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一到,不少人盯上了地里的知了猴。
大家都想知道,哪個節氣它們出土最集中。
從節氣看,夏至到大暑時,條件對知了猴很有利。
山東農業大學數據顯示,大暑前后10天出土量占全年七成多。這時常下雷陣雨,雨水讓土壤松軟,幼蟲鉆土省勁。
不過不同地方情況有別,華南地區暖和,谷雨就開始零星出土。芒種時,華南的知了猴進入出土高峰期。
華北、黃淮地區得等到小暑后,溫差小了,大暑才到峰值。
除了節氣,地域和土壤條件也有影響。城市綠化帶因路燈照,夜間土溫高,幼蟲可能提前10天出土。柳樹、楊樹下的知了猴通常更多,和樹木種類有關系。
想捉知了猴,傍晚7點到9點是最佳時間,此時出土量占全天七成。雨后第二天傍晚也不錯,出土量比晴天多五成,土壤軟乎好鉆。
捕捉時,樹干纏膠帶能防幼蟲爬高,手電筒照樹根附近找剛鉆出的。但要注意,過度捕捉會壞了生態,每棵樹最多捉5 - 8只合適。
體長不足3厘米的“嫩猴”別捉,它們還得在地下長2年呢。我個人覺得,捉知了猴得講個“度”,不然以后可能越來越少。
不同地區具體出土時間有差異,南方早北方集中,您那啥情況呢?
現在知道了吧,大暑前后高溫高濕,正是知了猴出土好時候。
準備好手電筒和膠帶,天擦黑就可以去林子邊瞧瞧。
但千萬記著,留夠幼猴,以后夏天才能接著有得捉。
大暑天,知了猴爬滿樹,懂規矩才能年年有,您說是不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