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ia
編輯| 李尋歡
2.5億單量/日!外賣大戰數據再次攀升至驚人的最新峰值。
幾個月內,市場被人為極速“催熟”,擴大至原有體量的2-3倍。根據最新戰報,美團即時零售達到1.5億訂單,淘寶閃購達到8000萬訂單,若再加上京東2500萬單量,總計日單量峰值或將近2.5億,低價奶茶、冰淇淋(最低至0元)塞滿了用戶的冰箱,而在外賣大戰之前,年初時這個數字是1億單。
有關部門再次出手。7月18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約談餓了么、美團、京東三家平臺企業,要求它們糾正激進促銷行為,推動理性競爭,保護消費者、商家和騎手的利益,助力餐飲服務業可持續發展。
繼5月之后,三平臺再次被約談,重點已轉向"餐飲服務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受該消息刺激,7月21日,外賣平臺股集體高開,美團(03690)一度漲近4%,京東集團(09618)漲2.5%,阿里巴巴(09988)漲近2%。不難看出,資本市場樂見的是“理性”而非反面。
監管部門的介入,或許會減少平臺的激進程度,卻很難完全徹底為這場大戰按下剎車鍵。已經投入的數百億成本,注定競爭將在下半年一直持續,直至“見分曉”的節點。而這場已經持續了半年之久的紅黃藍大戰,未來將走向何方?
外賣“大部分都是泡沫”茶飲和第三方配送“漁翁得利”
“快看我的1元奶茶!”“0元購成功!”
7月的前兩個周末,各個微信群里,年輕人們奔走相告,分享彼此薅到的羊毛,直言“不吃飯了,就等著這一天點夠一周的外賣”,“最黃金的減肥期,碰上了最驚艷的商戰”。
據《晚點 LatePost》報道,6月底,阿里啟動內部代號為“淮海戰役”的百日閃購增長計劃,并將每周六作為沖單日。7月5日晚,第一個“瘋狂星期六”來襲,阿里、美團兩大平臺發放大量大額外賣紅包券,如“滿25減21”等無門檻券。京東外賣缺席,但在7月8日宣布正式啟動“雙百計劃”。
7月11日晚,“瘋狂星期六”繼續,有了前一周的慌亂教訓,此次各家選擇拉長時間線,商家提前準備,以提高履約率。
美團外賣在官微表示:“周六,快樂繼續。”當天上線了“1分錢起”搶購奶茶外賣、以及“冰鎮爆品1分錢起”、“大牌自取1.68元起”等活動。淘寶閃購打出“超級星期六”的口號,放出包括“滿18.8減18.8”等大額優惠券在內的188元大券包。京東外賣則在晚間“秒送”頻道以16.18元/份的價格補貼10萬份小龍蝦。“免費奶茶”“外賣大戰”等沖上熱搜。
7月19日,因監管部門約談,“瘋狂星期六”暫停,大額優惠券、“0元購”基本消失。
當618和雙11顯現出頹勢,繼打出“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名號的立秋外賣高峰日之后,外賣領域很快擁有了新的人造節日“瘋狂星期六”。從創始人下場、主攻社會價值的公關輿論戰,到618期間的明星營銷戰,再到新一波補貼大戰、人工造節,每一場戰役都已白熱化。
高盛推演了三種結局。基準預測、概率最大的是美團成功守擂。美團餓了么京東市場份額分別占比5.5:3.5:1。結局二是阿里美團雙寡頭,三者市場份額占比為4.5:4.5:1。結局三則是三足鼎立,京東突圍,三者市場份額占比為5:3:2。更充足的現金儲備,更龐大的體量,餓了么本身基建,都意味著淘寶閃購比京東外賣更有挑戰美團的優勢。
美團在外賣領域的先發優勢和更為精細化的運營、700萬騎手構成的護城河,意味著它以相對較小的成本,便能夠被動防守甚至反攻,而后至的對手們則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才能達到相同效果。
據界面報道,7月12日美團的補貼額為3億至4億元,淘寶閃購的補貼額超過了12億。最近兩周,淘寶閃購的工作日補貼額則在單日4億元左右。
美團核心本地商業板塊CEO王莆中在《晚點 LatePost》的采訪中多次提到,這波大規模補貼戰帶來的增量“絕大部分是泡沫”。“外賣是一個精細且利薄的商業模式,友商從來沒賺到過錢……我們 OPM(運營利潤率)只有三點幾,這在全世界范圍內已經最成功……單量翻一倍,可能 GMV 是不漲的。”
資本市場對于這場“非理性”的戰爭并不樂觀,阿里股價近兩個月下跌15%,京東近兩月跌超20%,市場蒸發約1000億港元,美團近一個月以來,股價下跌20%。
“鷸蚌相爭”,損失慘重,得利的漁翁卻是茶飲股。
奈雪的茶數據顯示,7月5日至7月6日周末兩天外賣訂單破峰值,兩天突破100萬單,環比增長50%,單店最高環比增長230%。7月7日,茶飲股全線高開,茶百道(02555.HK)一度大漲15%,奈雪的茶(02150.HK)漲4.61%,古茗(01364.HK)漲7.50%,滬上阿姨(02589.HK)漲6.66%,蜜雪集團(02097.HK)漲5.25%。
其他不太被注意到的贏家是第三方即時配送平臺。
順豐同城數據顯示,從5月13日“618”啟動至6月22日,其同城即配服務單量同比2024年每日增幅達到50%以上,高峰期的同比增幅翻倍。
平臺是否陷入零和博弈?消費者、騎手、商家孰得孰失
在這場瘋狂的外賣大戰中,至少看起來,消費者和騎手是相對而言,比較直接獲利的一方。
有用戶曬出了“20單中17單0元購”的戰績,有用戶“超時20分鐘免單”,有用戶用多個手機薅了多張大額券,并囤積不少日用品。不過,這些羊毛也難免以配送慢、商品質量下降為代價。
作為“決勝關鍵”,騎手資源被多方爭奪。外賣大戰帶來的好處之一是,騎手收入和福利迎來一波上漲。配送費翻倍、單量爆滿,加上高溫補貼,一單接近10元,有騎手表示在“瘋狂星期六”“日入過千、收入暴漲多倍”,“要跑個通宵”。
淘寶閃購官方戰報提及,上線以來,騎手數量整體同比增長78%,其中眾包騎手整體增長120%。淘寶閃購上線以來,騎手群體的收入顯著增長,活躍穩定的眾包騎手月均收入超12500元。
美團此前宣布為騎手送上“防暑險”、高溫關懷金,發放防暑物資,設立健康驛站,開展冰飲車巡游服務,并表示今年將會把騎手“工傷險”擴展到17個省級行政區。
京東則宣布,二季度末京東外賣全職騎手已突破15萬人,為回饋騎手伙伴辛勤跑單,京東外賣投入20億元為全職騎手升級福利。除五險一金外,京東還會為全職騎手每月發放防暑防寒津貼。
商家面臨的情景更為復雜。因茶飲咖啡連鎖化率高、低客單價、高頻、觸達人群多等特征,這場外賣大戰幾乎直接變成了“奶茶戰爭”。
不少奶茶店因爆單忙不過來,而不得不雇傭更多人手,補貼大戰下單量增加了、利潤率卻攤薄了、體驗受影響,用戶沒有來店取餐、只能選擇扔掉,變成“賠本賺吆喝”。外賣擠壓堂食份額。
更令人擔心的是,這可能是一場人為制造的“虛假繁榮”,用戶逐低價而來,隨補貼的消失而消失。
7月15日,貴州遵義紅花崗區餐飲行業商會發布倡議書,呼吁外賣平臺停止“內卷式”補貼和不正當競爭。
其中提到:近期發起的“0元購”“滿18減18”等極端補貼行為,為爭奪外賣市場份額挑動低于成本價的惡性價格戰,已造成市場經營秩序混亂、行業生態嚴重失衡。導致本區大量餐飲企業經營陷入“不參與則無流量,參與則破價虧損”的惡性循環,更讓大量依賴堂食的實體店遭遇嚴重沖擊、苦不堪言。
低價內卷,使得三大平臺均已陷入了某種不能退、只能進的“零和博弈”。
高盛最新研報指出,估測僅6月份所在季度,阿里巴巴、京東和美團3家企業的總投資就達到了250億元/30億美元。高盛預測,在基本情景下,未來12個月(2025年7月-2026年6月),阿里巴巴和京東的外賣業務將分別虧損410億元、260億元,美團的EBIT將下降250億元。
瑞銀指出,外賣補貼過度,帶來了一系列負面影響:削弱了線下餐廳客流、行業整體利潤壓縮,中小餐廳不堪重負、加劇浪費現象。助長用戶“低價依賴”思維,加劇行業通縮風險。也因此引發了監管層的出手。
砸下百億重金,追逐打造“大消費超級平臺”,可能并非全無意義。在某種程度上,外賣大戰對于三平臺而言,是一場提振士氣,凝聚軍心的戰役。作為均已誕生十多年,甚至二十年以上的龐然大物,它們都太需要“重新創業”。
補貼大戰卷無可卷,新的打法出現了。7月1日,美團宣布正式推出“浣熊食堂”,自去年底首店落地試水以來,截至目前已經在北京、杭州等地實際投入運營10家門店。
近日,京東旗下外賣自營門店的“七鮮小廚”在京東外賣上線。不過,自營門店能否產生競爭力,爭取到足夠的流量,還有待觀察。
萬億即時零售市場,誰將笑到最后?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