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煩請您點擊一下“關注”,這樣不僅便于您參與討論與分享,還能讓您獲得更強烈的互動體驗,感謝您的支持!
可以確定的是,特朗普大概率不會出席中國即將舉行的93周年大閱兵。
依據目前白宮發布的官方行程,特朗普將在今年9月初對英國展開訪問。
當然,如果屆時特朗普突然改變主意,也不是沒有可能。
畢竟,懂王嘛,什么樣的意外舉動都有可能發生。
例如,剛剛對中國釋放善意的特朗普,轉頭又接連推出多項針對中國的法案。
面對這樣的情況,中國又該如何應對呢?
一,再次變臉
美國作為一個以強盜起家的國家,盡管我們從未對其信譽抱有過高期望,但像特朗普這樣,今天說的話明天就拋諸腦后的總統,確實不多見。
第二次中美貿易談判之后,中美關系一度出現緩和跡象。
尤其是隨著《日內瓦聲明》的逐步落實,
美國也陸續取消了對華關稅及其他制裁措施,例如解除對H20芯片的出口限制,并逐步邊緣化部分對華強硬派官員。
與此同時,美國的經濟官員也頻頻向中國示好。
例如負責中美關稅談判的美財政部長貝森特近日公開表示:
“中美關稅休戰的截止日期具備一定的靈活性,當前的談判氛圍較為積極。”
中國方面也作出了積極回應,如放寬部分稀土出口限制,并積極推進與美國的第三輪關稅談判。
一時間,中美關系似乎正如特朗普所言,正朝著“友好競爭”的方向發展。
然而,意外還是發生了。
最近,美國又接連通過了幾項針對中國的法案。
其中包括對臺提供5億美元軍事援助的法案,禁止美國官方地圖將臺灣標注為中國領土的提案,以及2025年對俄羅斯的制裁法案。
其中有關臺灣的兩個法案,意圖十分明顯。
盡管早在1972年,美國政府就已正式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但直到今天,美國仍未完全停止對臺獨勢力的支持。
甚至在今年3月11日,美國政府在其2025財年預算報告中,首次將對臺軍援單獨列項。
這種反復無常的行為,美國早已駕輕就熟。
而那份表面上針對俄羅斯的法案,其核心內容卻是對繼續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天然氣或鈾的國家征收高達500%的懲罰性關稅。
這明顯是沖著中國來的。
此外,美國還將目光投向了中國與伊朗之間的石油貿易。
7月21日,貝森特直言不諱地表示:“我認為目前美中貿易狀況良好,現在我們可以討論其他議題了。
遺憾的是,中國……是伊朗和俄羅斯石油的主要買家。”
說實話,這確實很特朗普。就在伊以沖突結束后,他還公開表示:
“中國可以繼續購買伊朗石油,但希望中國也能多買一些美國石油,那樣我會感到非常高興。”
這才幾天時間,怎么又變卦了?
好歹也是一國總統,面對同樣強大的東方大國,難道就不能稍微考慮周全一點嗎?
再者,眼看8月12日中美暫停加征關稅的期限即將來臨,
第三輪中美貿易談判也將于下周一在瑞典舉行。
可在談判前夕,美國卻頻頻制造事端,意欲何為?
難道還覺得中國容易欺負,施加點壓力就會妥協嗎?
更何況,這一次,特朗普的胃口是不是也太大了?
二,我要打擊金磚
政治的藝術在于盡可能減少敵人,擴大朋友的范圍。
但特朗普重返白宮之后,卻給人一種“獨孤求敗”的感覺,仿佛唯恐敵人不夠多。
否則,他也不會在4月2日發動一場幾乎與全球市場為敵的關稅大戰。
這不,在對中國再度出手的同時,特朗普也將矛頭對準了金磚國家。
他再次對金磚國家發出威脅,不僅要對其及其合作國加征關稅,還揚言要解散金磚組織。
對此,各方反應較為平靜。
因為自其第一任期以來,歐盟和金磚國家就是特朗普最反感的兩個國際組織。
早在2024年尚未入主白宮時,特朗普就已放出狠話,稱要對金磚國家征收100%的關稅。
而他之所以如此敵視金磚國家的原因,
在今年7月于里約熱內盧舉行的金磚峰會上,普京已一語道破:按購買力平價計算,金磚國家GDP總和達到77萬億美元,遠超G7國家的57萬億。金磚國家還擁有全球44%的能源、90%以上的稀土、45%左右的工業產值,以及36億人口!
關鍵的是,正是由于特朗普的“貢獻”,在這次金磚峰會上,包括印度在內的各國終于在去美元化問題上達成共識。
畢竟近幾個月來,特朗普的各種動作讓美元的波動劇烈,令人咋舌。
就連一向看好美元的“股神”巴菲特,也認為美元體系正面臨巨大風險。
所以,趕緊另尋出路吧!
金磚國家此舉,無疑戳中了美國的軟肋。要知道,美國如今接近37萬億美元的國債之所以未爆雷,靠的是什么?
不就是美元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主導地位嗎?
不就是因為全球近90%的貿易都依賴美元結算嗎?
現在金磚國家不愿繼續配合,美國能坐得住嗎?
此外,特朗普對金磚國家的打擊不僅限于整體施壓,還特別針對俄羅斯和伊朗。
正如前文所述,美國正試圖切斷中國與俄伊之間的能源貿易,以此削弱兩國經濟基礎。
簡單來說,
2024年,在美國制裁下,伊朗石油出口額仍達到540億美元,占其GDP的13.3%,財政收入的52%。而當年中國購買了伊朗約80%的石油出口。
2024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價值達624億美元,占俄羅斯對華出口總額的一半,相當于其財政總收入的23%。
毫不夸張地說,與中國的能源貿易已成為伊朗和俄羅斯的重要經濟支柱。一旦被美國切斷,兩國在面對美國時將更加被動。
可以預見,在即將舉行的中美貿易談判中,特朗普將以中國未配合其對伊朗和俄羅斯的制裁為由,對中國施加更大壓力。
但問題是,中國真的那么容易被美國牽著鼻子走嗎?
三,精準打擊要害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特朗普近期的一系列動作對中國雖有影響,但并不致命。
例如對臺軍售,中美雙方都心知肚明。
此舉更多是出于政治作秀,意在刺激中國。
至于其他效果?
呵呵,連美國軍方高層都承認,一旦中美爆發沖突,與中國相隔萬里的美國本土都將遭受毀滅性打擊。
更何況,僅與中國大陸隔海相望、海峽最寬不過400公里的臺灣地區?
否則,在特朗普第一任期,美軍最高將領、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
也不會兩次背著白宮致電中國,承諾美國不會對中國發動攻擊,如有行動也會提前通知。
如今的美國已不具備與中國對抗的軍事實力。
至于經濟制裁?
那就更不值一提了。
難道只有美國才能制裁別人嗎?中國就不能采取反制措施?
事實上,中國不僅能,而且至少有兩張牌可以精準打擊美國的軟肋。
第一張牌就是美元。
毫無疑問,無論是綜合國力還是國際影響力,中國都是金磚國家當之無愧的領導者。
只有中國這個擁有全球三分之一工業產能的國家,才有能力挑戰美元霸權。
而美元霸權正是美國的核心命脈之一。
當金磚國家逐步放棄使用美元后,對美元體系的沖擊將是巨大的。
對此,特朗普也心知肚明:
“金磚國家正試圖摧毀美元,一旦美元失去主導地位,那美國將如同輸掉了一場世界大戰。”
他甚至試圖通過一些“障眼法”穩住中國。
但顯然,中國并未上當。
據報道,自今年4月以來,中國已連續減持美債,目前持有量已降至7563億美元,僅為2011年水平的42%。
當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不再愿意為美元體系背書后,美國靠借新債還舊債的游戲還能持續多久?
當然,考慮到美元與全球經濟深度捆綁,
中國短期內也難以撼動以美國為主導、美元為核心的全球經濟體系。
不過,中國還有另一招可迅速見效,那就是稀土。
正如前文所述,今年6月下旬,中國曾短暫放寬對美國的稀土出口限制,試圖緩和雙邊關系。
但奈何特朗普執意挑釁。
那就只能采取強硬措施了。
更何況,中國并非毫無準備。
美媒報道稱,6月份,中國開采的稀土中,用于武器制造的銻出口量下降了88%,鍺則下降了95%。
此外,針對此前美國通過第三方渠道繞開限制購買中國稀土的問題,中國也出臺了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
旨在徹底堵住所有可能被美國利用的漏洞。
必須承認,掌握全球95%稀土工業品產能的中國,若打出“稀土牌”,將對美國造成實質性打擊。
畢竟,美國確實離不開中國的稀土。
正如今年5月,美國海軍公開抗議中國稀土管控政策時所言:“沒有中國的重稀土,我們的航母將變成一堆廢鐵。”
海軍尚且如此,空軍和陸軍又能好到哪去呢?
結語:
當人們覺得特朗普的行為過于反復無常時,應意識到,真正分裂的不是特朗普本人,而是如今的美國。
一方面,早已衰落的美國工業離不開中國的經濟支撐;
另一方面,美國也清楚中國的崛起正在動搖其全球霸權。
這種矛盾而分裂的現實,使得美國在對華政策上必然充滿不確定性。
特朗普只是為這種矛盾增添了更多戲劇性罷了。
文章信息來源:
騰訊新聞:美國眾議院通過三大“反華”法案,特朗普想要“解散金磚”
中華網:真急了!美國被曝將請求中國取消稀土限制 稀土成戰略博弈焦點
鳳凰網:特朗普竟吹噓:我讓金磚國家“瓦解”了 -
搜狐網:三大反華法案通過!特朗普狂言解散金磚,中方僅一招打美“七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