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關系仍處于緊張狀態之際,俄羅斯方面近日傳出一個重磅消息,大致內容就是:俄總統普京將于9月前往北京參加二戰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如果美國總統特朗普決定同時訪華,他可能會在北京與特朗普會面。對此,英國《泰晤士報》在日前的報道中指出,如果消息屬實,那么就意味著俄羅斯、中國和美國三國領導人可能會在中國的慶祝活動中會面。
?——【·菲律賓為何突然轉向?·】——?
最近菲律賓在南海的動作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一方面,菲律賓海警船在黃巖島附近頻繁挑釁,甚至做出危險動作,另一方面,菲律賓外長馬納洛卻突然放出話來,說菲律賓愿意無條件與中國達成任何額外協議,以維護南海和平穩定。這種前后矛盾的態度,背后其實是菲律賓在南海局勢升級后的無奈選擇。
菲律賓這兩年在南海的挑釁可以說是變本加厲。從仁愛礁到黃巖島,菲律賓幾乎在南海的各個爭議點都發起了挑戰。
2023年以來,菲律賓在仁愛礁、仙賓礁等地多次與中國海警發生水炮和碰撞事件,甚至還出動飛機關閉應答器闖入黃巖島空域,這種冒險主義行為已經到了近乎瘋狂的地步。
菲律賓之所以這么做,一方面是想通過制造摩擦來吸引國際關注,尤其是美國的支持;另一方面,菲律賓國內一些勢力試圖通過炒作南海問題來轉移國內經濟壓力,比如高通脹、低增長等問題。
但菲律賓顯然低估了中國的反制決心。中國在南海的執法力量不斷加強,對黃巖島等關鍵區域的控制越來越穩固。
2025年,中國海警在黃巖島附近的常態化巡航已經讓菲律賓的挑釁空間大幅壓縮。更重要的是,中國與東盟國家在南海行為準則磋商上取得了重要進展,目前已經完成三讀,力爭在2026年內達成有效協議。
這意味著菲律賓試圖通過外部勢力干預南海問題的路子越來越行不通了。
菲律賓的經濟壓力也在不斷加大。2025年6月的數據顯示,菲律賓對華出口額為61.99億美元,同比下降0.8%,而中國是菲律賓最大的貿易伙伴,菲律賓香蕉、鎳礦等大宗商品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度極高。
更糟糕的是,美國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從8月1日起對菲律賓出口商品征收20%的關稅,這對菲律賓本就疲軟的經濟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在這種情況下,菲律賓不得不考慮緩和與中國的關系,以避免經濟進一步惡化。
?——【·中美俄博弈下的菲律賓困境·】——?
菲律賓在南海的轉向,實際上是中美俄大國博弈下的無奈之舉。美國雖然口口聲聲支持菲律賓,但實際上并不愿意為菲律賓火中取栗。特朗普政府的南海政策框架雖然延續了奧巴馬時期的遏制戰略,但特朗普本人更關注經貿問題,南海在他的優先事項中根本排不上號。
2025年5月,美菲舉行“肩并肩”聯合軍演,雖然規模龐大,但美國更多是在展示存在,并沒有實質性的軍事支持。
俄羅斯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則更加微妙。雖然俄羅斯官方多次表示不支持任何一方,但實際上俄羅斯與越南在南海的油氣合作一直沒有停止,甚至還在考慮重建越南金蘭灣海軍基地。
這種做法既想在南海分一杯羹,又不想得罪中國,實際上是在中美之間走鋼絲。對于菲律賓來說,俄羅斯的中立態度意味著它無法從俄羅斯那里獲得實質性的支持,只能繼續依賴美國,但美國的不可靠又讓菲律賓感到不安。
在這種大國博弈的夾縫中,菲律賓的戰略困境愈發明顯。一方面,菲律賓需要美國的軍事支持來對抗中國,但美國的保護更多是象征性的,關鍵時刻可能不會為菲律賓出頭;
另一方面,菲律賓又離不開中國的市場和投資,經濟上的依賴迫使它不得不考慮緩和關系。
更尷尬的是,菲律賓在東盟內部的孤立感越來越強。中國與東盟國家在南海行為準則磋商上的進展,以及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的推進,都讓菲律賓感到自己正在被邊緣化。
?——【·中國的應對與南海未來走向·】——?
面對菲律賓的轉向,中國始終保持著冷靜和克制。一方面,中國堅決反對菲律賓的挑釁行為,多次通過外交渠道提出嚴正交涉,并對菲律賓的冒險行動進行反制。
另一方面,中國始終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南海問題,積極推動南海行為準則磋商,并與東盟國家在經貿、科技、環保等領域開展務實合作。
對于菲律賓來說,當前的轉向只是權宜之計。如果菲律賓真的想改善與中國的關系,就必須停止在南海的挑釁行為,回到對話協商的軌道上來。
從長遠來看,南海局勢將繼續保持“熱而不爆”的局面。中美俄等大國在南海的博弈仍將持續,但各方都不愿意看到局勢失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