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暑期檔最大的懸念,不是哪部電影能奪冠,而是一部根本不見蹤影的“幽靈影片”——《731》。
距離宣稱的7月31日上映僅剩10天,想看人數高達124.7萬的它竟零宣發、零排片、零動靜!導演趙林山8年心血,很可能倒在離終點最近的地方。
一、敏感題材的“雙刃劍效應”
當“731”這個數字組合出現,多數國人瞬間聯想到1988年《黑太陽731》帶來的震撼。日軍暴行、活體實驗等歷史傷疤,既是觀眾好奇的焦點,也是電影難以宣發的原罪。
二、宣發真空暴露行業殘酷規則
對比同期選手,《731》的“裸奔”狀態堪稱悲壯:
- 《羅小黑戰記2》《長安的荔枝》背靠貓眼,宣發投入起碼八位數;
- 《南京照相館》由中影+上獅護航,點映票補低至19.9元/張;
- 連口碑崩塌的《你行!你上!》都有四大公司托底。
宣發本質是給影院看的“投名狀”:路演砸錢換排片、票補貼錢引流量。而《731》的出品方環鷹時代既無資本鋪路,更無時間破局——業內皆知,暑期檔宣發至少需20天籌備期。
導演的八年長征充滿坎坷:2017年立項,拖到2021年開機,2024年金雞百花電影節宣布“全球預映”。但7月31日這個檔期堪稱“死亡夾縫”:前有《南京照相館》收割歷史題材觀眾,后有《東極島》虎視眈眈。
更致命的是,電影至今未公布發行方(注:發行方負責對接院線排片)。有業內人士透露:“這片子像燙手山芋,題材敏感+成本回收難,大公司根本不敢接。”
當124.7萬“想看”數據預估能轉化5000萬票房時,《731》本有黑馬潛質。但電影產業的殘酷在于:沒有宣發護航的優質內容,就像沒有武器的士兵沖進絞肉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