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很多人都經歷過這樣一個階段:冬天一到,就開始鼻涕一把、咳嗽一宿;剛退完燒沒兩天,又發起來了。家里的老人總會說:“娃這底子虛,得補一補。”
今天咱們就來聊聊,反復發燒、咳嗽,總是身體“招涼”的孩子,是不是“底子虛”?該怎么調理?咱們老家人用啥辦法?
一、底子虛,是啥意思?
“底子虛”在我們老百姓口中,常常是個泛指。它可能指的是身體抵抗力差、容易感染病毒,也可能指的是孩子發育慢、睡不好覺、飯量小、出虛汗等等。
從傳統調理角度看,大多是脾胃虛弱、肺氣不足、氣血生成不足,造成的體質偏弱。一個典型的表現就是“外感易侵”,也就是風一吹就感冒,冷熱交替容易生病。
二、西北老家是怎么說的?
我們西北這邊,尤其環縣一帶,老人講究“娃虛不能硬補,得慢慢調”。
像我奶常說:
“這娃一身汗、愛感冒,脾胃虛,得從肚子上下手。”
她們不信啥名貴藥材,就靠一鍋湯、一碗粥慢慢調。講究的,是“食補勝于藥補”。
三、西北娃貝貝家的老方子:黃芪蟲草燉鴿子湯
適合人群:容易反復發燒、咳嗽、出虛汗、食欲不佳的孩子。
搭配原料:
- 干蟲草適量(2~3根即可)
- 黃芪5克
- 當歸3克(可選)
- 紅棗2枚
- 枸杞少許
- 童子鴿1只(或瘦雞腿替代)
做法:
- 鴿子洗凈焯水,備用。
- 所有藥材溫水浸泡5分鐘,紅棗去核。
- 所有材料入燉盅,加水足量。
- 文火燉2小時,加少許鹽調味。
特點:
- 黃芪益氣固表,提高抵抗力;
- 蟲草補肺養腎,減少咳喘反復;
- 鴿子肉細嫩不腥,孩子愛吃;
- 配紅棗、枸杞,溫和不燥熱。
四、家長注意事項:
- 蟲草不是天天吃的補品,建議每周1~2次即可。
- 調理過程要“潤物細無聲”,別指望吃一頓就不咳嗽了,要堅持。
- 配合日常作息規律、營養均衡,才是根本。
- 如果孩子正在發燒或感冒高峰期,建議暫停補湯,等病情平穩再調理。
五、小結
孩子身體弱、總生病,并非只是“火大”或者“缺營養”。很多時候,是“虛”了,要從根本慢慢養。咱們西北的辦法不復雜,但講究的是“順著調”,不爭不急。
西北娃貝貝每次看著娃喝下熱湯,臉上冒出汗來,咳得少了、睡得好了,那種“土法管用”的滿足感,是再多錢也換不來的。 作者:劉斌元 編輯:龔貝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