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輪俄烏談判臨近,目前,具體時間與地點仍未最終確認。僵持之下的這場外交角力,將談什么?能否推進?
總臺記者 陳慧慧:關于第三輪俄烏直接談判,土耳其方面此前傳出消息稱,談判“可能”會在當地時間23日19時舉行。但這個只是土方為媒體準備的一個“工作安排參考信息”,并未正式確認。至于地點,有可能還是選擇上一輪談判的地點。但這一切都有可能發生變化,時間、地點都有待最終敲定。這種“臨時才定”的狀態,在前兩輪談判中也并不少見,臨近前一刻才最終確定,會議也反復延期。而這些細節本身就反映出俄烏談判背后的復雜性,和雙方博弈的激烈程度。
此輪談判代表團成員構成和前兩輪基本一致
總臺記者 陳慧慧:從目前公開信息來看,第三輪談判代表團成員的構成和前兩輪基本一致,外交、國防、安全、情報多部門協同出席。這說明俄烏談判不是單純的技術談判,而是一場涵蓋廣泛議題的政治博弈。值得注意的是,最新消息顯示,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將烏方代表團的人數從12人增加到14人。新增的成員中,包括一名人權事務專員代表及一名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的代表。可以看出,烏方此次在代表構成上也更加強調“人道議題”與“軍事立場”。
外界普遍判斷談判不太可能出現實質突破
總臺記者 陳慧慧:就談判內容來說,外界普遍認為,在關鍵問題上,比如在如何實現停火、未來的和平框架等議題上,雙方分歧依然嚴重,因此不太可能出現實質性突破。但在人道主義議題上,比如戰俘交換、陣亡士兵遺體的歸還,可能成為本輪談判中最有可能取得進展的部分。
我們也注意到,作為東道主的土耳其,依然在努力扮演調解者角色,盡可能保持溝通渠道暢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