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既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項目,也是世界上最困難的水電項目。
文 | 朱國順
一噸水從2000米高處傾瀉而下,可以產(chǎn)生多少能量?大約是2000萬焦耳,用來水力發(fā)電可發(fā)電5度。如果讓一條大江通過工程技術(shù)在50公里距離內(nèi)實現(xiàn)2000米落差,那等于發(fā)掘了一個巨大天然能源寶庫。7月19日,世界歷史上最偉大的水利工程——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在中國西藏林芝宣布開工,將通過截彎取直、隧洞引水等方式,利用起這條中國第三大江2000米落差的巨大能量。
雅魯藏布江發(fā)源于喜馬拉雅山北麓杰馬央宗冰川,全長2057公里,落差高達5435米為世界第一,水能資源占全國六分之一,僅次于長江。著名的雅魯藏布江下游大拐彎處,陡峭的峽谷和接近300度的彎道阻礙了流速,使得50公里河道陡降2000米,是單位面積水能資源最集中地方,蘊藏水能資源高達9361萬千瓦,占雅魯藏布江全流域82%,技術(shù)可開發(fā)近7000萬千瓦。在這里建水電站的話,以6000萬千瓦裝機來算,一年可發(fā)電3000億度。中國去年總發(fā)電量10.08萬億度排世界第一,美國是4.4萬億度,日本是1萬億度,3000億度的意義可想而知。
中國人早就看到了這個能源寶庫。1973年九十月間水利專家在十分艱苦條件下,考察了雅魯藏布江干流水力資源情況。1982年7月專門來到道阻路遠的林芝墨脫,研究了截彎取直引水開發(fā)等三種開發(fā)方案,推薦截彎取直方案,并在1982年12月出版了《雅魯藏布江下游墨脫水電站考察報告》。2003年國家發(fā)改委在《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中,首次把雅魯藏布江水能開發(fā)列為“遠期戰(zhàn)略儲備項目”。2014年中國電力建設集團啟動雅魯藏布江下游大拐彎段實地勘測,估算裝機容量可達5000萬—6000萬千瓦,是三峽水電站裝機2250萬千瓦的三倍左右。2020年中國在《十四五規(guī)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中,明確提出“實施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開發(fā)”。2024年12月,中國政府核準了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2025年7月,保障建設運營的中國雅江集團有限公司成立。2025年7月19日上午,項目開工儀式在西藏林芝市舉行,總投資達1.2萬億元。
歷經(jīng)五十余年正式動工,在于項目難度極大。這既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電項目,也是世界上最困難的水電項目。
雅魯藏布江大拐彎位于林芝市米林縣與墨脫縣交界處,這里是喜馬拉雅地震帶核心區(qū)域,地震頻發(fā),1950年發(fā)生8.6級地震、2019年發(fā)生6.3級地震。按照截彎取直、隧洞引水方法建設5座梯級電站,需要由上到下建設50公里引水隧洞,其間要穿越5條區(qū)域性斷裂帶和72條次級斷層,大壩、廠房等核心建筑需要具備抗8.5級地震能力,抗震烈度要到9—10度,與此對比汶川大地震最高烈度是8度,遠超普通水電站。
更困難的是施工區(qū)域位于青藏高原3000—4000米處,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帶60%—70%,冬季氣溫低至零下23度,工作效率會大幅降低,混凝土必須用特殊抗低溫配方。墨脫是中國最后一個通公路的縣,由于泥石流、雪崩等影響,雖已通公路但每年封路時間依然有150天左右。
雅江下游工程能夠?qū)崿F(xiàn),還在于中國特有的超高壓輸電技術(shù)的成熟。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每年3000億度發(fā)電量,大部分需要遠距離輸出,只有用中國幾十年不斷探索、不斷精進的獨門超高壓輸電,才使得工程有了經(jīng)濟上的巨大價值。
無數(shù)的困難和巨大的意義,使得雅江工程在可能長達五分之一世紀建設過程中,將創(chuàng)造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雅江奇跡”。它將為中國提供強大的綠色能源,改善墨脫和青藏高原的發(fā)展狀況,造福中國西部和周邊鄰國的人民。
軍事 | 流放澤連斯基?
特朗普對“惡魔島”情有獨鐘?
泡面和座套沖上熱搜,背后是高鐵乘客的需求痛點
版權(quán)說明
新民周刊所有平臺稿件, 未經(jīng)正式授權(quán)一律不得轉(zhuǎn)載、出版、改編,或進行與新民周刊版權(quán)相關(guān)的其他行為,違者必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