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根價值620萬美元的天價香蕉又雙叒被吃了!最近在法國蓬皮杜-梅斯藝術中心,一位游客逛著逛著突然肚子餓,二話不說就把墻上貼著的香蕉扯下來啃了。保安倒是反應挺快,立馬沖過來處理,可人家連香蕉皮都咽下去了,還能咋辦?結果你猜怎么著——工作人員淡定地從后廚拿了根新香蕉,幾分鐘后重新貼回墻上,跟沒事兒人似的。
這可不是普通香蕉,是意大利藝術家毛里齊奧·卡特蘭的成名作《喜劇演員》。去年11月,90后幣圈大佬孫宇晨一擲千金,花了4517萬人民幣拍下它,成交后還當場表演"吃香蕉藝術",美其名曰"致敬傳統"。當時圍觀群眾都看傻了,誰承想才半年多,這金貴香蕉又進了別人肚子。
要說這香蕉的"被吃史",簡直能出本傳記。2019年在邁阿密首秀時,行為藝術家大衛·達圖納就沖上去剝皮開吃,還拍視頻取名《饑餓的藝術家》。2023年巡展到韓國首爾,當地藝術生有樣學樣,吃完還振振有詞:"破壞本身也是藝術!"連館方都自嘲:"過去30年沒哪件藝術品被吃這么多次"。
最逗的是卡特蘭本人的反應。聽說香蕉被吃,他倒不生氣,就是遺憾:"這人光吃果肉太浪費了,要是連皮帶膠帶一起吞,那才叫行為藝術!"合著在他眼里,吃香蕉也得吃出儀式感,最好能嚼兩下當代藝術市場的荒誕味兒。
其實香蕉只是個"可替換零件",作品真正的價值在證書和創意。藝術中心早備著預案,畢竟水果會爛,按卡特蘭指示本來就要定期更換。所以這次他們連報警都懶得報,直接換根香蕉了事——反正墻上那截灰膠帶才是本體,香蕉?超市兩塊錢一斤管夠。
但為啥總有人前赴后繼地啃?新京報有篇評論點得透:觀眾的反應早被算進作品里了。卡特蘭這類概念藝術家,玩的就是顛覆傳統藝術觀,你越吐槽"這算哪門子藝術",越證明他成功了。就像他另一個黃金馬桶,2019年在丘吉爾故居展出時真被偷了,老爺子還隔空喊話小偷:"用黃金馬桶啥感覺?"——荒誕到極致反而成了深刻。
回頭看看孫宇晨拍下香蕉的場面更諷刺。當時蘇富比拍賣行里,六個藏家搶著舉牌,五分鐘飆到620萬美元。可那根香蕉呢?是工作人員當天從街邊攤35美分買的。藝術評論家們還煞有介事分析:"它諷刺了資本泡沫!"結果最懂行的孫老板轉手就啃,完美驗證了作品主題:藝術價值?不如胃里實在。
如今這根香蕉成了當代藝術的黑色幽默符號。普通觀眾覺得是皇帝新裝,幣圈土豪當它是社交貨幣,藝術家靠它嘲弄市場,而那幾個"吃蕉勇士"呢?說不定覺得自己在完成一場集體創作。至于下次巡展要不要雇保鏢守香蕉?館方聳聳肩:"換根新的唄,反正——我們熟。"
內容和圖片都是從互聯網上收集的,如果有涉及侵權,或者引起大家的不滿,請聯系我,我一定及時刪除,謝謝大家了!
~~~///(^v^)\\\~~~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