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投稿:
青島中山路改為步行街沒有意義
文/劉濤
青島的百年老街中山路,改為步行街已經有兩個年頭了。以膠州路坡底末端為界,往南是中山路步行街,往北是車行道。向南、向西行駛的公交車,大部分要走濟南路,經大沽路駛向前海和西鎮,而從南、西向北行駛的公交車,都走窄窄的北京路,通過膠州路再走熱河路。從輪渡發出的301公交車,為了走北京路,甚至還在火車站附近繞一個小圈兒往回行駛。
這都是中山路改為步行街造成的。
中山路 資料圖
中山路在青島歷史上舉足輕重,也是百多年前建制后最早的公路之一。中山路南通前海棧橋,北通大窯溝,在歷史上,是一條繁華的商業街。1949年以后,青島市流行的一首民謠曰:“一二一,一二一,爸爸領我上街里,買書包,買鉛筆,到了學校考第一。”
所謂的“上街里”,指的就是中山路一帶。
在商業不發達的改革開放前,僅一千五百米長的中山路上商鋪鱗次櫛比,也不乏有名號,如盛錫福、謙祥益、亨得利、天真照相、春和樓、劈柴院等,還有兩家電影院。商鋪多,商品花樣就多,在計劃經濟年代,市轄各區商業匱乏,市民收入普遍低,每逢年節,都涌到中山路采購,也是情有可原。
改革開放后,商業迅猛發展,中外大超市如佳世客、家樂福、麥凱樂、麥德龍、佳佳悅等拔地而起,四處開花結果,走進一家超市,要什么有什么。相比之下,中山路上的那些小商鋪里的商品就太不出眾了,自然無人光顧。
中山路沒落,還有一條重要原因,那就是中山路周圍全是破爛里院和筒子樓,但凡有點地位和經濟實力的人都搬走了,尤其市委市政府東遷以后,香港路、東海路中高檔小區林立,人們紛紛涌入東部入住,留在中山路周邊居住的市民,不是故宅難離的老年人就是租房住的打工者和小商販,購買力大打折扣,使得中山路的商鋪門可羅雀。
近幾十年來,怎樣復興中山路,政府沒少動腦筋,1996年,中山路想改成步行街,參照歐美有些國家商業步行街的模式,有關部門移走了中山路馬路兩旁的行道樹,原本綠樹成蔭的中山路,突然變得光禿禿的,市民很不習慣,更不愿意去了。結果是,步行街沒改成,行道樹又重移栽回來,這一去一來,也不知有多少錢打了水漂。
近幾年,中山路的里院改造,應該是市南區很漂亮的一次大手筆。廣大市民心悅誠服。里院改造,將青島獨有的建筑樣式——里院修整得光彩四射,成為聞名全國的大鮑島文化休閑街區,為青島增添了一道典雅的風景線。
但是,里院改造后,又把中山路改為步行街,實在是多此一舉,弊大于利。
首先,青島是北方城市,屬于溫帶季風氣候。每年十月下旬,天氣轉冷,樹木蕭條,游人稀少。進入冬季,海邊寒風刺骨,直通海邊的中山路,比市區其他地方更冷,就是青島本地人也不愿意涉足。一直到來年五月,天氣才轉暖。請問,這半年多的時光,中山路上人煙稀少,作為一條步行街,有什么意義?
再者,步行街步行街,不允許車輛行駛,讓人們隨意步行,那么,我們要為步行的人們提供什么?中山路的商鋪基本沒變,還是過去的小模小樣,商品不但沒增加,反而減少了許多,比如服裝,比如靴鞋。馬路兩側,除了賣大眾化小吃的(這些小吃別的地方也有,臺東商業街小吃花樣比中山路更多,價格更實惠),就是賣干海鮮的,有幾家飯館酒店甚至包括百年老店春和樓,也是勉強生存,離著“興隆”十萬八千里。
中山路改為步行街,在商業和娛樂上沒有給游人提供出多少“干貨”,難道僅僅就是有關部門所宣傳的“全國唯一一條直通大海的步行街”?如果中山路改為步行街的全部意義就是“直通大海”,那還不如通公交車,讓游客乘車更快、更方便地到達海邊。
中山路身邊的河南路也是一條直通大海的路,再往東去的江蘇路也直通大海……在市南區和嶗山區,直通大海的路多了去了,這些通海的路,人來車往,絲毫不影響游客的興致。
中山路改為步行街,目前來看,是極大的浪費。首先浪費的是交通資源,有多少路公交車本來通過中山路就可以往東、往西去,現在卻要繞道行駛,而且所繞之道,有的根本不適合于通車,比如又窄又短且市民密集居住的北京路和天津路。
一早一晚的高峰期和旅游季節,如果有部分公交車和私家車分流到中山路上,可以釋緩許多交通壓力。現在倒好,一條空蕩蕩的中山路躺在那里睡大覺,什么忙也幫不上。中山路周邊的大鮑島街區,改造前是可以通車的,改造后理所當然不能通車了,再加上中山路改成步行街,毫無疑問,這些車都分流了,給其他地方造成交通壓力。
另外,維護一條步行街,得多少人力物力?現在中山路步行街,成群的物業管理人員來回巡逡,街當中建起許多賣商品的小屋,城管、民警、保安等,缺了一方也不行,這些都需要花錢的。而游客們全部集中在大鮑島街區和天主教堂附近,沒有多少人光顧中山路。“門前冷落車馬稀”是當下中山路的常態,改為步行街,并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如果不改為步行街而有車輛行駛,中山路無論繁華與否,至少還有動態。
當然,中山路通車,是可以變革的。過去只是不讓貨車行駛,公交車和私家車可以行駛。隨著大鮑島街區成為網紅打卡地,中山路可以只允許部分公交車和游覽車通過,既方便了市民和游客就近去大鮑島街區,也給人們提供了在流動中欣賞街景的機會。
今年7月21日,正值青島一年一度的旅游旺季,我在承德路乘2路電車去西鎮,走到大沽路時,車輛擁擠成長龍,路被徹底堵死了,半天挪不動一步。面對乘客的報怨,駕駛員一邊打開車門讓不耐煩的乘客們下去,一邊說:你們快打12345電話吧,建議中山路通車。都把車擠到這里,怎么能跑動?
青島中山路改為步行街實在是走了一步錯棋,沒有意義,建議恢復通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