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陪伴,細心守護,為孩子們營造一個安全、健康、快樂、充實的美好暑假!為了讓未成年人的假期更有意義,虹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區文明辦精心策劃了“修身勵志”文明實踐系列活動,聯合轄區單位推出科學探索、文化傳承、健康守護、安全教育4大類共65場特色活動。從趣味科學實驗到非遺文化體驗,從心理健康講座到安全自護培訓,這些豐富多彩的課程不僅為愛心暑托班帶來了陣陣清涼,更通過"文明實踐+"家校社協同育人模式,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體驗中成長,度過一個既充實又有意義的暑假。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精彩活動的溫暖瞬間吧!
科學探秘:在趣味實驗中播種未來夢想
“哇!海水真的變成‘抹茶奶茶’了!”
在四川北路街道愛心暑托班的課堂上,自然資源部東海局保障中心的老師帶領孩子們用一杯清水復現了“滸苔爆發”的生態現象,生動的實驗讓孩子們在玩中學,激發了他們的環保意識。
“為什么恐龍會滅絕?”
“霸王龍的前肢為什么這么短?”
來自常州中華恐龍園的老師以孩子們的好奇心為切入點,通過化石模型和互動問答,引導他們用科學思維探尋遠古世界的奧秘。
文化傳承:在實踐體驗中解碼文化基因
漢服不僅是衣裳,更是文明的載體。在“舞臺上的國風華服”活動中,來自上海東方宣傳教育中心的專業指導老師為孩子們講解了“中正平和”的禮儀內涵,示范了傳統揖禮。孩子們身著漢服拱手行禮,親身感受著獨有的風范。
“生肖郵票上的小動物是如何被選中的?”
“郵筒為什么是綠色的?”
郵商聯盟的文明實踐志愿者老師帶著郵集走進課堂,在方寸之間展現大千世界。通過互動問答,孩子們既了解了郵政歷史,也感受到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的交融。
健康守護:讓脊椎、眼鏡和牙齒說“Yes”
“低頭玩手機時,你的頸椎承受著多大壓力?”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第四人民醫院的醫生用頸椎模型演示不當姿勢的危害,并帶領大家做起了“脊柱健康操”。
針對暑期高發的視力問題,來自郵商聯盟的文明實踐志愿者老師特別設計“20-20-20”護眼口訣(用眼20分鐘,遠眺20英尺外20秒),簡單易記的方法讓健康習慣融入日常。
郵商聯盟的文明實踐志愿者老師用生動的語言講解齲齒形成過程,同學們跟隨指導在模具上練習正確的“刷牙法” 。
安全課堂:爭當國門安全小衛士
“行李箱過安檢時,X光機能看到什么?”
浦江海關的老師們帶來真實查獲的標本,當孩子們近距離看到異寵標本時,真正理解了“國門生物安全”的意義。互動環節中,大家還化身“小小檢疫官”,在游戲中筑牢安全防線。
未來,虹口區將繼續深化“文明實踐+”家校社協同育人模式,讓更多未成年人在實踐中收獲知識、涵養品格,讓成長的光芒在文明實踐中更加閃耀。
記者:劉洋
圖片: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編輯:劉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