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我認為大學生進入職場,技能不足,從而有了秋葉PPT。
2025年,我開始深刻意識到AI會取代大學生的新人入職機會。
大家是否會有這種擔心?那怎樣解決這個問題呢?
鼓勵企業多招大學生,不用AI,這個沒用的。
讓高校調整培養方案,讓大學生在學校學到未來有用的技能,這個高校會做。
我的思考是,哪些技能是AI時代無法取代,而高校又無法提供的呢?
如果存在這樣的空白,也許就是我AI時代二次創業的機會。
現在我做課,搞培訓,做一些智能體定制,是幫企業增效降本,不能說沒有價值,但是這個路徑是否是秋葉擁有獨特的競爭力,別人無法復制呢?
顯然不是,我們有先發紅利,這個紅利在2025年就會消失。
然后就是無數的人,和我們差不多的宣傳,差不多的說辭,甚至低得多的價格。
這就是內卷。
不要害怕內卷,也不用回避這個事實,作為創始人,我必須得回答,能否找到下一個細分市場,長期賽道,這樣我才有時間構建長遠競爭力。
我思考的結論很簡單,未來要進入大學生“付費上班”時代。
大概在3年后,這個趨勢就會變成非常明顯的現實。
其實現在為了進入大廠實習付費,為了進入央國企工作付費,已經不是新聞。
甚至有的單位,因為待遇好,工作相對不累,家長愿意掏出100萬買一個正式編制。
我說的是以后,很可能大部分好一點的單位,都會對想入職的大學生說:
你要在我的公司工作半年,或者一年,但請你支付10萬的學費。
這個在古代更不稀奇,就是學徒制,今天教育部也提倡搞現代學徒制,只不過更多是針對現代制造業講的,其實現代服務業,也需要現代學徒制。
為什么我會得出這樣的判斷?
這是因為我對AI能力連續跟蹤近3年后的客觀推論。
因為大部分新人入職能夠做的工作,特別是中國大學生(特別是本科)學習到的技能,未來AI會做得更快更好,可能更好管理。
人有太多的情緒,內耗,發揮還容易不穩定。AI大概率會克服這些作為碳基生物的弱點。
你作為老板,肯定是優先選擇性價比更高的AI,如果你非要雇傭人,成本比同行高,你的企業也生存不下來。
我們不是不愿意雇傭人,而是只愿意在AI暫時取代不了人的工作崗位上雇傭人。
人未來要去做更多和人溝通,交流,組織,策劃,分享等工作。
問題是現在的大學生,本身最大的短板就是與人溝通。
寫個工作日志都反感,發個朋友圈都以自己的i人為榮,能不社交就不見人,網上活躍,線下冷漠。
這些我們都看得到,但是通過大學教育能改變嗎?
我分析過,很難。
因為大學的驅動機制是考學分,拿畢業證。
而企業的驅動機制是定目標,拿結果,按業績考核。
所以大學不管怎么組織活動,都是為了讓大家開心,所有人參與是成功,有人不參與沒關系,教育強調是包容共生。
而企業不管如何組織活動,目的往往更功利,放大公司的業績,誰不配合開除誰,業績不好淘汰誰,企業強調是適者生存。
在不同的考核環境里,熏陶出來的人,會完全不一樣。
所謂職場人,打工魂,這魂真的不打不知道,進了職場,有些能力和態度才會生長。
我這里帶人,我有時候也是霸道總裁風,其實是講職場規則,我們不能越權指揮,讓團隊難做,也得培養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能都大學了,還什么事情都指望爸爸媽媽出頭。
過去我們把這個叫職業觀和職業素養教育,這種軟能力的教育過去是為了幫我們發揮硬實力,恐怕在未來,AI接管了硬實力,我們的軟能力反而會成為在職場生存的法寶。
讓學校全面轉型教軟能力,非常困難。
因為絕大部分老師擅長的是科研和教學,并不是和人溝通、談判、組織、管理、評價等等等等。
你不可能跟著劍道的師傅,學會耍大刀。
所以教育部提出要辦“校中廠,企中校”的思路是對的,是有遠見的。
未來人成熟周期越來越長,過去人16歲就當爹,現在大學生25歲還想考博。
但是很快大家就發現,普通人讀碩士讀博是不劃算的,應該把讀碩士讀博的時間和學費用于去一家好公司去上班。
我從22年開始,每年都在公司安排客戶,好朋友小孩過來實習的,起碼20多個人了。
家長都是說,秋葉是個好公司,我把孩子放你這里放心,你平時上班,該怎么管就怎么管,我就是要他知道賺錢不容易,打工也要本事,順便在你這里學點真東西,我就賺翻了。
每每他們看到自己孩子在我這里成長了,都非常激動,非要請吃飯喝酒,搞得特別客氣。
這樣送孩子過來的朋友,都不要我發實習費,有的還主動給我各種幫助,感謝我們帶好了他的孩子。
這讓我意識到,未來很多家長都會發現,孩子缺職場經驗,學校學不到,沒有這個經驗,企業又不愿意付費雇傭你,因為一個新人不但不能創造價值,還需要我花成本安排人帶,說不定帶了沒有多久,這人還走了。
這就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卡點,有卡點的地方就有機會。
我認為未來必須出現一批企業,愿意推出。
手把手帶大學生一年,而且是真的按職場模式帶。
什么是職場模式?
1、要按時上下班,要打卡,遲到早退要請假,要扣錢;
2、要承擔工作指標,要承擔考核壓力(無非是我們給相對簡單的工作去做)
3、要堅持做工作復盤,要開會,要和團隊一起配合完成任務,優秀的才能提拔。
4、要堅持在崗位上自己逼自己學各種技能,變成真正的終身學習者。
我們提供的環境,應該想辦法找到真項目,而不是模擬項目,我們提供的技能,應該是想辦法是未來的真技能,而不是換個場景上課。
其實在秋葉這樣的機會特別多,我們新媒體,PPT定制,企業培訓,在線課程都是全國有名的,所以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真動手機會。
實不相瞞,我親弟弟的孩子也在我這里實訓,全家人都特別放心,半個月主動考了15個AI證書,還寫了一篇推文分享,讓更多的人受益。
但我不會把公司最重要的客戶給你服務,希望你幫公司賺大錢。
剛畢業的大學生自己想,我不敢。
我是真正在產業生態里提供帶你的環境,提供工作任務,提供學徒制實訓安排,按普通大學生的能力,還有照顧他們的情緒,循序漸進制定學習實踐計劃。
讓他們真正能成為一個職場新人。
所謂付費上班,其實是把過去讀完本科,然后花在研究生碩士博士階段的錢,花在培養自己真正的職業能力上。
我這個觀點雖然有點超前,但仔細想一想,三年內發生的概率大不大?
我覺得很大,反正我一說這個想法,就有很多家長問怎么來秋葉,還有好幾個預約明年暑假的。
現在考研考博已經不是那么香了,學費也不低,孩子讀完還是要面臨激烈的求職競爭,普通人家長很無奈。
與其這樣,還不如早點送孩子去上班。
但問題是現在往往是優秀家庭的孩子更上進,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前途有人各種鋪路。
普通人家的孩子憤憤不平,覺得憑什么你們拿走了絕大部分機會?
小鎮做題家的怨恨,如果持續積累,也是非常可怕的社會心理扭曲。
我能想到的就是,讓秋葉成為一家不一樣的企業。
我努力創造真的就是大學生能做的業務,哪怕利潤微薄,但是這樣的項目很適合鍛煉新人,讓新人來我這里工作一年,我再把好的職業習慣,職業作風,職業技能交給他們。
他們在我這里成熟了,可以選擇留下,也可以選擇離開,等于我補上高等教育缺失的一環。
說實話,在過去的5年,秋葉集團實打實接收了超過300名大學生,我說的是他們都是交滿半年社保的人。
所以這就啟發我,既然我已經是這樣的一家公司,干嘛不干脆把新的模式走出來呢?
幼兒園現在有幼小銜接,進入高校現在高三孩子有各種夏令營銜接班,進入職場以后也應該有各種實訓營。
不同的行業,不同的搞法,但應該都存在這樣的機會。
只不過不是每家企業都有教育基因,孩子不一定都適應,反而帶來各種心理問題和不想工作的壓力。
我們認為在AI時代,這就是秋葉作為一家有教育基因的企業,可以去挑戰的任務。
這樣的模式以后到底怎么做,是和學校合作,還是直接面向家長招,還是給產業開訂單班,不同模式收多少費用合理,都需要探索。
但既然看懂這個大方向了,這就是秋葉未來要做的事情。
最近一兩年,大家看我,很少直播了,也不怎么拍短視頻了,是有原因的。
我們不都學過一句話嗎?
不要用戰術上的勤奮,替代戰略上的懶惰。
我就得慢下來思考,就得停下來看看未來,看懂未來,我才能帶著秋葉集團的160+人,創越下一個十年周期。
所以在7月初,我對團隊提出要求,搞一個,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讓孩子真正體驗職場,掌握最新的AI智能體技術,再把好考的大廠證書都拿下,是不是特別好?
就從增強孩子就業競爭力開始。
當時時間特別緊張,都7月7號開完會,8號就定下來真干,產品策劃內部就迭代了5輪,前天悄悄推出來測試反饋。
我給團隊說,第一期不要考慮盈利,也不要考慮規模,核心是把這個模式走出來。
如果證明,我們能把普通孩子帶好,我們就找到了打開未來的星辰大海。
很感謝不同地方朋友的信任,現在有武漢外地的,武漢本地的孩子約我們,8月份我們正式用這樣的思路開始帶人。
其實我們很有信心,秋葉是一家大學生創業比賽中孵化出來的公司,十二年了一直在穩健發展,現在公司95后都屬于真正意義上的老人,我們就應該承擔這樣的挑戰。
解決有價值的社會問題,讓自己成為有價值的人,讓公司成為有價值的企業。
我說這么多,就是希望大家了解,秋葉一直在努力,我也一直在探索,如何在未來,帶著160+人能持續生存,能變成養300+人,為社會做更大貢獻的公司。
對了,我的這個分享,在我們秋葉社群激發了很多人思考,好多人問秋葉大叔你們這個AI精英職前實訓營資料在哪里,海報放在下面,歡迎分享給有興趣的朋友,這會是秋葉未來的長期事業喔。
劃個重點!
結營后表現優異的學員,有機會入職秋葉集團。
馬上咨詢報名,鎖定僅剩的15席!
為孩子贏得AI時代的職場先發優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