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國多地開啟“蒸籠模式”,空調或風扇成了必備用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從高溫的室外走進涼爽的室內,可能遭遇“冷箭傷身”。
近日,成都38歲的肖女士在地里忙完農活,出了一身的汗,就像從水里撈出來一樣,她回到家,就對著電風扇猛吹降暑。沒想到第二天晨起,她發現自己的嘴角一個勁往左邊歪,喝水時,右邊的嘴角像個小漏斗,水嘩嘩地往下漏。而在吃飯時,飯菜也總藏在右邊牙齒和臉頰中間,還帶著一陣一陣的針刺疼感。
肖女士于是來到成都三六三醫院神經內科就診,在科室醫生章鑫對她檢查后,診斷肖女士患上了“面神經炎”。
無獨有偶,54歲的屈女士也來到三六三醫院就診。在診室,她自述臉部突然麻木僵硬,眼睛也閉不上了,懷疑是中風。只見她右邊的眼皮像粘了膠水似的合不攏,右眼還又干又澀不停地流淚,嘴角歪向左邊,口水止不住地往下淌。醫生張雪趕緊排查,最后確定為是面神經被空調吹得“鬧脾氣”,引發了周圍性面癱。
據介紹,原來屈女士每天外出鍛煉之后,一回家就對著空調“猛炫”清涼,沒想到把自己吹進了醫院。
醫生介紹,面神經炎又稱特發性面神經麻痹,俗稱“吊線風”,是指面神經管內段(莖乳突孔內)的急性非化膿性炎癥引起的周圍性面癱。面神經麻痹表現以一側面部表情肌突然癱瘓,同側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變淺,面部被牽向健側為主要特征。
近日,隨著全國多地氣溫逐漸攀升,不少人打開空調或風扇開啟納涼模式。那么,發生面癱有哪些前兆?如何預防面癱?確診為面神經炎后除了遵醫囑,還需要注意什么?
醫生張雪介紹,如果發生晨起刷牙漏水,單側眼皮或嘴角抽搐,半邊臉麻木僵硬,還有味覺減退,都是面癱的前兆。預防面癱要注意空調溫度≥26℃,避免冷風直吹,尤其頭部或頸部。睡眠時,風扇應改用搖頭模式。大汗后不要立即吹冷風,常做鼓腮或擠眼等為主要動作的“面部操”。
確診為面神經炎后,則要注意多食新鮮蔬菜、粗糧、黃豆制品、大棗、瘦肉等。平時面癱患者需要減少光源刺激,如電腦、電視、紫外線等,需要多做功能性鍛煉,比如抬眉、鼓氣、雙眼緊閉、張大嘴等。
另外,每天需要堅持穴位按摩,睡覺之前用熱水泡腳,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做些足底按摩。還有就是適當運動,加強身體鍛煉,常聽輕快的音樂,心情保持平和愉快,以及保證充足的睡眠。
需要注意的是,面癱患者在服藥期間,要忌辛辣刺激食物,比如白酒、大蒜、海鮮、濃茶、麻辣火鍋等。要用毛巾熱敷臉,每晚3-4次,勿用冷水洗臉,遇到寒冷天氣時,需要注意頭部保暖。
最后,若出現癥狀請立即就醫,面神經炎的黃金治療期為發病72小時內。
紅星新聞記者 戴佳佳
編輯 于曼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