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半個多月,廣東佛山的“基孔肯雅熱”病例從輸入到破2600例,再度引發關注。世衛組織發布警報,警惕疫情暴發。
雖然這病目前都是輕癥,但患上后關節痛到直不起腰讓人印象深刻,傳播速度更是讓人頭皮發麻。
為啥它這么難搞?總結起來就四個字:“蚊”狂輸出!
傳播病毒的伊蚊堪稱“帶毒王者”,叮完患者就能把病毒傳給下一個人,而且自己還能終身帶毒。它們會在人類眼皮底下瘋狂繁殖,比如花盆積水、輪胎積水、甚至一個瓶蓋里的水都能養出“蚊二代”。
近期,廣東高溫多雨,簡直是蚊子的“五星級產房”,清積水根本清不完!而縱觀疫情集中的順德三鎮,城中村、工地死角多,蚊子藏得深;殺蟲劑噴完一波,高溫一曬效果打折。加上感染后癥狀迷惑性也很強。發燒、皮疹像感冒,容易被忽視。醫院還得靠核酸才能確診,基層檢測“壓力山大”。
疾病防控專家總結了應對“基孔肯雅熱”的三招,那就是清積水抄蚊子老窩;蚊帳、長袖、驅蚊液,防叮咬就斷病毒“傳播鏈”。而一旦確診后要掛蚊帳,不是防人,而是切斷“蚊子社交”。
編輯: 陳昱卉 阮麗
責編: 張蘊昆 崔信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