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查心臟,有點胸悶,沒想到這個檢查做得舒服、輕松,速度也挺快的。”剛做完檢查的72歲梁阿姨說。她口中的“舒服檢查”,正是江南大學附屬醫院新引進的無錫首臺光子計數CT(簡稱“光子CT”)帶來的全新體驗。
這臺近期投入使用的設備,不僅是無錫首臺,更是最前沿的醫療裝備,標志著無錫醫療影像診斷邁入精準化新時代。
分辨率實現跨越式提升
江南大學附屬醫院醫學影像科主任、主任醫師胡曙東介紹,這臺光子CT技術含金量極高。其最顯著的優勢是分辨率實現跨越式提升,傳統CT能發現0.6毫米左右的病灶,而光子CT可精準捕捉到0.2毫米的細微病變,“就像顯示器從1080p升級到4K高清影像,連頭發絲粗細的微小病灶都能清晰呈現”。這對微小腫瘤早篩、心血管疾病診斷等意義重大,比如能清晰呈現冠狀動脈斑塊、支架內再狹窄等,讓早期病變無所遁形。
光子CT不僅能發現微小病灶,還能分析病灶內物質的含量。胡曙東舉例,在腫瘤治療過程中,通過光子CT可以了解腫瘤是否進展、化療藥物是否有反應等,從而更早判斷治療方案是否適合患者,為后續治療提供精準指導。
輻射量為傳統CT的1/8左右
對于患者關心的輻射問題,醫院醫學影像科副主任技師周華給出了具體數據:光子CT的輻射劑量僅為傳統CT的1/8左右。兒童、需多次復查的慢性病患者、孕婦(需謹慎評估)等對輻射敏感的人群,做檢查時更安全,能大幅減少輻射風險。同時,檢查時造影劑用量比傳統CT減少一半以上,降低了過敏和腎臟負擔的風險。
檢查時間大幅度縮短
“以前做心臟CT要5分鐘,頭顱檢查10分鐘,分開做就得20分鐘,現在光子CT頭和心臟一起掃,3到5分鐘就結束了。”胡曙東說,掃描速度的提升對急診患者、兒童、危重病人等尤其重要,小孩子不配合,危重病人無法長時間躺臥,快速掃描能確保檢查順利完成。
哪些人適合做光子CT?
需要高分辨率成像的人群,如微小病變早篩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對輻射敏感的人群,如兒童、需多次復查者;需要精準物質成分分析的人群,如痛風患者、腫瘤患者;傳統CT成像受限的人群,如肥胖者、有金屬植入物者;以及追求快速檢查的急診患者或無法長時間配合的患者,都能從這項技術中受益。
周華補充道,對于放了支架的患者,傳統CT易出現偽影影響觀察,往往需要額外做血管造影,而光子CT分辨率高,能清晰顯示支架情況,包括是否脫落、狹窄或有血栓,無需再進行有創檢查。
近年來,無錫進一步聚焦普惠性,深入實施辦名院、建名科、增名醫“三名戰略”,加力推動市屬公立醫院在全國排名中爭先進位,持續引育、引進緊缺型高端人才和醫學設備,讓群眾享受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該設備正以更清晰的成像、更低的輻射、更快的速度,為錫城患者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推動全市地區醫療診斷水平再上新臺階。
記者:楊潔丹
校對:小阮
責 編:蔚來
編審:祝建新
來源:江南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