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熱辣滾燙,新加坡急得放大招?
最近維港的風有點“熱辣滾燙”,不是因為天氣,而是那嘩啦啦涌進來的資金!
香港證監會剛甩出一份《2024年資產及財富管理活動調查》,數據亮瞎眼:香港資產管理總值飆到35.1萬億港元,同比漲13%,凈資金流入7050億港元,暴增81%!
內地資金尤其“寵愛”香港,相關持牌機構凈流入增長68%,簡直是“人民幣的超級派對”!
與此同時,隔壁新加坡有點坐不住了,悄悄放大招,推出50億元證券市場發展計劃,還要額外撒5000萬給資本市場津貼。
為什么坐不住了?因為這個數字超過了新加坡,多約700億美元。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倆金融“頂流”的較量,看看普通人怎么在這場財富盛宴里分杯羹!
香港:全球金融頂流的“吸金秘籍”
先說香港,2024年這成績單真是金光閃閃!
根據波士頓咨詢的《2025年全球財富報告》,香港跨境財富管理規模猛增1.8萬億港元,年均增長9.6%,穩坐全球第二大跨境財富管理中心寶座。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豪氣放話:“再過2-3年,我們要干翻全球第一!”
香港的金融“肌肉”有多硬?來,數一數:
全球離岸人民幣霸主:80%的離岸人民幣支付在香港搞定,人民幣資金池全球最大,結算、融資、資產管理,樣樣拿手!
國際銀行大本營:全球百大銀行有70家在這扎根,銀行業資產超3.7萬億美元,還有8家數字銀行,個個瞄準“智慧銀行”時代。
IPO狂飆:亞洲第一債券發行中心(市場占比30%),對沖基金超600家,IPO集資1240億港元,同比暴漲590%,全球第一!
香港這“金融之都”的稱號,簡直是實至名歸,資金跑來投懷送抱,維港都快被“鈔票”淹沒了!.
新加坡:不甘示弱,50億計劃“放大招”
眼看香港吸金吸得風生水起,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出了三大措施!
7月21日,MAS高調宣布首批三家資產管理公司(Avanda、富敦、摩根資產管理)加入50億元證券市場發展計劃,首批就砸下11億投資本地股市。
不僅如此,還加碼5000萬給資本市場津貼(GEMS),延長到2028年,鼓勵新公司上市和分析研究。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長、金管局副主席徐芳達:“我們不光要往股市砸錢,還要壯大基金管理行業,吸引更多私人資本!”
圖源:聯合早報
他還勸散戶:“別把股市當賭場,長期投資才是王道,攢錢養老才是硬道理!”
新加坡還計劃加強投資者保護,考慮優化法律讓散戶更容易追索賠償,同時研究怎么讓上市公司和股東“聊得更嗨”,提升凱利板的吸引力,甚至還想跟海外交易所搞合作,弄點跨境交易的操作。
徐部長這是鐵了心要讓新加坡股市“起飛”
普通人咋玩?
香港這么火,普通人怎么蹭熱度?
除了港股美股,香港的保險產品可是個“寶藏”!比如某款保險產品,25%-55%投債券(美國、亞洲市場的政府和公司債券),45%-75%投股票、私募股權、房地產,覆蓋美國、歐洲、亞洲的優質資產。
分散投資,風險低回報高,普通人也能間接“抱上”全球經濟大腿!
香港的“開放”策略像磁鐵,吸來內地資金、全球資本,財富管理規模和IPO集資額都創紀錄。
反觀新加坡,雖然50億計劃很硬核,但整體政策偏向謹慎,監管收緊、投資范圍受限,資金流入自然少了點“熱辣滾燙”的勁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