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雅家族的專業線監聽一直是行業里久負盛名的存在,相信關注他們的燒友也早就種草了DT IE系列的一系列監聽耳機,而且這一次拜雅官方給到了非常詳細的、針對不同工況和器樂形態的定位細則,對于有專業需求的用戶來說可以比較快速地完成選購,但對HIFI發燒友而言可能存在一定的理解門檻,我自己在展會上試聽過幾款產品、并且后續也通過代理商那邊借到了DT 71 IE和DT 72 IE在自己的便攜搭配中深度把玩了一番,最終我站在一個HIFI發燒友的角度,準備向大家推薦的是這款DT 72 IE。
開箱環節,咱們就不對這種專業線的品牌抱什么情緒價值上的期待了,之前索尼、鐵三角的包裝我也是來一個吐槽一個,不過從內部配件的實用性來說DT IE系列做的是不錯的,內部的黑色收納盒中間有兩個可以固定耳塞腔體的卡位,線材可以非常自然地盤在里面收納,內置的網兜也可以日常方便的放置耳塞套、6.35轉接頭等配件。盒子本身內部空間相當充裕、而且有一定的抗壓性,往里面多塞一個小尾巴也沒什么問題。
腔體的佩戴,我覺得無需過多夸贊,從謝藍圖一代沿用至今的這個設計在人體工程學上我認為是近乎完美的,也是我認為可以和Westone、峰力媲美的世界上最好的人體工學入耳產品,而且包裝內附贈的異形耳塞套數量足夠多(五對硅膠、三對海綿,但異形導管的缺點就是沒辦法適配第三方的耳塞套),就我而言,我的右耳差不多是中號、左耳需要略大一號,但后來發現兩只耳朵都用大號是最合適的。和很多深導管我推薦小一號的腔體不同,DT IE系列的入耳,我并不推薦你用“將將好封住”的size,最好是選擇略大一號的,可以獲得更完整的聲音。
DT IE系類均搭載了TESLA.11單元,這個振膜可以達到5-40KHz的頻響,能達到最大137dB的聲壓級和高達39dB的隔音能力。雖然很多入耳式降噪產品能達到動輒40多dB的紙面隔音數據,但其實大部分都是峰值數據,所以參考性并不高,但DT IE系列作為設計給樂手的產品而言,它的被動隔音能力是它天生必備的一個技能,無需擔心。
另一個在入耳里比較罕見的特性在于,DT 70 IE、72 IE和73 IE達到了IP68級別的防塵防水等級,而DT 71 IE達到了IP65防塵防水等級,這里的等級差異我不太清楚是如何劃分的,因為按理說DT 70 IE作為混音/鑒賞類的產品,可能對防水防塵要求沒那么高,但等級更低的卻是鼓/低頻監聽的DT 71 IE,但即便是IP65也已經達到了極高的防水等級,可以防止各方向的低壓潑濺,至少對舞臺工作者來說對防雨是完全不在話下的(剛從Kanye演唱會回來的表示這個真有用)。mmcx插頭對于高端發燒友來說可能不是一個適合折騰換線的類型,但DT IE系列我個人覺得搭配原線即可,音色是比較正的,而且如果用比較粗的編織線來搭配,會對極致輕量化的腔體產生拉扯感,從而大幅度降低佩戴舒適度,這也是為什么同樣腔體id的T9iE佩戴明顯不如謝藍圖舒適的原因。
以上是拜雅官方對DT IE系列的定位以及DT 71 IE和DT 72 IE的區別,包括如果你們點進詳情頁也可以看到他們對一些內容具體的描述。而至于為什么前文會提到137dB的大聲壓,其實也是因為舞臺監聽的工作工況是和我們普通用戶欣賞音樂完全不一樣的聲壓級,包括在頻響曲線的測試里大部分時候都是以1KHz在94dB下的聲壓為基準測出的,不過在舞臺上因為過大的外界雜音就需要樂手以大音量來聽出更明顯的低頻鼓點節奏和更突出的細節刻畫,這也是為什么某友商的Live系列,給普通人聽會覺得又轟又躁,實際上樂手聽到的和我們聽到的完全是兩碼事。
而DT 71 IE與DT 72 IE,他們二者有著比較近似的中頻音色與高頻的能量感,整個中高頻都是比較舒緩的、線性的能量感表達,但因為DT 71 IE作為鼓和打擊樂為主的監聽塞,它的低頻基音、包括極低頻的部分都給的非常足,DT 72 IE的吉他雖然也對應了大量的低頻頻段,但是他們在設計目標上還是有著明顯區別的。比如,DT 71 IE可能會側重30-250Hz頻段的低頻和極低頻的增益,但吉他的頻段是涵蓋低頻到中頻部分的,所以DT 72 IE保留了一部分的極低頻、但是削弱了低頻的基音,同時會明顯感覺到低頻的瞬態更加明快、低頻的結像形體也更加清晰,說白了就是為了著重表現吉他的“撥弦瞬態”,而DT 71 IE相比則更像是一個謝藍圖二代的翻版,低頻結像較為豐滿、極低頻給的很足,聽起來飽滿、深沉、但是也有一些拖沓和Delay感,如果從欣賞音樂的角度來說,DT 71 IE非常適合聽一些現代的電影原聲,但是如果是聽嚴肅一些的交響、以及絕大部分的泛流行搖滾曲目,在DT IE系列的所有耳塞里,我個人認為DT 72 IE站在了一個大眾的平衡點上,它既有低頻的細節、瞬態等素質,又有充足的量感,同時還符合老派燒友們追捧的那種“圈味”,是一個非常自然的、萬金油的低頻表達方式。
DT 72 IE的音色我是非常喜歡的,它的中頻部分并不會像監聽耳機的刻板印象那樣中性、冷淡、以及把齒音做的很刺耳,它的人聲不僅是細膩的、悅耳的,唇齒細節豐富的同時齒音也處理的很舒服,它的結像并不算過分的豐滿醇厚、但是有著不錯的人聲密度與非常充沛的人聲細節,尤其是在“氣口”方面會比稍稍凹陷的DT 71 IE來的更舒服,人聲有吞吐感、吞吐感也就帶來了更好的鮮活度,對于聽一些抒情類的亞洲系女聲、爵士,都有著很入味的表達,尤其是像王若琳這種爵士女嗓,但因為它本身的女聲尾韻不會明顯發亮,所以如果你要特別高的甜度、或者聽二次元ACG,那也并不算是DT 72 IE的強項,但對于喜歡聽醇厚型男聲的用戶來說倒是可以通過前端互補到一個適合的狀態,它人聲部分細密的顆粒感非常適合演繹玉置浩二之類的聲線。
DT 72 IE的聲場和高頻也都是比較值得夸贊的點,讓我聯想到了類似T8iE2二代上的感覺,聲場大的同時非常的舒展、聲浪與混響的擴散很接近真實舞臺環境下的樣貌,xyz軸都沒有明顯瘸腿的地方,而且因為人聲不算過分貼耳的緣故,它的橫向還是有著比較明顯的開闊度的。高頻的能量感非常線性、能量感發散,絲毫沒有淤堵的感覺,可能缺乏了一些現代聲耳塞所謂的“線條感”,但換言之,傳統動圈愛好者幾乎可以在DT 72 IE上看到他所喜歡的大部分特質。而如果你想要買一個風格近似、但是聲音線條更分明、管弦樂質感更佳的塞子,那么DT 73 IE可能會更適合你,而如果是出于雜食的角度,我會認為DT 72 IE是四副里最適合盲狙的一款。
目前四款產品的售價都是5K不到的檔位,從單動圈的硬素質來說我無法告訴你他們是多么有性價比的產品,畢竟專業產品的一些設計目標本身也不一樣,近乎完美的佩戴與強大的物理隔音、防塵防水、比常規耳塞更高的機身強度與長時間工作的可靠性,自然是都在DT IE系列的價值范圍內。如果你本身也有對應的專業需求,其實按照官方的分類推薦就可以完成選購,但作為發燒友而言的話,這款DT 72 IE,會是我想要推薦給你們的一個型號。
想進一步咨詢或者交流音頻相關內容,可以掃一掃添加我的個人微信,也可以手動搜索我的名字縮寫“lilingjiaqi”,我會盡力為你解答。
微信燒友交流群“+7耳聾病患群”,歡迎大家的加入,可以添加我個人微信私聊獲取入群途徑,加好友時請備注“燒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