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
福建天氣悶熱難耐
感覺離開了空調
就失去了全世界
但千萬別太貪涼
風吹得不對,后果會很嚴重!
科室接診十余例
病因竟然大同小異
“醫生,我下巴好像要掉了,右邊臉又麻又僵,動都動不了!” 四十多歲的張先生(化名)走進診室時,半邊臉已經明顯歪斜。
前幾天,張先生開車出門辦事,為了圖涼快,他對著空調直吹,透骨的涼風順著右側臉頰吹了一個多小時。沒想到第二天,張先生刷牙時水從嘴角漏個不停,連笑起來都只剩左半邊臉在“努力”。
(網絡圖,由豆包AI生成)
所幸,在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張先生經過一周多的針灸治療配合中藥,病情得到緩解。
無獨有偶,七十多歲的李阿姨(化名)在日本游輪旅行時,常常在甲板上拍照,每天都被海風直吹了半個多小時。
旅行還沒結束,李阿姨就感覺左臉發緊,眼睛閉不緊、不停流淚,連漱口都成了難題。旅行結束后,李阿姨也匆忙趕去醫院就醫。
“這些都是典型的面癱癥狀。”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針灸科主任醫師戴榮水表示,這兩位患者的經歷并非個例。近期醫院接診的面癱患者明顯增多,住院患者有三位,科室正在治療的多達十幾人。
更令人揪心的是,面癱并非成年人專屬。戴榮水還曾接診過一名僅一周歲左右的嬰兒,喝奶順著嘴往外漏時,才發現孩子面癱了。
時機就是療效
最佳治療周期為一個月
戴榮水指出,季節交替時溫差變化大,容易導致面癱高發,夏季則常與空調、電風扇、海風直吹相關。
此外,現代人習慣加班、熬夜、勞作過度,可能就會導致機體正氣不足,此時過度吹風,風邪乘虛侵入面部經絡,導致了氣血痹阻,經筋功能失調,就會面癱。
面癱的典型癥狀包括半邊臉麻痹、活動受限、吃飯漏食、漱口漏水,眼睛閉不緊、流淚不止、說話時嘴角歪斜等。
部分患者會先出現眼睛不適,比如頻繁流淚,可能會先去眼科就診,這時候若能留意面部活動是否異常,就能更早發現問題。
戴榮水提醒,面癱治療的原則是“時機就是療效”,最佳治療周期為一個月,80%的患者在規范治療四周后可基本恢復。如果延誤就診或不規范就診,可能錯過最佳時機,恢復時間會延長,甚至留下后遺癥。
夏季出汗多
科學降溫很重要
夏季出汗后猛吹空調、電風扇,立即洗冷水澡等快速降溫的方式,不僅容易面癱,還會導致心肌梗死、中風、猝死等更嚴重的后果。
汗腺是人體的天然“空調”,出汗會使體溫下降,同時還能幫助身體排出部分代謝廢物,能出汗是一件好事。
但如果感覺很熱時,就要注意科學降溫:
?大汗淋漓時,應該讓身體慢慢降溫,可以選擇用溫熱毛巾擦拭身體,并及時補充水分,可以適當地在水里加些食鹽。
?剛進屋時不要立即開空調,最好10分鐘后再開,空調溫度不宜低于26℃。
?日常可多吃些清涼食物,比如涼粉、菊花茶、金銀花茶等,祛暑祛燥。
現在刷到我們全憑緣分
大家記得設置星標
關注精彩內容不迷路~
福建衛生報全媒體記者:劉偉芳
編輯:林淑婷
審核:黃美輝、劉碧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