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截圖(AI制作)
7月21日,四川阿壩的一名游客遇到了一件哭笑不得的事情,自己的無人機被“偷”走了,嫌疑人竟是一只土撥鼠。
事情大概是這樣的,游客當天正在參觀土撥鼠,想用大疆無人機拍攝,于是將設備放地上,在做準備的時候,一只土撥鼠趁人不備溜出洞口,將無人機叼進洞穴了。
游客發現后一臉懵,但回過神后還是給大疆客服打了個電話,也正是這一通電話讓該事件上了熱搜。
整個對話很有意思,游客打電話主要目的是詢問他這樣的情況符不符合“隨心換”,客服剛聽到這個事情,好一會沒有出聲,估計是按了電話靜音,在電話那頭憋笑,然后腦子瘋狂搜索培訓時教的內容,畢竟之前沒遇到過這樣的事情。
好一會,客服給出了專業的回答,表示無人機是被土撥鼠“偷走”的,這種情況不在隨心換服務內。
最后,客服還很貼心,提了一個找回無人機的建議:用鏟子刨一下洞穴!
這個建議看似合理,但鑒于土撥鼠洞穴復雜,我倒覺得無人機大概率是救不回來了。
分布在四川的土撥鼠是喜馬拉雅旱獺,一種大型嚙齒動物,腿短但身體強健,爪子很大非常適合挖掘,是挖洞高手,也是天生的建筑大師。
它的洞穴不是地面上看到的幾個土坑這么簡單,地下很復雜,可以是又大又深的,長度可達19米,一般深度大約1.5米。
洞穴有冬夏之分,若是冬眠的洞穴,長度差不多的情況下,還要更深一些,可達5-7米。
土撥鼠是家族性群居動物,大部分時間都在洞穴里度過,想要住得舒服,自然要多室多廳功能齊全。
光入口和出口就有好幾個,里面布局也是有講究的。
有多條通道,可直達多個小洞穴,有的是用來睡覺的,有的是用來奶娃的,有的是用來儲藏食物,分區塊設立。
像這樣的設計,最大的好處就是有利于防御入侵者。
稍有風吹草動,旱獺就能躲進洞穴,洞穴里通道四通八達,即使后面有入侵者追擊,也不一定能追到它。
這么復雜的洞穴,無人機被拖進去后會在哪里呢?
喜馬拉雅旱獺體型圓潤,它的洞穴入口處寬度在40厘米左右,內部洞穴會小一點,直徑一般只有20厘米,參考這款無人機的尺寸,拖進洞是沒問題的,但進不了內里其他洞穴里。
因此無人機大概率會被卡在通道里,連接洞口的通道是斜向下的,大約有2米長,這意味著,無人機的位置很有可能離洞口較遠較深。
想要拿回無人機,唯一辦法就是沿著洞口一點一點往里挖,但這種行為是不允許的。
因為“偷”無人機的喜馬拉雅旱獺在四川是有身份的,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當地明確規定游客不能破壞野生動物的棲息地。
關鍵是,旱獺在狹小的空間里拖拽機器,機器肯定已經損壞,它又是嚙齒動物,無人機可能已經淪為它的“磨牙棒”,千瘡百孔的機器找回來也沒有用了。
最后
其實,這也不是旱獺第一次出來鬧事了,它是“慣偷”,尤其喜歡偷菜吃,是“菜園殺手”。
今年3月,上海小區出沒的巨型“耗子”,疑似就是喜馬拉雅旱獺。
據說,這只旱獺體型肥碩,連著十來天光顧同一個菜園子,還只挑嫩的蔬菜吃,菜園主人苦不堪言。不僅如此,它還在小區里到處咬電線,好幾戶居民的空調外機都被它弄壞了,最后是民警和物業一同出動才將其抓起來,扭送動物機構飼養。
最后提醒一下,土撥鼠看著可愛,千萬不要上手上臉。
在我們國家,一般人是不能飼養土撥鼠寵物的,生活中接觸到的大多是野生的個體,而野生的就有可能攜帶疾病。
所以,直接開挖它的洞穴,也是存在風險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