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與新加坡
建交 35 周年
“峇峇娘惹的世界——
海上絲綢之路上的
峇峇娘惹文化展”
正在首都博物館展出
刺繡精美的紗籠
色彩絢麗的瓷器
種類豐富的南洋香料
139件珍貴展品
生動呈現出峇峇娘惹社群的
發展脈絡與文化內涵
這些文物背后有什么故事
這一誕生于
海上絲綢之路的獨特文化
如何成為中新文化交流的
生動注腳
《運河之上》帶您領略
絲路交融
峇峇娘惹的文化密碼
01
“峇峇娘惹”
究竟是怎樣一個族群
明清以來大規模
遠渡重洋的華人移民與
馬來半島
印度尼西亞群島等地的
原住民通婚繁衍
孕育出兼具中華傳統
與東南亞特色的
“峇峇娘惹”文化——
其中男性稱“峇峇”
女性稱“娘惹”
他們以中華文化為根
吸納南洋風俗之韻
并在西風東漸的影響下
在建筑、服飾
飲食、禮儀中
創造了獨特的文化符號
02
展覽介紹
本次展覽匯集了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
新加坡土生文化館的
139件珍貴展品
借助互動展項
場景復原等多元展陳手段
全方位勾勒出
峇峇娘惹社群的
發展脈絡與文化肌理
觀眾跟隨展覽的腳步
探尋早期移民的融合歷程
聆聽杰出先驅的奮斗故事
領略這一族群獨特的
宗教信仰、婚俗禮儀、
生活美學
華美的娘惹服飾流光溢彩
精致的瓷器器皿巧奪天工
無不訴說著
中華文化與東南亞文化
交融共生的奇妙故事
展廳分為七個單元
序廳 南洋風物
1.創造歷史的一代先驅的
2.海上貿易推動的文化融合
3.多元文化融合的信仰
4.中西結合的婚俗文化
5.傳統與現代的娘惹時尚
6.傳統與現代的
峇峇娘惹文化
03
重點展品
香 料
在本展覽的序廳
以香料的互動體驗開啟
這段文明之旅
這些看似普通的植物——
輕巧、干癟的塊莖或種子
卻是人類歷史上
最早的奢侈品之一
它們曾串聯起整個世界
推動文明的交流
與貿易的發展
香料在世界貿易中的影響
帶來了西方殖民者
為東南亞的社會環境增加了
更多的復雜性
峇峇娘惹族群發展于
殖民統治的時代
沿著香料這個線索
介紹了娘惹美食
也呈現了峇峇娘惹的先祖
在當地落地生根過程中
要面臨的復雜的社會環境
歐 式 瓷 磚
19世紀末
來自英國、
比利時等地的
歐式瓷磚
隨貿易浪潮涌入東南亞
這些帶有新藝術風格的
花卉瓷磚
被峇峇娘惹家庭
廣泛用于住宅裝飾
甚至出現在墓碑上
體現了本土對異域文化的
吸收與再創造
凸顯多元文化交融的
獨特審美
娘 惹 瓷 器
景德鎮燒制的“娘惹瓷”
在19-20世紀的南洋
大放異彩
鮮艷的琺瑯彩繪著
鳳凰牡丹等吉祥圖案
明快的配色洋溢著熱帶風情
這些既實用
又充滿儀式感的器物
完美詮釋了中國工藝
與南洋生活的美妙結合
娘 惹 服 飾
可峇雅吸收伊斯蘭服飾元素
融入歐洲蕾絲與修身剪裁
搭配的紗籠采用
印度棉布與爪哇蠟染工藝
既保留馬來特色
又融合中、印、歐元素
成為峇峇娘惹獨特的
身份象征
峇峇娘惹文化的
發展歷程
堪稱“文明交流互鑒
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
鮮活注腳
此次展覽不僅是對
這一獨特文化成就的致敬
更緊密呼應了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
時代命題
彰顯了跨文化對話
對世界和平與發展的
深遠意義
點開全景,
走進他們的世界,
讓這段藏在時光里的文化對話,
在你眼前鮮活起來。
現在,您只需掃描下方二維碼
或關注“首都博物館”微信公眾號,點擊“逛·展覽-全景欣賞-‘峇峇娘惹的世界——海上絲綢之路上的峇峇娘惹文化展’”,進入專題頁,就可以享受云端看展啦。
展覽地點:
首都博物館地下一層 M廳
展覽信息:
2025.05.18—2025.08.17
以上圖片由首都博物館提供
嘉賓
首都博物館展覽部館員尹鑫琳
《峇峇娘惹的世界—海上絲綢之路上的峇峇娘惹文化展》中方策展人
回聽《運河之上》
請點擊下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