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俄烏網(wǎng)報道,一批哥倫比亞雇傭兵的家屬,在哥倫比亞外交部門前向烏克蘭提出抗議。他們拿著雇傭兵的照片,要求烏克蘭當局支付雇傭兵撫恤金,或者提供這些雇傭兵的具體下落。一名哥倫比亞女性,激動的表示,“他們與烏克蘭國防部簽訂了正式合同”。據(jù)悉,烏克蘭承諾給這些哥倫比亞雇傭兵每月三、四千美元的工資,但從未發(fā)放到位,如今這些人已經(jīng)陣亡,家屬卻拿不到撫恤金。
顯然烏克蘭為了節(jié)省撫恤金,將這些雇傭兵編入了“失蹤”名單,“失蹤”了就不用發(fā)撫恤金了!因為只要被認定為“失蹤”,就不能確定其屬于陣亡人員,既不用支付撫恤金,也不用增加陣亡數(shù)據(jù),可謂一舉兩得。
在此前的俄烏陣亡士兵遺體交換中,烏克蘭為了逃避支付撫恤金,明顯不愿意接收這些陣亡士兵遺體。烏方對烏克蘭民眾尚且如此,更不要說這些外國雇傭兵了!哥倫比亞官方多次勸阻民眾,不要前往烏克蘭參戰(zhàn),可惜這些人不聽,最后變成了烏克蘭當局的“炮灰”。
由于烏克蘭兵源短缺,招募外國人參戰(zhàn)是補充兵力的重要手段。不過烏克蘭缺少資金,這些雇傭兵想在烏克蘭掙到錢,恐怕是癡人說夢,最后的結(jié)果只能是錢沒拿到,性命卻沒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