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下午,廣東省佛山市最新通報,從7月8日監測發現首例輸入引起的基孔肯雅熱病例以來,截至7月21日,佛山市累計報告基孔肯雅熱確診病例2659例,主要集中在順德區。為應對疫情,佛山市多個區縣發布《告全體市民書》,號召公眾積極行動,及時清除蚊蟲,殺滅成蚊。
基孔肯雅熱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目前,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報告過這個疾病。基孔肯雅熱主要通過伊蚊,俗稱“花斑蚊”叮咬傳播,人和人之間不直接傳播。因此預防基孔肯雅熱,關鍵是滅成蚊、清積水、防叮咬。2010年廣東首次報告了基孔肯雅熱由輸入性病例引發的本地蚊媒傳播病例,此后在云南、福建都曾經有類似的事件發生,但傳播規模都較小,未發生過大規模的本地傳播。
01
醫療救治情況如何
記者探訪定點收治機構
在疫情發生后,廣東省佛山市啟動了應急響應,統籌醫療資源應對,目前當地的救治情況如何,總臺央視記者近日探訪了順德區收治基孔肯雅熱患者的定點收治醫院。
總臺央視記者 史迎春:這里是佛山市順德區的樂從醫院,這家醫院現在是定點收治機構里病人最多的一家醫院,有400多名基孔肯雅熱的患者在院治療。我們可以看到醫院專門騰出的這種病區和普通的病區不太一樣,它加裝了很多防蚊的措施。比如說我們可以在病房里面看到,所有的病床都加裝了蚊帳,為什么要采取這些措施?因為基孔肯雅熱的傳播主要是蚊子叮咬了病人以后帶有病毒再傳播給其他人,所以首先要保證我們在院治療的這些患者不再被蚊子叮咬。
目前佛山市指定了53家醫院為定點收治機構,先準備了3600多張防蚊隔離床位,后期也做好了擴容準備,目前在院治療的都是輕癥患者,沒有重癥病例。
增加檢測機構及試劑
檢測陽性均留院治療
佛山市同時新增了35家醫院開展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檢測,儲備了較為充足的檢測試劑,對醫務人員進行了培訓。到醫院就診的疑似基孔肯雅熱病例核酸檢測陽性后,都會留院治療,主要是為了防止疫情的進一步擴散。
順德區樂從醫院感染科主任 林群:目前我們判斷出院的標準,一是病人已經癥狀明顯好轉了或者是消失了,第二個是他的住院時間,也就是病程超過5天,并且我們給他做一個核酸檢測,它是一個陰性的結果,符合這些標準就可以達到出院的一個標準。
患者典型癥狀:發熱 皮疹 關節疼痛
醫生介紹,基孔肯雅熱最典型的三個癥狀就是發熱、皮疹和關節疼痛,目前沒有疫苗和特效治療藥物,采取的都是對癥治療,比如使用退燒、緩解疼痛的藥物。這種感染的最大特點是伴隨著明顯的關節疼痛,此前的研究顯示,部分患者的疼痛可能持續較長的時間。
順德區樂從醫院感染科主任 林群:關節疼痛目前觀察的主要是這些小關節、手掌、手指、腕關節、踝關節。比較少見大的關節,像我們的髖關節、肩關節這些關節就比較大,比較少累及,他的疼痛主要是以腫痛為主,病人回家一是可以使用一些對癥處理的藥,就是止痛的藥物,大部分人都能夠緩解的,目前我們收治觀察的時間也不長,所以我們也在做相關的一些研究,后續有沒有關節方面的長時間疼痛。
02
記者探訪首發病例所在社區
鑒于基孔肯雅熱病毒的傳播途徑就是通過蚊蟲叮咬,人與人之間不直接傳染,因此防控在于阻斷蚊蟲叮咬,防蚊滅蚊是關鍵措施。
總臺央視記者 史迎春:我現在所在的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騰沖社區,是報告首例基孔肯雅熱病例的社區,這個社區從報告首例以來,已經報告了230多例感染病例,當地疾控部門在報告病例之初把這里確立為疫點后,馬上采取了相應的防控措施,目前這里已經降為了低風險的疫點地區。
社區每天組織滅蚊清潔
目前已降為低風險
騰沖社區現有居民3600多人,居民的居住密度較大,現在每天有專業的滅蚊隊伍在蚊蟲活動的早晚兩個高峰時段對外環境以及民居內部分重點場所滅殺成蚊,也給居民發放了室內噴灑的噴壺以及蚊香等室內滅蚊產品,同時進行蚊幼孳生地水體清理,和垃圾廢物的清除,消除成蚊藏匿場所。目前,社區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基本沒有受到影響。
評估疫點蚊媒風險程度
一村一策精準處置
記者發現,目前佛山市所有發現病例的村鎮都確定為疫點地區,疾控部門根據蚊媒密度指數評估,分為高、中、低風險地區,村鎮社區按照一村一策精準處置原則,圍繞成蚊快速滅殺、環境衛生整治、蚊子孳生地清理三個重點,采取不同的措施。
加強防控意識及相關措施
確保不出現反彈
佛山市疾控部門的監測顯示,目前90%的疫點村居已由高風險降到中風險以下,其中33%已降到安全水平。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為了確保不再出現反彈,已經降為中低風險的疫點地區,滅蚊等相關措施并未削減。
03
疾控專家:疫情防控正處于關鍵時期
國家疾控局和廣東省衛生健康委日前都派出了專家組到佛山市指導和參與疫情防控。疾控部門以及專家評估認為,目前佛山市的基孔肯雅熱疫情防控正處于關鍵時期,下一步工作的重點是切斷社區傳播和疫情外溢。
疾控專家介紹,傳染病防控的三個關鍵環節是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在控制傳染源方面,主要是病例的早發現、早診斷和早治療。目前,佛山市的醫療機構在患者核酸檢測陽性當天,就在中國疾控中心的網絡直報系統填報,填報后區、市、省三級在2小時內可以完成審核。
廣東省佛山市疾控中心傳染病防制科科長 關綺華:如果醫院報告了病例,我們就要去摸清楚病例的活動軌跡,對疫點進行疫情處置。所以為什么要開展群眾的宣傳,不要引起恐慌,同時也知道這個疾病它有哪些癥狀,如果是出現這些癥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去就診,馬上把這些可能的病人兜住。
正值蚊媒活躍期
需進一步整治清理孳生地
在切斷傳播途徑方面,目前廣東正值多雨高溫的蚊媒活躍期,由于伊蚊的特性是在各類小型積水容器中產卵繁殖,控制蚊媒密度需要持續地殺滅成蚊和孳生地清理,專家建議進一步開展廣泛的社區動員,通過環境整治清理孳生地來阻止伊蚊幼蟲產生。
國家疾控局赴佛山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研究員 郭玉紅:蚊子叮了傳染病人之后,病毒到達蚊蟲體內,它實際上有一個擴增繁殖的時期,目前看這個時期可能會在一天到幾天不等,再去叮咬健康人,就會造成病毒的傳播。這個量足夠大的時候,可以(叮)咬多個人同時獲得傳播,這是目前這個病在防控上也具有一定困難的一個原因。
另外,珠三角地區城市之間人口和貨物往來流動性大,容易造成跨區域甚至跨省傳播,專家建議應加強區域間的數據和信息共享以及跨區域預警機制。
來 源:央視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