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記者 龔莎
一大早,浦東新區東明路街道靈巖街區的菜場逐漸熱鬧起來。一位頭發花白的顧客掏出幾張皺巴巴的紙幣遞給攤主王大姐。
“哎喲,您稍等,我給您找零錢。”王大姐熟練地打開收銀盒翻找著。
像王大姐這樣的商戶,在靈巖街區并不少見。盡管手機支付已成主流,但服務習慣使用現金的老年顧客,手頭備足小額零錢仍是剛需。
“以前換零錢真是頭疼事。”王大姐回憶道,“跑銀行?得排隊,耽誤生意。有時銀行零錢也緊張,白跑一趟?!边@看似不起眼的“小麻煩”,曾讓不少商戶暗自發愁。
后期銀行陪同介紹項目。
靈巖街區黨支部的一次“掃街”走訪及時捕捉到這一痛點。當網格員小魏第一次走進商戶詢問需求時,聽到的多是“減房租”這類難以立刻解決的訴求。
“剛開始,人家不信你真能辦事?!毙∥禾寡?。但網格員們沒有氣餒,一遍遍上門,耐心傾聽。終于,在一次走訪菜場時,有商戶試探性地提出了這個“小”問題:“現在換零錢越來越不方便了,你們能幫幫忙嗎?”
這聲詢問,成了網格工作的突破口。網格員們立刻行動起來,化身“問題探測器”,在街區內廣泛求證。果然,“換零錢難”并非個例,靈巖綜合網格60歲以上老年人占比逾40%,“換零錢難”是許多商戶,尤其是服務老年群體商戶共同的訴求。
問題明確了,誰來解決?
綜合網格沒有大包大攬,而是發揮“連心橋”作用,指導街區黨支部精準對接網格內區域化黨建單位資源。他們首先找到了轄區內關系緊密的中國農業銀行三林支行。“商戶有這個需求,但普遍沒有你們的卡,辦業務排隊也耽誤時間,能不能想想辦法?”工作人員與銀行坦誠溝通。
零錢包。
銀行的回應很給力。經過商議,一項特別的“零錢包”服務被“定制”出來:商戶無需在該銀行開卡,并且銀行還專門準備了透明封裝的“零錢包”,內含不同面額的常用零錢。
更關鍵的是,綜合網格指導街區建立了一個專屬微信群——“靈巖網格零錢服務群”。商戶只需在群里@銀行工作人員,提前說明所需零錢的種類、數量以及預計領取時間。銀行按需備好,商戶按點直接到銀行指定窗口領取,無需取號排隊。
“真方便!”王大姐現在成了群里的活躍用戶,“像我這周需要200個一塊的、100個五毛的,群里說一聲,下午去銀行,人家都準備好了,去了就拿,一點不耽誤事?!?/p>
前期走訪各家商戶。
“商戶不用排隊,銀行精準服務,還提高了效率,這套由網格‘穿針引線’的模式,實現了多贏?!膘`巖街區黨支部書記高慶霞說。
“商戶該有的需求還是那些,但通過微信群預約,我們提前準備,他們隨到隨取,雙方都節省了時間成本,服務體驗更好了。”農行三林支行的工作人員對這樣的模式贊不絕口。
從去年運行至今,這個小小的“零錢服務群”運轉順暢。“商戶們換零錢的頻次不高,通常一兩周一次,主要用于服務習慣現金支付的老年人。但這項服務的意義,遠不止于‘換零錢’本身。”高慶霞表示。
街區街事會月度例會。
“以前覺得街道啊、政府啊,就是來檢查、來管的?!币晃浑s貨店老板感慨地說,“現在不一樣了,網格員真來問我們需要啥,幫我們解決了像零錢這樣實實在在的小事,還幫我們成立了工會,免費體檢……”商戶話語里透露出意外和暖意。
一枚枚硬幣,一張張紙幣,在靈巖綜合網格中,不再僅僅是交易的媒介。它們成為網格工作法精準感知需求、高效鏈接資源、用心服務商戶的生動注腳,悄然改變著商戶對基層治理的感知,從“被管理”到“被服務”,信任的橋梁,就在這一分一角的便捷流轉中,穩穩架起。(靈巖街區供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