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国产精品欲av蜜臀,可以直接免费观看的AV网站,gogogo高清免费完整版,啊灬啊灬啊灬免费毛片

網易首頁 > 網易號 > 正文 申請入駐

對話 Jarsy:人人可買 SpaceX 股票?Pre-IPO 代幣化應該怎么做

0
分享至

編輯 | 吳說區(qū)塊鏈

本次訪談由吳說 Colin Wu 采訪前 Facebook/Uber 高管秦漢,他創(chuàng)立的新創(chuàng)公司 Jarsy 是一家致力于將 Pre-IPO 股權代幣化的創(chuàng)新平臺,旨在以 Web2.5 模式推動未上市公司股權的代幣化,降低傳統(tǒng)投資門檻,讓散戶也能參與如 SpaceX、Redwood Materials 等熱門 Pre-IPO 項目的投資機會。

Jarsy 近期完成 50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由著名風投 Breyer Capital 領投,后者曾早期投資 Facebook 與 Circle,同時獲得 Karman Ventures(由 Uber 創(chuàng)始人 Travis Kalanick 等硅谷巨頭聯(lián)合設立)及 Anchorage CEO、Mysten Labs CEO 等加密與科技領袖的天使支持。

在采訪中,秦漢深入分享了其創(chuàng)業(yè)動機、產品邏輯、合規(guī)策略以及與 Robinhood 推出的 xStocks 模式的異同。他強調,Jarsy 以合法持倉公司股權為基礎,發(fā)行經濟權益代幣,并選擇循序漸進與監(jiān)管協(xié)作的方式,而非繞過 SEC。他也提及當前 Web3 領域對 DeFi/TradFi 模式的融合趨勢,以及 Jarsy 將來與中心化平臺或交易所接軌的可能性。

訪談中亦提到 Robinhood xStocks 模式對市場教育的推動作用,以及未來合約與衍生品的潛在延伸方向。秦漢認為,未來 5–10 年內,代幣化資產將走入千家萬戶,并重新構筑整個金融系統(tǒng)的底層邏輯。

完整音頻,請在小宇宙等海內外主流音頻平臺,搜索吳說關注收聽。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作者觀點不代表吳說,請讀者嚴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規(guī)。

秦漢自我介紹:清華、Facebook、Uber、Afterpay 經歷

Colin:大家好,這一期我們邀請到了秦漢來加入我們的播客。他目前創(chuàng)辦了一家初創(chuàng)公司,主要聚焦于 Pre-IPO 股份的代幣化,這是最近幾個月非常熱門的話題。我們其實認識挺久了,這次特別請他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在這個領域的最新進展。那不如先請秦漢介紹一下你的履歷吧。

秦漢:好的,感謝。很高興能來到吳說區(qū)塊鏈來聊聊代幣化的話題,包括我們的一些實踐和心得。我先介紹一下自己,我叫秦漢,就像“秦朝”和“漢朝”的那個秦漢。我本科畢業(yè)于清華大學,專業(yè)是計算機。后來來到美國繼續(xù)深造,攻讀計算機博士,方向是 machine learning,也就是現在大家熟知的人工智能(AI)。

我在美國讀了五年 PhD,之后加入了 Facebook。2010 年時,我有幸和馬克·扎克伯格一起共事,當時我參與了 Graph Search 的項目,因為 Facebook 的數據結構本身就是圖形數據庫為基礎的。那時候,我的工位距離扎克大概就兩個位置的距離,真的很幸運能有這樣的機會和他一起學習、一起工作。

2014 年,我加入了 Uber,在那兒也有幸和 CEO、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 Travis Kalanick(我們都叫他 TK)共事。我參與了 Uber 中國的業(yè)務,從零開始做到與滴滴的合并,當時是 80 億美元的規(guī)模。能和硅谷最優(yōu)秀的團隊一起工作,同時服務中國市場,這是一次非常寶貴的經歷。

2018 年,我加入了 Afterpay,一家做「先買后付」(Buy Now Pay Later)的公司。有些人可能聽說過這家公司。我在那里和 CEO、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 Nick Molnar 一起合作了四年。最后,Afterpay 以 300 億美元的估值被 Square(現已更名為Block)收購。

從這三位非常成功的創(chuàng)業(yè)者身上,我學到了很多。他們讓我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創(chuàng)新,如何定義一個新的產品類別,如何做出能改變世界、服務大眾的東西。他們常常分享的一個觀點是:一定要關注年輕人現在在想什么、他們有什么痛點。于是當我們自己創(chuàng)業(yè)時,我們也去問遍全球的年輕人:你們在生活或事業(yè)中,遇到最困擾、最不開心、最難解決的事是什么?

結果無論是中國、美國還是歐洲的年輕人,很多人都說同一件事:我們有互聯(lián)網,我們每天關注埃隆·馬斯克,夢想有一天可以移民火星,每次看到 SpaceX 發(fā)射火箭都很激動。但?—?— 我們卻無法成為其中的一員。換句話說,雖然我們很想投資這些公司,但它們還沒有上市,我們也沒有足夠多的錢參與其中。因為傳統(tǒng)的私募投資門檻動輒幾十萬美元,而我們可能只有幾千或幾萬美元。那么有沒有辦法能讓這些普通人也參與進來?這個問題真的讓人很困惑。

于是我們團隊就決定:既然這么多人都有這個困惑,那我們就來解決它。

另一方面,區(qū)塊鏈技術本身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非常自然、順理成章的底層邏輯或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因此我們結合了區(qū)塊鏈的技術特點和用戶的真實痛點,成立了現在這家公司 Jarsy。我們的目標,是讓更多人能夠更便捷地接觸 Pre-IPO 投資機會,甚至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資產可及性(accessibility)和流動性(liquidity)。這就是我個人的背景,以及我們公司創(chuàng)立的初衷和定位。

Jarsy 的啟動歷程與如何吸引 Breyer Capital 和 Karman Ventures 投資

Colin:你這個公司大概是什么時候啟動的?

秦漢:我們最開始是從做用戶訪談開始的,大概是在 2023 年。我們當時和很多潛在用戶聊這個 idea,去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后來我們發(fā)現,幾乎每一個人都在提 SpaceX,大家都在關注這件事情。于是我們真正開始投入研發(fā)是在 2024 年初,到了 2024 年 7 月份,我們正式上線了產品。

我們實際上已經運行了一年多了,也非常幸運,得到了全球用戶的支持。我們的產品也在不斷擴展,最早的第一個項目就是 SpaceX。之后用戶不斷提出,既然你們能幫我們買到 SpaceX,是不是也能提供 AI 類的項目,或者金融科技(Fintech)相關的 Pre-IPO 資產?所以我們慢慢地加入了更多未上市公司,持續(xù)豐富產品線,幫助用戶參與這些機會。

Colin:那你們現在團隊大概有多少人?以及你們大概有多少用戶?

秦漢:我們的團隊目前還是比較小的,尤其是在硅谷現在 AI 應用非常普及的情況下,我們公司是以比較精簡的方式在運作。我們的團隊不到 10 個人,但分布在全球,比如硅谷、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地,是一個比較國際化的團隊。

我們目前大概有幾千個用戶。我們其實沒有特別大規(guī)模地去做市場推廣,而是更關注那些真正有這種投資需求的用戶,然后去服務他們。我們更希望先把產品打磨好,打造一個真正優(yōu)質的平臺,隨著整體趨勢的推進再慢慢擴大規(guī)模。

Colin:我看你們最近也完成了一些融資,這個也可以跟大家介紹一下。

秦漢:我們非常有幸拿到了 Breyer Capital 和 Karman Ventures 的投資支持,還有一些業(yè)內的創(chuàng)業(yè)者和大公司 CEO 的參與。我們這輪總共融資了 500 萬美元,是種子輪融資。

其中大部分資金來自 Breyer Capital,這家機構也是 Circle(穩(wěn)定幣 USDC 背后的公司)的主要投資人。他們是 Circle B 輪融資的領投方。此外,Breyer Capital 的創(chuàng)始人 Jim Breyer 本人也是 Facebook A 輪的領投人之一,在中國曾與 IDG、Accel 合作,早期投資過百度和騰訊等公司。我們能夠拿到 Breyer 的支持,真的非常感激。

至于 Karman Ventures,它背后的關聯(lián)人其實就是 Uber 的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 Travis Kalanick 所主導的一個基金。我們能夠同時與 Karman Ventures 合作,也感到非常幸運。

為何定義為 Web2.5,而非典型 Web3 公司?

Colin:我看你這輪融資有點像那種“family and friends round”,很多投資人可能是你過去的合作關系或朋友。其實還有一個相關的問題,我注意到你們好像沒有拿亞洲或者傳統(tǒng)幣圈 VC 的錢,是不是因為你們這輪融資是以股權形式進行的,而不是代幣?所以可能幣圈 VC 對此沒那么感興趣。

秦漢:我們在創(chuàng)立這家公司之初就為自己設定了幾個原則。我們是為了解決問題而來,發(fā)現有這個市場需求,就去做,而不是先貼一個 Web3 或幣圈的標簽。我們認為區(qū)塊鏈是一種非常優(yōu)秀的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它可以作為金融系統(tǒng)的底層架構,逐步替代現有的金融服務體系。

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認為自己更像是一個 Web2.5 公司,介于傳統(tǒng)互聯(lián)網(Web2)與區(qū)塊鏈原生(Web3)之間的形態(tài)。我們也常常說是 DeFi 遇見 TradFi(傳統(tǒng)金融),現在其實很多 DeFi 和 TradFi 的從業(yè)者都在向中間靠攏。

所以我們從一開始就將自己定位為一家 Web2.5 企業(yè)。我們是一家以股權融資為核心目標的公司,而不是以發(fā)幣為目的。雖然將來我們不排除會有 TGE(Token Generation Event)的可能,但那并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更關注的是把產品打磨好,把業(yè)務做好,真正解決用戶的問題。

股票代幣化的底層邏輯與 Jarsy 模式:經濟權益代幣而非股東身份

Colin:我們來具體討論一下你們的業(yè)務模式。我其實有個疑問,因為在幣圈里大家經常會接觸到一種所謂的 “SAFT Token”?—?— 也就是在項目還沒發(fā)幣之前預先發(fā)行的代幣,這和 Pre-IPO 的股票有些相似。但問題是,在幣圈里如果你想要轉讓這種代幣,通常必須獲得基金會的許可才能操作。

那放到股票這邊,比如說像 SpaceX,如果公司本身不承認這種交易,那你們的代幣買賣或者轉移是否也會有問題?因為我理解你們的股份應該是從早期投資人那里獲得的,對吧?我記得之前 Robinhood 好像也因為類似的問題被一些機構質疑過。這個問題你們是怎么理解和解決的?

秦漢:關于 tokenization(代幣化),其實行業(yè)內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但我們認為,區(qū)塊鏈真正的優(yōu)勢,并不在于把傳統(tǒng)股票“照搬”到鏈上。

有一種思路是:鏈上的 Token 就是股權本身。但我們認為這種做法過于理想化,而且并沒有真正利用區(qū)塊鏈的核心特性。我們目前采用的方式,其實和 Robinhood 做法有點像:真正的股票是由我們公司實質性地持有,用戶并不直接擁有這部分股票或者股權,而是通過我們發(fā)行的一個 Token 參與,這個 Token 代表的是經濟權益,而不是所有權或者投票權。

這樣做的好處是:就像你剛才提到的,如果一家公司發(fā)行了某種股票或早期代幣,在換手時通常都需要公司審批,相關的流程和摩擦成本都很高。

但在我們這種模式下,比如我們公司持有了一部分 SpaceX 的股票,從 SpaceX 的角度看,這些股票始終是由我們公司持有。用戶之間轉移 Token、買賣 Token,并不涉及 SpaceX 本身或其股權結構,因此不需要他們的審批。這整個權益體系是由我們這個平臺來搭建和維護的。

打個比方,就像 USDC 和 Circle:當我們給 Circle 一美元,他們給我們 1 USDC,之后我們把 USDC 換回來,他們再給我們一美元。但其實我們并沒有持有 Circle 所投資的國債或貨幣市場基金。雖然 Circle 把我們的錢投進了那些資產,但我們和這些資產本身沒有法律關系,我們只享有 USDC 所代表的“可兌換價值”。

我們也是一樣的邏輯:比如說將來 SpaceX 上市了,它的股票對應某個具體的市場價格,當用戶想把手里的 Token 贖回來時,我們給他的不是 SpaceX 股票,而是對應的市場價值,以穩(wěn)定幣的形式兌付給用戶。這就是我們這個系統(tǒng)的運行邏輯。

Colin:這種模式其實有點像幣圈的“跨鏈橋”:我這邊先持有一個資產,然后再在鏈上發(fā)行一個映射出來的代幣。有點像 Tether 在美國的穩(wěn)定幣運作方式。

合規(guī)策略與美國 SEC 態(tài)度變化:支持 Regulation D 起步,逐步推進大眾參與

Colin:雖然我知道你們現在并不對美國機構用戶提供服務,但像 Coinbase 這些平臺似乎也在嘗試申請 SEC 的豁免。你怎么看待這類模式在美國是否能獲得官方認可?未來你覺得 SEC 會比較支持哪種代幣化路徑?

秦漢:您提的這個問題非常重要。監(jiān)管確實是我們必須深入研究的議題,尤其是我們看到現在 SEC 相比 Gary Gensler 時代,態(tài)度要更加開放。特別是對區(qū)塊鏈領域,他們展現出更多的興趣和包容性。

最近,美國也通過了關于穩(wěn)定幣的法案,并且還在討論其他潛在的新法案。SEC 也公開表示,他們對資產代幣化非常感興趣。當然,盡管他們態(tài)度更開放了,但依然非常謹慎,他們傾向于與行業(yè)各大公司合作,逐步探索和推進相關政策的制定。

我的觀察是,這一定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不會出現一夜之間完全合法或者全面支持的情況。監(jiān)管本身也需要時間去觀察市場、理解技術,與產業(yè)保持互動。雖然現在的環(huán)境比以前好多了,但仍需要一段時間去逐步推進,這其中包括市場方、用戶方和政策方的共同努力。

從我們的出發(fā)點來說,我們也思考:如果我們站在 SEC 的角度,會如何進行監(jiān)管?我們希望推動的是一個代幣化的未來,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參與到類似股票交易這樣的市場中來。

當然,這只是一個理想愿景。回到現實,在當前美國的政策環(huán)境下,我們認為最務實的路徑是從 Regulation D 的豁免開始。先允許合格投資人(Accredited Investors)參與,他們具備一定的投資經驗與資產水平,可以幫助我們初步建立市場。

等市場逐步成熟之后,再考慮是否能擴展到更廣泛的用戶群體。比如像股票和 ETF 那樣,遵循 Regulation A 的豁免方式,雖然它對信息披露和合規(guī)要求更高,但也意味著可以向公眾開放。

像 Coinbase 和 Circle 這類大型機構,它們的目標可能更加激進,直接沖 Regulation A 而去。而我們則是采取中間路徑,希望一步一步穩(wěn)健地向那個目標邁進。

評論 Robinhood xStocks 模式:其 DeFi 路線與非美策略探索

Colin:下一個問題是關于最近比較火的 xStocks。他們的模式其實和你們不太一樣,他們是非常積極地融入了 DeFi,發(fā)行 token 后馬上可以在鏈上自由流通,更符合 Web3 的精神。所以我們看到很多 DeFi 平臺、包括中心化交易所都迅速接入了他們的 token。你怎么看這種模式?你們目前還沒有接入 DeFi,整體上還是一個中心化、可控的產品形態(tài)。你們未來也會朝這個方向發(fā)展嗎?

秦漢:因為資產代幣化這個方向,其實有多種路線可以探索。雖然最終目標可能一致,但路徑上可以有不同選擇。

我們現在選擇的是“美國路線”,也就是服務美國客戶,并與美國監(jiān)管機構進行正面、持續(xù)的溝通與合作。這是我們目前的戰(zhàn)略。

另一條路線是“非美國市場”路徑,也就是不服務美國用戶,從而暫時避開與 SEC 的直接博弈。像 xStocks,他們在發(fā)行時就非常明確地說明不面向美國用戶,雖然后續(xù)上線 DeFi 平臺可能帶來用戶不可控的問題,但至少他們從起步階段就將定位清晰設定在美國以外市場。

我認為這是一個值得嘗試的“出口路徑”。這種路徑可以通過不斷積累實踐經驗,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對 SEC 形成正向壓力,促使其理解并接納這種創(chuàng)新模式。最終,無論是從美國路線往外推,還是從非美路線往回推,都可能在某一點與監(jiān)管實現平衡。

是否考慮非美市場路線?Jarsy 更偏向合規(guī)慢進策略

Colin:那你們接下來也會考慮類似的非美市場策略嗎?還是短期之內暫時沒有相關計劃?

秦漢:我們非常尊重像 xStocks 和 Robinhood 這樣探索路線的團隊。Robinhood 在歐洲也做了類似的嘗試。我們認為作為 Web3 行業(yè)的一員,大家都是相信區(qū)塊鏈價值的,那就應該從不同角度去推動這個領域發(fā)展。

雖然路徑不同,難度各異,但我們看到例如 Binance 采取了非美國路徑,Coinbase 則走的是美國合規(guī)路徑;最終比特幣、以太坊、Solana 等主流資產的交易得以落地。再比如 Tether(USDT)走的是非美路徑,而 Circle(USDC)堅持美國路徑,二者共同推動了穩(wěn)定幣立法的實質落地。

所以我們希望與 Robinhood、xStocks,以及所有認同資產代幣化理念的行業(yè)玩家攜手,無論是公司還是個人,都能形成一種“合力”,共同與美國監(jiān)管探索合作的可能。因為最終真正受益的,是全球每一位投資人。

當前總交易量達數百萬美元,聚焦產品打磨與市場時機

Colin:你們目前已經運營了一年左右,交易量大概是怎樣的情況?

秦漢:對,我們目前走的是合規(guī)路線。在美國我們只接受符合資格的投資人(Accredited Investor),而在非美國地區(qū)我們遵循的是 Regulation S(S 豁免),所以可以面向更廣泛的用戶提供服務。

除了監(jiān)管合規(guī),我們還發(fā)現“市場教育”也是一個挑戰(zhàn)。過去一年,很多投資人第一次聽說資產代幣化時都會問:“這是什么?為什么要代幣化?”而最近隨著 Robinhood 推出 xStocks 并快速推進,我們發(fā)現市場對代幣化的理解和接受速度明顯加快,用戶增長也更快了。

所以過去一年我們更多是在驗證產品模式和完善產品本身。雖然總交易量還不算特別大,目前是在“幾百萬美元”這個量級,但我們認為當前階段更重要的是打磨產品,為接下來的市場爆發(fā)做好準備。我們判斷未來 5 到 10 年是資產代幣化真正進入主流市場的關鍵期。

Colin:OK,那你們現在的總交易量已經達到百萬美元級別了是嗎?

秦漢:是的,我們已經達到了這個級別。

KYC 與合規(guī)策略:非制裁地區(qū)用戶通過認證即可參與

Colin:那你們在 KYC(用戶身份認證)方面嚴不嚴格?比如說,除了被制裁地區(qū)之外的用戶,是不是基本上都可以注冊參與?

秦漢:對,我們將自己定位為一個 Web2.5 的金融服務公司,自然需要遵守美國的 KYC(了解你的客戶)和 AML(反洗錢)相關法規(guī)。

像您提到的制裁問題,我們嚴格遵守美國 OFAC(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的制裁名單,比如某些國家屬于禁止服務對象,我們肯定是不會開放的。我們的公司注冊在美國,因此和 Coinbase、Circle 一樣走的是“美國境內路線”,在合規(guī)方面是嚴格對標的。

但對于不在制裁名單上的國家或地區(qū),只要用戶通過了 KYC 和 AML 流程,我們都會接受。目前我們的服務主要面向個人用戶。

Colin:所以你們現在是只接受個人用戶,不接機構?

秦漢:我們長期希望能夠服務機構用戶,但短期之內我們更關注的還是散戶投資者的需求。因為這個產品就是從“普通投資人沒有參與高質量投資機會”的痛點出發(fā)設計的,所以現階段還是專注服務個人。

投資額限制與 Pre-Sale 模式:先募集資金,再購買目標資產

Colin:那每個用戶的投資有沒有限額?還是說你們平臺整體賬戶上的持倉數量決定了總投資上限?

秦漢:您這個問題非常好。我們可以先從法律層面說起:有一些公司在做資產代幣化時,會選擇 Regulation C,也就是眾籌豁免(crowdfunding),那種模式下,總融資額是 500 萬美元的上限,不是針對個人投資者的限制,而是項目整體的金額限制。

但我們走的是 Regulation D(D 豁免),要求投資人是 Accredited Investor(合格投資人),所以我們理論上沒有融資總額的上限。

您剛才問的核心其實是:如果某個用戶的投資額度超出了我們當前平臺所持有的標的資產數量,我們該怎么處理?這確實是一個現實問題。我們目前采用兩種方式來解決:

第一種方式是我們公司先買入一部分資產,比如 SpaceX 的股票,然后用戶再從我們這邊認購。

第二種方式是我們采用一種 Pre-Sale(預售)機制。用戶先認購一個叫作 “SpaceX Pre-Sale Token” 的代幣,它代表用戶未來的認購意愿。一旦我們完成募集、湊齊資金后,就去市場上購買對應的 SpaceX 股票,隨后將 Pre-Sale Token 兌換為正式的 SpaceX Token。

所以我們并不完全受限于平臺上現有的資產規(guī)模,而是根據整個市場(尤其是二級市場)上的可得性來靈活運作。

Colin:明白了,也就是說,如果你們接到大量需求,也可以臨時去申請或采購更多資產來滿足需求,對吧?

秦漢:對的。我們其實已經觀察到 Pre-IPO 私募市場已經發(fā)展得相對成熟了,尤其是在 secondary market(二級市場)部分。不過這些市場的門檻通常較高,往往只對大額投資人或機構開放。

我們也和很多優(yōu)質的公司及機構建立了良好的關系。當我們有需求時,可以和他們溝通,看他們手上是否有可出售的份額,或者我們也可以通過他們去別的渠道買入。有時候他們?yōu)榱双@得流動性,也愿意賣出部分持倉給我們。

所以我們認為這個市場本身的基礎是健康且成熟的。對于機構或大戶來說,資產的可得性并不是問題,更多是價格的問題?—?— “沒有買不到的商品,只有買不到的價格”。

我們平臺的用戶以散戶為主,很多人原本因為門檻限制而無法參與此類投資。通過我們的平臺,雖然價格相對高一點,但換來的就是降低門檻,參與機會也更多。而且,當用戶需求足夠強的時候,我們就一定能找到相應的標的資產,形成供需匹配

過去一年成果回顧:從 SpaceX 拓展到更多 Pre-IPO 標的,并遷移至 Base 鏈

Colin:那我想進一步了解一下,過去這一年你們主要完成了哪些重要工作?未來半年到一年之間,你們的產品和市場方向又會集中在什么地方?

秦漢:我們從去年起,從單一的產品?—?— Spacex,逐步拓展到更多 Pre-IPO 標的。有些項目甚至是用戶主動提出的,比如有人推薦了 Redwood Materials,我們起初并不了解,但深入研究后發(fā)現它在材料行業(yè)確實是非常優(yōu)質的 Pre-IPO 公司,于是我們就將它上線到平臺上。這樣一來,更多用戶也通過我們的平臺 Jarsy 參與到這些機會中來。

這是我們最欣慰的部分之一:我們看到了一個“自下而上”的需求驅動過程?—?— 用戶需要什么,我們就盡力去提供什么。

在技術方面,我們也完成了從 Arbitrum 向 Base 鏈的遷移。Base 是 Coinbase 支持的新一代區(qū)塊鏈,最近的技術升級讓它成為速度最快的公鏈之一。在 Coinbase 作為上市公司的背書下,我們認為 Base 是當前最值得信賴、最安全的鏈之一,對用戶來說也是最合適的選擇。

此外,我們還上線了一個新的功能叫 Name Your Price(自定價格),它的本質類似于公開市場中的限價委托(Limit Order)。即便某些公司尚未上市,用戶如果希望提前退出某個資產,比如 SpaceX 的代幣,可以自己設置出售價格,看看是否有其他用戶愿意接單,實現更早的流動性。

我們上線這個功能后發(fā)現用戶反響很好,因為每位用戶都有不同的需求與流動性安排,而這個機制正好為他們提供了靈活選擇的空間。

接下來我們還有幾個重點方向:

1. 降低使用門檻:目前平臺是 Web 端,我們計劃上線 iOS App,讓用戶用手機就能輕松參與。

2. 拓展優(yōu)質標的:尤其是近期 AI 爆發(fā),我們身處硅谷,認識許多優(yōu)秀的 AI 創(chuàng)業(yè)公司,他們也有意愿通過我們平臺連接更多用戶。

3. 增強產品體驗:進一步打磨產品細節(jié),讓用戶更容易理解代幣化邏輯和參與方式。

總之,我們非常期待在 Pre-IPO 投資和 AI 浪潮之間找到更好的連接點,服務更多用戶。

探討與中心化交易所合作的可能性與時機考量

Colin:如果你們只在自己的平臺銷售,會不會在用戶獲取上遇到一些瓶頸?有沒有考慮未來接入其他平臺,比如中心化交易所(CEX)等?

秦漢:我們觀察到現在的趨勢是中心化(CEX)和去中心化(DeFi)平臺都在向中間靠攏。中心化交易所羨慕 DeFi 的技術、開放流動性與用戶活躍度,而 DeFi 平臺也開始意識到缺乏 KYC 和合規(guī)政策支持會限制發(fā)展。

我們相信未來會出現更多融合:DeFi 平臺可能逐步引入 KYC 和 AML,而 CEX 也可能采用 DeFi 技術,甚至共同支持某些代幣化資產。到那個時候,我們與更多平臺對接的機會就會出現。

目前我們并沒有立刻接入 DeFi 平臺,主要原因是我們現在的模式要求嚴格的 KYC/AML,而大部分 DeFi 平臺尚不具備這些機制。同時,部分 DeFi 平臺的運營方也擔心,一旦上線我們這類資產,可能會被監(jiān)管機構要求補上合規(guī)流程,所以他們也處于觀望階段。

Colin:其實我剛剛提問的重點不是 DeFi,而是中心化平臺,例如 Binance、Coinbase 等,這些平臺本來就有完善的 KYC 流程,那你們是不是可以較輕松地與他們接入?

秦漢:我們非常歡迎這樣的合作,也確實和多家中心化交易所有過溝通。不過,目前他們普遍持觀望態(tài)度,問題的關鍵并不在于 KYC,而是監(jiān)管框架尚未明確。

比如 Coinbase,他們表示目前平臺上所有的代幣都被歸類為商品,與 SEC 無關。而如果上線像我們這樣的代幣化資產,就可能涉及到證券屬性,進而被納入 SEC 的監(jiān)管范圍。他們更傾向于等待 SEC 制定出更明確的監(jiān)管框架后,再決定是否合作。

Colin:那對于那些離岸平臺呢?像 Binance、OKX、Bybit 這些,他們是否更愿意接入你們的產品?

秦漢:他們在態(tài)度上也類似。盡管是離岸平臺,但由于 SEC 的“長臂管轄”,他們也很謹慎。他們認為資產代幣化是未來趨勢,但現在還不是合適的時機。他們也在等待市場和監(jiān)管的進一步成熟,再來決定合作時機。

是否推出衍生品?視未來流動性而定,長期趨勢肯定存在

Colin:其實我會覺得,如果這只是一個現貨產品,而且還涉及到一定的買賣延遲,效率并不是特別高。它似乎需要結合合約才會更順暢一點。像之前那個 xStocks,其實 Gate 很快就開通了合約,雖然其他交易所還沒有。你怎么看?未來是否可能加入一些衍生品的設計?

秦漢:我們確實也看到了,無論是合約還是衍生品,不只是 DeFi,連傳統(tǒng)金融的一級市場,比如股票市場,也有 option(期權)、合約等工具。這是一個很自然的技術選擇。我們的觀點是:只要流動性足夠強,衍生品就是一個必然的發(fā)展方向。

現在 Pre-IPO 資產的代幣化,比如 SpaceX 的 token,還處于非常早期的階段,流動性還沒達到那個層次。所以,目前而言,合約或衍生品還沒有迫切的必要。但一旦未來的流動性到位,比如實現 real-time trading(實時交易),那不論是在中心化交易所還是其他平臺,上線合約、添加衍生品,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為何不做 AI?堅持從用戶痛點出發(fā),不追風口

Colin:你在硅谷待得比較久,我聽一些朋友說現在美國創(chuàng)業(yè)圈對 Crypto 的熱情其實一般,大多數創(chuàng)業(yè)者都去做 AI 了,反倒是傳統(tǒng)金融、銀行機構在做 Tokenization。這確實是現實存在的情況。那你為什么沒有去做 AI?感覺 Crypto 又復雜、又辛苦。

秦漢:您說得很對,現在在硅谷確實幾乎所有創(chuàng)業(yè)者都在做 AI。我們去年創(chuàng)業(yè)的時候也遇到過不少挑戰(zhàn)。有些投資人會明確告訴我們:“你們團隊背景很棒,執(zhí)行力也強,但如果你們能改做 AI,或者和 AI 搭上邊,我馬上投你們。”

但我們更傾向于從“問題”出發(fā)?—?— 我們看到一個真實的問題,然后再尋找解決方案,而不是先選一個熱門方向再硬套問題。所以你也可以說我們比較固執(zhí),甚至有點“傻氣”:沒有盲目追隨風口去轉向 AI。

當然我們會使用 AI 技術來提升效率,將來也可能開發(fā)一些與 AI 結合、幫助投資者的功能,但我們仍然堅持專注于解決區(qū)塊鏈和金融結合中的真實痛點。

從今年上半年開始,我們也觀察到硅谷出現了一些 Web3 回暖的跡象。越來越多的 Blockchain-based 服務重新冒出來,甚至是一些傳統(tǒng)的 Fintech 和金融機構也在靠近區(qū)塊鏈領域。比如最近 JP Morgan 就公開表示要 Tokenize 存款。

我們對這種趨勢非常興奮,也非常感謝像 Robinhood 這樣的平臺,通過產品推動用戶教育,讓市場對 Tokenization 的理解不斷加深。

股票代幣化市場展望:Pre-IPO 更具突破性,未來將拓展至多類資產上鏈

Colin:我想聽聽你對未來半年到一年的股票代幣化市場怎么看。你們現在專注 Pre-IPO,那你覺得 Pre-IPO 和已上市股票哪個更有前景?

秦漢: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未來暢想題。我們堅定相信區(qū)塊鏈將重構整個金融系統(tǒng),就像互聯(lián)網曾經重塑了現實世界的商業(yè)模式一樣?—?— 從廣告到電商,軟件吞噬一切。

接下來的二十年,我們認為區(qū)塊鏈將全面重構金融服務,不只是投資,還包括支付、借貸、保險等等。回到“投資”這個維度,尤其是股票代幣化方面,我們認為 Pre-IPO 資產的代幣化可能會是一個率先突破的方向。

因為在傳統(tǒng)體系下,普通投資人幾乎接觸不到 Pre-IPO 資產。而已上市股票的獲取在全球范圍內已經相對便捷,尤其是 Robinhood 這類平臺大幅降低了門檻和費用,所以它的代幣化反而不是最緊迫的。

但如果放眼未來更宏大的圖景,我們相信代幣化一定會延伸到上市公司、房地產、甚至國債等更廣泛的資產類別。那時整個市場的規(guī)模才會真正放大,迎來行業(yè)的全面繁榮。

SEC 或將采用沙盒式監(jiān)管,逐步開放資產代幣化

Colin:這個過程中,美國 SEC 的態(tài)度應該也挺關鍵的?最近他們在忙穩(wěn)定幣相關政策,那之后會不會開始關注代幣化這塊?有可能出什么法案嗎?

秦漢:是的,SEC 的政策方向非常關鍵。我們也與頂級律所 Wilson Sonsini(WGSL)合作,他們在華盛頓有直接的溝通渠道,持續(xù)與 SEC 和白宮加密小組交流。

據我們了解,政策制定者其實非常關注資產代幣化這個方向,他們認為這可能是加密行業(yè)真正的創(chuàng)新突破口。但他們也非常謹慎,會選擇“觀察?—?開放?—?評估”的漸進方式。

我們的判斷是,未來 SEC 可能會先推出沙盒政策(sandbox policy),即允許一定規(guī)模內的小范圍測試或豁免。這種方式既不影響傳統(tǒng)金融穩(wěn)定,又能觀察項目在真實市場中的運作效果。如果表現良好,監(jiān)管可能就會逐步放寬,最終建立起更加系統(tǒng)、清晰的代幣化監(jiān)管框架。

美國 Web3 創(chuàng)業(yè)趨勢觀察:基礎設施持續(xù)演進,ToC 應用如預測市場、保險與借貸迎增長

Colin:我最后問個題外話。你覺得現在美國那邊的 Web3 或者 Crypto 創(chuàng)業(yè)方向,大家都集中在哪些領域?

秦漢:這是個好問題。我們目前觀察到,美國 Web3 創(chuàng)業(yè)者現在很多集中在基礎設施(infrastructure)領域。因為相比應用層,SEC 對基礎設施相對更友好,監(jiān)管限制少,創(chuàng)新空間大。

Colin:你是指像公鏈這一類?

秦漢:對,比如提升性能、優(yōu)化用戶體驗這類。目前 Solana、Base、Arbitrum 等鏈上都有大量新的探索,比如最近的 ERC-7702 標準,就讓用戶不再擔心 Gas Fee 的問題,因為可以由項目方代付。這類技術改進對“破圈”很重要,能夠真正提升大眾使用區(qū)塊鏈的體驗。

除了基礎設施,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面向終端用戶(ToC)的創(chuàng)新應用正在出現,尤其是那些把區(qū)塊鏈帶到真實場景的項目。例如 PolyMarket 這樣的預測市場,有人可能覺得它類似賭博,但如果我們跳出這個框架來看,其實預測也是保險的一種形式?—?— 只是你預測的是“沒事”,一旦發(fā)生“有事”,你就獲得賠償。

所以我們認為預測機制本身非常有價值,也期待能帶動更多類似的應用發(fā)展,例如鏈上保險、鏈上借貸。現在也有一些項目探索用虛擬資產作為抵押獲取穩(wěn)定幣,再去購買房產,這類“虛擬資產+現實場景”的結合也很有前景。

所以我們相信,未來幾年,美國 Web3 創(chuàng)業(yè)將從“搭基建”逐步進入“真實應用落地”階段,尤其是在保險、借貸等傳統(tǒng)金融服務領域會看到越來越多真正的區(qū)塊鏈解決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推薦
熱點推薦
重新合作!辛納請回原體能師,被認為是興奮劑陽性“罪魁禍首”

重新合作!辛納請回原體能師,被認為是興奮劑陽性“罪魁禍首”

全景體育V
2025-07-23 17:25:14
2025上半年燃油車銷量TOP20出爐:國產最高排第五

2025上半年燃油車銷量TOP20出爐:國產最高排第五

智車情報局
2025-07-23 14:18:35
大窯老板套現離場,32億中國汽水巨頭,終被“賣”給了美國資本

大窯老板套現離場,32億中國汽水巨頭,終被“賣”給了美國資本

小舟談歷史
2025-07-23 12:59:23
50歲林志穎現狀:變化好大有點不敢認,鼻子圓潤還撞臉蘇醒

50歲林志穎現狀:變化好大有點不敢認,鼻子圓潤還撞臉蘇醒

小張帥
2025-07-23 14:36:00
男子借著酒勁去鄰居家,與鄰居發(fā)生關系,老婆發(fā)現后竟非常開心

男子借著酒勁去鄰居家,與鄰居發(fā)生關系,老婆發(fā)現后竟非常開心

罪案洞察者
2025-05-21 09:47:42
反對“斷舍離”,韓國主婦將廚房收拾得井井有條,堪稱收納教科書

反對“斷舍離”,韓國主婦將廚房收拾得井井有條,堪稱收納教科書

裝修設計案例精選
2025-07-22 11:10:05
上海麥當勞“翻臉”!趕走一群打牌老人,網友卻喊:干得漂亮!

上海麥當勞“翻臉”!趕走一群打牌老人,網友卻喊:干得漂亮!

成成鑒話
2025-07-23 14:27:29
特斯拉Q2業(yè)績慘淡、創(chuàng)十年最大銷售下滑,重申發(fā)新車和Cybercab量產計劃,指引缺席 | 財報見聞

特斯拉Q2業(yè)績慘淡、創(chuàng)十年最大銷售下滑,重申發(fā)新車和Cybercab量產計劃,指引缺席 | 財報見聞

華爾街見聞官方
2025-07-24 07:23:20
沒想到狂飆2年后,38歲的高葉,再次讓恩人孫紅雷和世界刮目相看

沒想到狂飆2年后,38歲的高葉,再次讓恩人孫紅雷和世界刮目相看

小丸子的娛樂圈
2025-07-23 21:38:18
央視曝光!你以為沒壞實際早已“細菌爆表”的5種食物,趕緊扔了

央視曝光!你以為沒壞實際早已“細菌爆表”的5種食物,趕緊扔了

阿傖說事
2025-07-22 08:00:09
劉誠宇遭狠批!名記:配不上申花給他的出場時間,在弱隊直接棄用

劉誠宇遭狠批!名記:配不上申花給他的出場時間,在弱隊直接棄用

我愛英超
2025-07-23 23:24:53
女子地鐵怒吼多名乘客:因無人讓座,吐槽國人素質低,夸獎美國好

女子地鐵怒吼多名乘客:因無人讓座,吐槽國人素質低,夸獎美國好

娜烏和西卡
2025-07-23 18:44:24
結束流浪!25歲菲利克斯三賽季5次換隊,1億身價的金童僅剩2000萬

結束流浪!25歲菲利克斯三賽季5次換隊,1億身價的金童僅剩2000萬

直播吧
2025-07-23 14:46:08
張雪峰發(fā)聲:這6個專業(yè)考研也難翻身!普通家庭的孩子千萬要聽勸

張雪峰發(fā)聲:這6個專業(yè)考研也難翻身!普通家庭的孩子千萬要聽勸

優(yōu)墨出品
2025-07-22 16:48:08
全賣光了!貴州一家人套現42億,把爛攤子留給了8.8萬股民

全賣光了!貴州一家人套現42億,把爛攤子留給了8.8萬股民

毒sir財經
2025-04-25 22:21:31
男子因熱射病不幸走了!醫(yī)生提醒:高溫寧愿啃雪糕,也別干這些事

男子因熱射病不幸走了!醫(yī)生提醒:高溫寧愿啃雪糕,也別干這些事

逍遙史記
2025-07-05 10:38:05
太難了!網傳廣州又一家外企倒下,動員員工主動離職,補償n+1

太難了!網傳廣州又一家外企倒下,動員員工主動離職,補償n+1

火山詩話
2025-07-23 14:00:29
央媽大放水!7月24日,今日凌晨的三大重要消息持續(xù)發(fā)酵

央媽大放水!7月24日,今日凌晨的三大重要消息持續(xù)發(fā)酵

風口招財豬
2025-07-24 01:20:54
44天,500億違約成本:馬斯克把政府“拿捏”到什么程度?

44天,500億違約成本:馬斯克把政府“拿捏”到什么程度?

流年拾光
2025-07-23 12:27:16
醫(yī)院“根浴”服務曝光:一瓶礦泉水,一臺儀器,一個女護士

醫(yī)院“根浴”服務曝光:一瓶礦泉水,一臺儀器,一個女護士

就一點
2025-07-22 23:36:00
2025-07-24 07:56:49
吳說 incentive-icons
吳說
科技信息的分享披露與評論
2107文章數 6777關注度
往期回顧 全部

財經要聞

律師解析娃哈哈遺產案:遺囑是最大變數

頭條要聞

六大紀律全違反的縣委書記被處理:盲目舉債搞政績工程

頭條要聞

六大紀律全違反的縣委書記被處理:盲目舉債搞政績工程

體育要聞

英格蘭最紅球星 也是加勒比島國驕傲

娛樂要聞

汪峰森林北同游日本 各帶各娃互不耽誤

科技要聞

特斯拉Q2營收225億美元同比降12% 凈利12億

汽車要聞

德系大招放盡 場地極限測試全新奧迪A5L

態(tài)度原創(chuàng)

數碼
本地
時尚
手機
公開課

數碼要聞

AppleCare+ 為 iPad 和 Apple Watch 帶來防盜和丟失選項

本地新聞

這雙丑鞋“泰”辣眼,跪求內娛不要抄作業(yè)

搶戲《醬園弄》、尬演《長安荔枝》,雷佳音的舒適圈正在反噬

手機要聞

蘋果發(fā)布iOS 26 Beta 4:液態(tài)玻璃又變了

公開課

李玫瑾: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無障礙瀏覽 進入關懷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北县| 肇庆市| 理塘县| 铜川市| 天等县| 长顺县| 建始县| 营山县| 呼图壁县| 阿拉善右旗| 黄山市| 长顺县| 托克逊县| 太仆寺旗| 肇源县| 绥中县| 突泉县| 盖州市| 呼伦贝尔市| 无锡市| 武乡县| 集贤县| 临城县| 焉耆| 博爱县| 永清县| 泸西县| 惠州市| 沁水县| 邻水| 铅山县| 凌海市| 镇康县| 罗田县| 连城县| 龙口市| 和平区| 班戈县| 临洮县| 惠东县| 石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