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上海積塔半導體IT主管徐澤偉與妻子抵達意大利米蘭機場,兩人計劃開啟蜜月旅行,可結果他們剛下飛機,意大利警方就以美國發出的“國際通緝令”為由將徐澤偉逮捕。
美方指控徐澤偉“參與黑客組織攻擊美國疫苗機構”,核心證據僅為一個與其被盜手機相關的郵箱登錄記錄。
如今隨著中美之間摩擦的加劇,美國某些司法機構就把歪主意打到了中國科研人才的身上了,這不禁讓人想起了幾年前的“孟晚舟事件”,不難看出,美國這是在故技重施,面對美國這場以司法為名的“綁架”,中國也沒有慣著,一周內對美采取了雷霆反制。
短短一周后,中國依法對美國富國銀行高管茅晨月實施離境限制。茅晨月主導該行80%的中美跨境保理業務,2025年上半年經手小米、蔚來等中企超17億美元融資,其設計的“本外幣共管賬戶”被指存在規避外匯監管的灰色操作。
兩個案件看似獨立,但卻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美方指控徐澤偉所屬黑客組織攻擊“6萬家美國實體”,但僅提供了一個郵箱記錄,證據鏈條單薄到離譜。徐澤偉的律師反駁道:其手機2020年已丟失,且郵箱為常見匿名注冊平臺,證據真實性存疑。更矛盾的是,徐任職的積塔半導體主營28納米車規芯片,與疫苗研發毫無關聯。
從2018年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到2020年芯片專家陳正坤遭美光公司誣告,再到此次事件,美國均采用同一套路,抓捕劇本高度雷同。
先是鎖定中國技術人才,然后編織模糊罪,再借第三國實施抓捕,最后脅迫技術泄密或拖延競爭。意大利前腳剛以“證據不足”釋放利比亞戰犯,后腳卻配合美國抓人,司法雙標暴露無遺。
要知道,如今意大利經濟嚴重依賴中國市場,但梅洛尼政府為換取美國在貿易談判中的讓步,甘當“逮捕代理人”。此舉與加拿大配合美國扣押孟晚舟后遭遇中加關系凍結、經貿損失慘重的歷史如出一轍。
不過面對美國的無理指控和霸道行徑,中國的反制堪稱是“一石二鳥”,為什么這么說呢?
其一就是精準打擊了美國的金融命門,茅晨月所在的富國銀行堪稱“中美資本橋梁”,其跨境保理業務深度滲透中國供應鏈金融。
中國對其調查直擊兩大要害!業務合規性:該行2025年7月初被曝員工詐騙疫情救濟金,2016年涉偽造賬戶丑聞,歷史污點使其難以辯駁;數據安全風險:富國銀行掌握小米、蔚來等企業的資金流向,存在資本操控隱患。
其二就是瓦解美國的“科技人才恐嚇戰術”。美國近年頻繁抓捕華裔科學家,比如谷歌AI工程師丁林偉、晉華陳正坤,意圖制造“出國即高危”的寒蟬效應,阻撓中國技術交流。
這些行動遵循固定劇本,先扣上“竊密”帽子,再威逼利誘充當污點證人,最終迫使相關企業研發停滯。
美國司法部甚至公開將中國定義為“頭號戰略競爭對手”,直言要“剝奪中國技術優勢”。
更危險的信號在于盟友脅迫機制化,意大利警方對FBI指令的“無縫配合”,折射出北約情報體系對歐洲司法獨立的侵蝕。今年4月美國剛對中國半導體加征125%關稅,意大利作為盟友被迫承受連帶損失,此時配合抓人頗有遞交“投名狀”的意味。
中國此次反制傳遞明確信號:美方每扣押一名中國公民,中方必對等行動。
徐澤偉所在的積塔半導體的車規芯片良率達92%,直接沖擊德州儀器等美企市場,他作為IT主管,一旦被引渡可能導致技術泄密。
而茅晨月這邊設計的資金閉環管理模型,雖提升融資效率,但可能繞過外匯監管。中國借此收緊跨境資本審查,削弱美資對關鍵企業的滲透。
就在中方采取行動后,美國的焦慮顯而易見,2023年中國半導體專利申請量超美國兩倍,5納米芯片技術突破在即。當技術競爭無法壓制,司法便成了“新武器”。
意大利配合美國后,德國商會立即警告:“在中國市場賭上政治信譽是危險的”。歐盟《通用數據保護條例》要求美方證明數據來源合法性,而拼湊的“證據”恐難通過審查。相比五年前中興事件的情緒化反應,此次輿論更顯清醒。國內各大平臺熱議話題“支持依法審查,但請嚴查裸官”獲高贊,反映公眾對公平法治而非對抗的訴求。
我國合理反制的背后,其戰略儲備早已就緒!
3月美國加征關稅后,我國24小時內打出組合拳,向WTO起訴、將特科姆等10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對美國農產品加征10%-15%關稅。
這些措施直擊共和黨票倉的農業州,更鎖定對臺軍售企業,彰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博弈智慧。
更深遠的布局在技術自主領域,當長江存儲突破232層3D NAND閃存技術,中國立即啟動對美光的安全審查,致其股價單日暴跌4.36%,國產替代的成熟度已成為反制力度的“計時器”,我國不再被動接招,而是手握產業鏈牌局入場券。
“徐澤偉事件”撕開了中國科技安全的脆弱防線,積塔半導體作為重點企業,核心崗位員工出境竟無需報備,徐澤偉本人長期使用美國郵箱、攜帶工作手機出國,安全意識嚴重缺失。
對比華為對孟晚舟的頂級安保預案,此次企業預警與監管攔截雙雙失守,近乎放任他“飛入虎口”。
構建科技長城需三重防線,最重要的就是企業責任,對涉密人員強制安全培訓,物理隔離核心數據;建立出入境數據與國安系統實時共享,高危人員自動觸發預警;減少境外通訊工具處理公務,認清“科技骨干已成地緣政治靶標”的現實。
從孟晚舟到徐澤偉,我國已從被動防御轉向掌握主動,當富國銀行高管滯留中國的消息傳遍華爾街,跨國資本首次清晰聽見“對等反制”的警鐘,芯片戰爭沒有贏家,但我國被動挨打的時代已終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