報海外版華人華僑部記者)等3名記者組成。愛國華僑鄭潮炯侄子鄭錦龍先生、侄孫鄭維雄先生在采訪現場詳細解答了《人民日報》記者記者的提問,并深情回顧了家族記錄的關于鄭潮炯先生赤膽忠心支持祖國抗戰的感人事跡:鄭潮炯,廣東新會大澤人,自幼隨父到馬來亞謀生??箲鸨l后,鄭潮炯義無反顧地開始了義賣瓜子籌款活動,他雖然沒有萬貫家財,但他有共赴國難的意志,決心義賣到勝利為止。他肩跨義賣袋,奔走于馬來亞和新加坡的每一所華僑學校、商鋪和劇院,沿街挨家挨戶義賣瓜子,籌得義款全部捐給南洋華僑籌賑總會。更讓人驚嘆的是,為了籌得更多的義款,鄭潮炯將自己剛出生40天的兒子以80元的價格,賣給了馬來西亞的一位肇慶籍華僑商人,并把這80元全部捐給了南洋華僑籌賑總會。該義舉轟動了南洋的華僑社會,帶動了華僑捐款抗日救國熱情,激勵更多華僑參與支援祖國抗戰的行動。
據了解,鄭潮炯侄子鄭錦龍先生、侄孫鄭維雄先生均是僑屬,也是江門市華僑歷史學會會員,現定居江門市新會區。多年來,鄭錦龍、鄭維雄父子珍藏著一批關于鄭潮炯先生抗戰事跡的書信、照片和資料,且身體力行向社會各界宣講華僑熱愛祖國、無私支援抗戰的感人事跡。今年7月17日,由江門市僑聯指導,江門市華僑歷史學會、臺山市華僑歷史文化協會、粵港澳大灣區黃埔同學后代親友聯誼會共同主辦的“江門市僑界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座談會”在蓬江區杜阮鎮“江門民革黨員之家”隆重舉行。五邑僑史文化研究專家學者、抗日英烈親屬、黃埔軍??箲疖娙撕蟠?、海外僑胞港澳同胞代表、臺灣同胞代表、大學生代表等50多人濟濟一堂,一起緬懷昔日僑界赤子毀家紓難、支持抗戰、同仇敵愾、保衛家國的難忘記憶。鄭錦龍、鄭維雄父子應邀赴會,展示家族收藏的珍貴史料文獻,并生動講述了鄭潮炯公而忘私、舍小家為大家、傾盡所有支持祖國抗戰事業的感人故事;鄭錦龍、鄭維雄父子的深情講述在社會各界引起積極反響。
圖為愛國華僑鄭潮炯侄子鄭錦龍(白衣)接受《人民日報》記者采訪
近年來,鄭錦龍、鄭維雄父子還積極支持、協助鄭潮炯先生親屬向祖國僑務、文博部門捐獻珍貴抗戰文物:2016年4月6日,愛國華僑鄭潮炯的二兒子、新加坡華人鄭社心先生,在鄭潮炯侄子鄭錦龍、侄孫鄭維雄以及新加坡岡州會館謝永基的陪同下,專程赴北京,向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捐贈珍貴抗戰文物一批;該批捐贈物品主要有:鄭潮炯義賣瓜子籌款所用掛袋、鄭潮炯籌款所穿衣服、鄭潮炯捐款收據、鄭潮炯的華僑登記證等相關物品資料。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為此專門舉行鄭潮炯先生遺物接受捐贈儀式,中國僑聯副主席李卓彬先生出席儀式,并向捐贈者頒發了榮譽證書。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黃紀凱館長表示,在抗日戰爭時期,鄭潮炯先生以自己瘦弱的身軀高高舉起抗戰到底的大旗,用自己和家人的綿薄之力訴說著共赴國難的赤膽忠心,為人類正義事業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此次,鄭社心老先生代表鄭潮炯先生的一眾后人將這些珍貴的華僑文物捐贈給博物館,表達了他們愿與祖國人民共同銘記歷史的心聲,也是對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的重托。中國華僑歷史博物館定會努力保護這些珍貴文物,把鄭潮炯先生及廣大華僑華人的精神傳承下去。
(江門市僑媒中心:黃柏軍/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